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银行信贷的作用、原则和政策 1
第一节 银行信贷内容 1
一、银行信贷的概念 1
二、银行信贷管理的内容 3
第二节 银行信贷作用 6
一、筹集、分配与调节社会资金 6
二、促进与监督企业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有效供给 6
三、监督和反映经济活动 7
第三节 银行信贷原则 8
一、贷款的计划性 8
二、贷款的物资保证性 10
三、贷款的偿还性 12
第四节 银行信贷政策 13
一、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的主渠道作用 13
二、财政与信贷资金综合平衡、分别使用 14
三、组织存款政策 15
四、利息政策 16
五、存贷挂勾、以销定贷政策 16
六、区别对待,择优限劣政策 18
第二章 信贷资金来源 20
第一节 信贷资金来源 20
一、银行自有资金 20
二、各项存款 25
三、结算中资金 28
四、货币发行 29
五、外汇资金 29
第二节 信贷资金来源的性质与特点 30
一、自有资金的性质与特点 30
二、各项存款的性质与特点 31
三、结算中资金的性质与特点 34
四、货币发行的性质与特点 34
五、外汇资金的性质与特点 34
第三节 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关系 35
一、资金来源是资金运用的基础 35
二、有效资金运用会壮大资金来源 36
三、力求做到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平衡 37
第三章 信贷管理的基本规定 39
第一节 贷款对象与条件 39
一、贷款对象 39
二、贷款条件 40
第二节 贷款用途与种类 42
一、贷款用途和种类划分的原则 42
二、贷款种类 43
第三节 贷款方式与帐户 43
一、贷款方式的确定 45
二、贷款方式 45
第四节 贷款利息与制裁 51
一、利息的作用 51
二、利率的确定 52
三、信贷制裁 55
第五节 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 56
一、统一管理流动资金的必要性 56
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原则与政策 57
三、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内容 59
第四章 信贷管理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61
第一节 信贷管理的重要意义 61
第二节 信贷管理的基本内容 62
一、目标管理 62
二、存款和贷款利率管理 63
三、流动资金贷款管理 65
四、固定资金贷款管理 67
五、其它贷款管理 68
六、信托业务管理 70
七、转帐结算管理 71
八、资金市场管理 74
九、贷款效益管理 76
第三节 信贷管理的一般方法 78
一、经济方法 78
二、行政方法 79
三、法律方法 79
第五章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与信贷管理的转化 81
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81
一、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概述 81
二、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变化 81
三、我国当前实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88
第二节 信贷管理的转化 92
一、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转化 93
二、从计划指标管理为主,向目标管理为主转化 94
三、从纵向分配资金,向纵向分配与横向融通相结合转化 94
四、由“重贷轻存”向“存贷并重”转化 95
五、从单纯地运用行政手段管理,向运用多种手段管理转化 95
六、从静态调节,向静态与动态调节相结合转化 96
七、从规模控制,向规模与资金控制相结合转化 96
八、从传统计划方法,向科学的计划方法转化 97
第六章 工业贷款 98
第一节 工业贷款的一般规定 98
一、实行“择优扶植,区别对待”原则 98
二、各类资金要坚持“分别使用,分别管理”的原则 99
三、借款企业要编报借款计划按时向银行报送报表 100
四、其它规定 100
第二节 工业贷款种类 101
一、流动基金贷款 101
二、生产周转贷款 103
三、临时贷款 104
四、专用基金贷款 105
五、特种贷款 106
六、科技开发贷款 107
七、票据贴现贷款 109
八、卖方贷款 110
九、其它贷款 110
第三节 流动资金借款计划的编制与审定 111
一、借款计划编制原则与依据 111
二、借款计划的编制与审查 112
第四节 流动资金贷款运用的检查与分析 115
一、贷款使用情况的检查 116
二、企业流动资金运用情况的检查 117
三、流动资金使用效益的检查 118
第七章 商业贷款 120
第一节 商业贷款的一般规定 120
一、贷款对象和条件 120
二、贷款程序和要求 120
三、贷款检查和监督 121
第二节 商业贷款种类 122
一、商品周转贷款 122
二、商业临时贷款 127
三、收购农副产品贷款 130
四、专项储备贷款 131
五、农副产品预购定金贷款 132
六、联营贷款 133
七、网点设施贷款 135
八、商业小额设备贷款 135
九、商业大修理贷款 136
十、城镇集体商业贷款 137
十一、城镇个体经济贷款 140
十二、贸易中心、货栈及信托公司贷款 142
十三、其它贷款 143
第三节 商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分析 146
