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引言 1
二、对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基本认识 3
三、本文研究的主题 6
四、研究目标 7
第二节 文献回顾 8
一、对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不同理解 8
二、实证的检验 14
三、简要评述 24
四、国内研究现状 25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26
第四节 文章结构 34
理论篇 39
第二章 环境保护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39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39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39
二、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47
三、环境保护的手段与实践 56
第二节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65
一、国际竞争力概述 66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68
第三章 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77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微观影响分析 77
一、环境保护成本及其产生机制 77
二、环境保护成本的分担 90
三、环境保护成本的消解:环境保护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92
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宏观影响分析 113
一、主要研究领域及研究手段 113
二、宏观影响分析 114
第三节 综合分析 126
一、综合影响模式 126
二、比较分析 128
第四章 环境保护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 132
第一节 “污染避难所假说”概述 132
第二节 污染产业转移的理论分析 136
一、污染产业转移与产业转移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联系与区别 136
二、产业转移的微观分析 140
三、污染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 149
四、污染产业转移的经济学解释 159
五、不同类型污染产业的转移 171
第三节 环境保护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 177
一、决定污染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177
二、污染产业转移几率的分析 179
三、环境保护强度与污染产业的转移 180
实证篇 187
第五章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87
第一节 环境保护强度的测量 187
一、环境保护强度测量的研究现状 187
二、影响 ERS 的因素分析 195
三、我国区域 ERS 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97
第二节 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的测量 201
一、指标的标准化方法 203
二、产业 ERS 的评价指标 205
三、产业 ERS 的综合评价 210
第三节 污染密集产业的分类标准及方法 215
第四节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218
一、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概述 218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与计量方法 221
第六章 中国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分析 229
第一节 中国的环境保护状况 229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 229
二、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231
三、环境保护的主要成就 232
四、环境曲线的检验 236
第二节 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的变化与差异分析 238
一、数据的来源、处理及检验 238
二、产业污染排放的变化 242
三、产业污染强度的变化及差异 248
四、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的变化 250
第三节 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比较 257
一、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257
二、1980—1999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 259
第四节 环境保护强度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275
第七章 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中美比较 283
第一节 美国环境保护概述 284
第二节 中美污染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288
一、中美产业产出水平变化的比较 288
二、中美产业(商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296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美国的实证检验 308
一、一般性分析 308
二、个案分析——以化学工业和石油冶炼业为例 312
三、有关问题的讨论 318
第八章 “污染避难所假说”的检验:以中国为例 319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 319
第二节 中国的 FDI 流入 322
一、世界 FDI 流向 322
二、中国的 FDI 流入 323
第三节 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的结构分析 327
一、按本文分类标准和 M&W 分类标准的分析结果 327
二、夏分类标准的分析结果 335
第四节 中国 FDI 的来源与投向分析 348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来源 348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 350
第五节 广东省东莞市外商投资构成的个案分析 352
一、外商投资污染产业的构成 355
二、外商投资资金的产业流向分析 359
三、外资的来源构成 360
第六节 有关结果的再讨论 361
第九章 加入 WTO 后中国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展望 364
第一节 加入 WTO 与中国经济发展 364
第二节 加入 WTO 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环境因素分析 366
一、加入 WTO 后环境保护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分析 366
二、加入 WTO 对中国部分行业的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371
第三节 若干政策建议 378
第十章 主要研究结论 383
一、规范研究结论 383
二、实证分析结论 386
附表 389
附图 437
参考文献 445
后记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