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伦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震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220060300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研究网络社会的道德建设问题,作者认为,在具体实施行为规范时,应侧重于行为规范确立的原则、内容以及途径。

第一部分 走进网络时代 1

第一章 网络狂飙 3

第一节 “网”你没商量 3

一、 “潘朵拉”盒子跑出怪物 3

二、 众说绘纭,莫衷一是 5

三、 坐而论道,不如坐而行道 7

第二节 “赛博空间”谁第一 9

一、 互联网雏形,诞生于美国 9

二、 互联网与“犯规者” 11

第三节 “一网打尽” 14

一、 跨入新世纪 14

二、 欧洲网络热 15

三、 亚洲网络潮 18

四、 “第三世界”网络兴 28

第一节 人的生存、交往与媒介 30

一、 前网络时代 30

第二章 前网络时代所面临的困境 30

二、 口语媒介时代 34

三、 印刷媒介时代 35

四、 播放媒介时代 37

第二节 人的生存困境 39

一、 媒介即按摩 40

二、 媒体怎样按摩 42

三、 大众反抗“按摩” 47

第三节 人的交往困境 51

一、 高清晰度电视与“电视置顶盒” 52

二、 电视与游戏机 55

三、 电视与傻瓜相机 57

四、 “窄播”与广播 61

第三章 网络时代的未来前景 63

第一节 人的生存、交往与互联网 64

一、 虚拟世界 64

二、 虚拟对人的生存、交往的影响 68

第二节 人的生存前景 72

一、 前网络时代的终结 73

二、 超越物理时空 79

三、 超越现实社会 81

四、 人性化的生存空间 82

第三节 人的交往前景 87

一、 新型人际交往模式的出现 87

二、 网络提供了更大的人际交往范围 96

第二部分 网络时代的道德 103

第四章 网络时代道德的基础 105

第一节 网络人际交流的类型 105

一、 “纯技术”型的 106

二、 “纯关系”型的 112

第二节 网络人际交流的特性 115

一、 “去身体” 115

二、 “去中心”(即平等性) 116

三、 多重身份 116

四、 交互性 117

五、 兼容性 118

六、 动态性 119

七、 “虚拟性” 119

第三节 人际交流的正负面 120

一、 天涯若比邻 121

二、 “反把他乡作故乡” 122

第五章 网络时代道德的表现 124

一、 通讯自由与社会责任 125

第一节 网络技术引起的 125

二、 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 127

三、 信息共享与信息独有 130

四、 网络开放性与网络的安全 135

五、 人性化界面与非人性人化界面 138

六、 网络开放性与传递的不平等 145

七、 正当的使用与不正当使用 148

第二节 网络交往引起的 152

一、 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52

二、 道德规范方面(领域) 157

三、 道德行为方面(领域) 158

第三节 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 169

一、 “非此即彼” 169

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70

第六章 网络时代道德的特点 173

第一节 从封闭型道德走向开放型道德 173

一、 狭小而孤立的环境 173

二、 没有“陌生人”的小世界 174

三、 具有共同的观念、信仰及行为模式 175

四、 人们的交往范围、交往面大大拓展 177

五、 跨国界交往,形成“网友” 180

六、 帮助人们实现社会化 184

七、 在网络社会,文化冲突严重、文化“同质性”低 186

第二节 从一元道德到多元道德 189

一、 从一元道德向多元道德发展的趋势 189

二、 前网络社会,价值或道德价值的多元性 192

三、 网络社会,价值或道德价值的多元性 195

第三节 从依赖型道德到自主型道德 199

一、 依赖型道德 200

二、 自主型道德 201

三、 自主型道德的表现 207

第三部分 网络时代道德建设 213

第七章 网络道德规范 215

第一节 网络道德规范确立的意义 215

一、 网络时代,离不开行为标准 216

二、 技术规范不能代替道德规范 224

三、 法律规范也不能代替道德规范 226

四、 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的重要作用 230

第二节 网络道德规范确立的依据 237

一、 “目的”(或结果)的伦理学 239

二、 “义务”的伦理学 244

三、 “权利”的伦理学 252

第三节 网络道德规范确立的内容 261

一、 网络道德原则 264

二、 网络道德规范 280

三、 网络礼仪 286

第四节 网络道德规范的应用 294

一、 提出的意义 295

二、 规范的应用 297

第八章 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 319

第一节 道德教育、修养的重要性、紧迫性 320

一、 “充斥网络社会” 320

二、 出现的深层原因 323

三、 解决的有效途径 333

第二节 网络社会怎样进行道德的教育、修养 336

一、 道德教育 337

二、 道德修养 339

第九章 网络管理 345

第一节 网络管理存在的问题 345

一、 社会责任差 346

二、 社会监督差 347

三、 社会安全差 348

四、 社会保护薄弱 350

第二节 网络管理的依据 352

一、 美国的法律 353

二、 英国的法律 354

三、 中国的法律 356

第三节 网络管理的机构 360

一、 国际组织 361

二、 政府组织 362

三、 局域管理机构 365

四、 监察与执法机构 366

第四节 网络管理的基本形式 368

一、 舆论监督 368

二、 技术控制 371

三、 法律制裁 376

主要参考书目 381

后记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