一、流动资金来源与占用的平衡分析 146
二、商品资金的分析 149
三、非商品定额资金的分析 154
四、结算资金的分析 157
五、流动资金来源的分析 160
六、流动资金利用效益的分析 163
第八章 科技开发贷款 168
第一节 科技开发贷款的管理 168
一、贷款对象和条件 168
二、贷款计划管理和程序 169
三、贷款的归还与制裁 170
四、贷款的管理 171
第二节 科技开发贷款种类与审查 171
一、技术开发贷款 172
二、“星火计划”技术开发贷款 173
三、科研开发贷款 174
四、军转民技术开发贷款 175
五、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发贷款 176
六、“火炬计划”技术开发贷款 177
第三节 科技开发贷款项目评估 178
一、企业(单位)和项目概况 179
二、技术评估与相关条件 180
三、经济和财务评估 180
四、总评估 186
第九章 乡镇企业和农村其它贷款 187
第一节 乡镇企业贷款的一般规定 187
一、基本原则 187
二、贷款对象 187
三、贷款条件 188
四、贷款方式 189
五、贷款利率 189
六、贷款程序 189
七、非正常贷款的管理 193
第二节 乡镇企业和农村其它贷款种类 194
一、乡镇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194
二、乡镇企业固定资产贷款 195
三、农业贷款 195
四、农村商业贷款 203
五、国营农业企业贷款 209
第十章 基本建设贷款 214
第一节 基本建设贷款管理的一般要求 214
一、贷款的原则 214
二、贷款的程序 216
三、贷款管理的任务 218
第二节 基本建设贷款种类 219
一、银行基本建设贷款 219
二、预算基本建设贷款(拨改贷) 224
三、基本建设设备储备贷款 228
第三节 建设项目评估 230
一、项目评估的组织管理 230
二、项目评估的内容 232
三、经济效益评估的几种方法 236
第十一章 建筑业贷款 243
第一节 建筑业贷款的一般规定 243
一、建筑业流动资金体制 243
二、建筑业流动资金贷款的一般规定 246
第二节 建筑业贷款种类 250
一、建筑安装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250
二、土地开发和商品房贷款 251
三、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贷款 252
四、工程结算贷款 254
五、基建材料供销企业贷款 255
六、其它流动资金贷款 255
七、国拨流动资金转贷款 256
第三节 建筑业流动资金贷款计划 257
一、编制贷款计划的依据 257
二、编制贷款计划的步骤与方法 259
第十二章 外贸贷款 262
第一节 外贸贷款的一般规定 262
一、外贸贷款的基本任务 262
二、外贸贷款对象和范围 264
三、外贸贷款管理原则 265
第二节 外贸贷款种类 267
一、定额周转贷款 267
二、临时贷款 267
三、出口打包贷款 268
四、出口商品预购定金贷款 268
五、票据抵押贷款 268
六、专用基金贷款 269
七、活存透支 269
第三节 外贸贷款计划的编制和审查 270
一、定额周转贷款计划的编制和审查 270
二、临时贷款计划的编制和审查 273
三、出口商品预购定金贷款计划的编制和审查 275
四、专用基金贷款计划的编制和审查 275
五、出口打包、活存透支和票据抵押等贷款计划的编制和审查 276
第四节 外贸贷款经济效益的考核 276
一、外贸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 276
二、外贸贷款经济效益考核指标 278
第十三章 外汇贷款 279
第一节 外汇贷款概述 279
一、外汇和外汇贷款 279
二、外汇贷款的对象 280
三、外汇贷款的使用范围 280
第二节 外汇贷款申请、审批、发放与收回 282
一、贷款申报条件 282
二、贷款期限和利率 283
三、贷款申请和审批 284
四、贷款发放与收回 287
第三节 外汇贷款种类 290
一、现汇贷款 290
二、买方信贷 292
三、政府混合贷款 294
第十四章 金融信托业务 296
第一节 信托的概念和特点 296
一、信托的概念 296
二、信托的特点 296
第二节 信托业务内容和种类 297
一、信托类业务 297
二、代理类业务 302
三、租赁类业务 304
四、咨询类业务 306
五、国际信托业务 307
第三节信托业务管理 308
第十五章 投资银行贷款 311
第一节 投资及投资银行概述 311
一、投资及投资银行 311
二、投资银行的意义和作用 312
第二节 贷款对象与贷款条件 313
一、贷款对象 313
二、贷款条件 314
第三节 贷款的一般规定 314
一、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314
二、贷款的资金来源 315
三、对贷款单位的优惠 315
四、贷款利率、期限及限额 316
五、贷款的程序 317
六、对贷款单位要求与监督 318
第十六章 信贷管理干部与职业道德 320
第一节 信贷管理干部 320
一、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320
二、管理干部职责和工作方法 323
第二节 信贷工作者道德的特殊要求 325
一、工商银行信贷员道德的特殊要求 325
二、农业银行信贷员道德的特殊要求 327
三、建设银行工作人员道德的特殊要求 328
四、交通银行信贷员道德的特殊要求 330
五、涉外金融工作人员道德的特殊要求 331
第三节 加强信贷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 333
一、修养的意义 333
二、修养的原则 336
三、修养的方法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