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 4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气”的观念 5
一、气是构成天地万物最基本的物质 5
二、气与形质的转化 5
三、气的运动方式 6
四、中医学理论中“气”的含义 6
第二节 阴阳学说 6
一、阴阳观念的产生 7
二、阴阳属性 7
三、阴阳交感的观念 7
四、阴阳的相互关系 8
五、在中医学中如何运用阴阳学说 8
第三节 五行学说 9
一、五行观念的产生 9
二、五行的属性 10
三、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 11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1
第四节 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12
一、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12
二、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13
第五节 中医学理论的唯象思维方法 15
一、观物取象 15
二、取类比象 15
三、以表知里 16
四、以常知变 17
第二章 中医学对人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认识及理论 18
第一节 对人体内部的解剖认识和脏腑分类 19
一、古代的解剖活动是获取脏腑认识的基础 19
二、脏腑分类 19
一、藏象学说是怎样产生的 20
第二节 藏象学说 20
二、“藏象”的基本内容 21
第三节 传化之腑与奇恒之腑 26
一、六腑 26
二、奇恒之腑 27
第四节 人体生命过程的一般规律 28
第五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9
一、精 29
二、气 30
三、血 31
四、津液 32
第六节 人体生命活力的表现——神 32
一、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32
二、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3
三、精神活动与五脏的关系 33
第三章 中医独特的生理结构 35
第一节 经络 36
一、经络的产生 36
二、经络结构及其生理作用 37
三、十二经脉的走行分布与病候 40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与病候 46
第二节 腧穴 48
一、腧穴的分类 48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 48
三、腧穴的定位 49
四、特定穴 51
五、十四经穴 53
六、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74
七、头针刺激区和标准治疗线 78
第四章 影响人体健康与导致疾病的因素 82
一、六淫邪气 83
第一节 自然环境因素 83
二、疫毒 86
第二节 社会因素 87
一、家庭因素 87
二、生活因素 87
三、职业因素 88
四、人际交往因素 88
第三节 精神心理因素 88
一、情志与形体机能的关系 89
二、情志致病的特点 90
第四节 其他因素 91
一、饮食因素 91
二、劳逸起居因素 92
三、痰饮、瘀血 92
四、外伤 93
第五节 中医病因学的“三因”说 94
第五章 中医诊断方法 95
第一节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96
一、有诸于内,形见于外 96
二、四诊合参,不可偏废 96
三、四诊资料要客观真实 96
第二节 望诊 97
一、望全身 97
二、望局部 100
第三节 切诊 104
一、脉诊 105
二、按诊 106
第四节 闻诊 107
一、闻声音 107
一、问寒热 108
第五节 问诊 108
二、嗅气味 108
二、问汗 109
三、问疼痛 110
四、问睡眠 111
五、问饮食口味 111
六、问二便 112
七、问经带 112
第六章 中医对发病机理的认识 114
第一节 正邪关系与发病 115
一、正邪在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 115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15
三、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16
第二节 阴阳失调与发病 116
一、阴阳偏盛 116
五、阴阳亡失 117
第三节 气血失常与发病 117
二、阴阳偏衰 117
四、阴阳格拒 117
三、阴阳互损 117
一、气的失常 118
二、血的失常 118
三、气与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118
第四节 津液代谢失常与发病 119
一、津液不足 119
二、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119
三、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 119
第七章 辨证方法 121
第一节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22
第二节 八纲辨证 122
二、寒热 123
一、表里 123
三、虚实 124
四、阴阳 125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125
第三节 脏腑辨证 126
一、脏病与腑病 126
二、脏腑兼病辨证 130
第四节 六经辨证 131
一、六经的传变、直中、合病与并病 131
二、六经病辨证 131
第五节 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132
一、卫气营血辨证 132
二、三焦辨证 133
第八章 中医养生思想与方法 135
一、以顺为养 136
第一节 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36
二、远离致病因素 137
三、调摄身心 137
第二节 养生的基本方法 138
一、扶正强身 138
二、药物外用防病 139
三、调摄生活起居 139
四、饮食养生 142
五、怡情养性 144
六、强身健体 148
第九章 中药方剂学简论 152
第一节 中药学的基本理论 153
一、中药的四气五味 153
二、药物归经 154
三、药物配伍的基本原则 154
四、中药的禁忌与煎服方法 155
五、常用中药 156
第二节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 188
一、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 189
二、方剂的主要剂型 189
三、常用方剂 190
第三节 常用中成药 199
一、内科类 200
二、妇科类 202
三、儿科类 203
四、外科类 203
五、五官类 204
第十章 中医治疗疾病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 205
一、治未病 206
二、治病求本 206
第一节 治疗的一般原则 206
三、扶正祛邪 208
四、调整阴阳 208
五、三因制宜 209
第二节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 210
一、药物治疗 210
二、针灸治疗 212
三、推拿按摩 222
四、刮痧疗法 232
五、拔罐法 234
六、精神疗法 236
第十一章 常见病证的辨证施治 240
一、发热 241
二、眩晕 242
三、咳嗽 244
四、哮喘 245
五、心悸 246
六、失眠 248
七、头痛 250
八、胸痛 251
九、胁痛 253
十、胃痛 254
十一、腹痛 256
十二、腰痛 257
十三、关节痛 258
十四、泄泻 260
十五、腹胀 262
十六、厌食 263
十七、呕吐 264
十八、呃逆 266
十九、便秘 267
二十、水肿 269
二十一、癃闭 270
二十二、小便不利 272
二十三、耳鸣、耳聋 273
二十四、半身不遂 275
二十五、月经不调 276
二十六、闭经 279
二十七、痛经 280
二十八、阴痒 282
二十九、带下病 283
第十二章 社区常见病的中医治疗 286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87
二、气管-支气管炎 289
三、支气管哮喘 291
四、肺炎球菌性肺炎 293
五、胃炎(急、慢性胃炎) 295
六、消化性溃疡 298
七、溃疡性结肠炎 299
八、胆囊炎 301
九、病毒性肝炎 303
十、风湿病 305
十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07
十二、高血压病 309
十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311
十四、肾结石 314
十五、贫血 315
十六、出血性疾病 318
十七、糖尿病 319
十八、甲状腺功能亢进 321
十九、神经官能症 323
二十、睡眠障碍 325
二十一、面神经炎 327
二十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328
二十三、更年期综合征 330
二十四、产后缺乳 332
二十五、小儿肺炎 335
二十六、佝偻病 337
二十七、婴幼儿腹泻 339
二十八、类风湿性关节炎 341
二十九、肩关节周围炎 342
三十、腰椎间盘脱出症 344
三十一、坐骨神经痛 346
三十二、湿疹 347
三十三、神经性皮炎 349
三十四、带状疱疹 350
《全科中医学》考试大纲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