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天津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00403410
  • 页数:531 页
图书介绍:

目录总序凡例序言 李瑞环天津市略图绪论 1

第一编 三十七年的历程第一章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九四九——一九五二年) 29

第一节 建立人民政权,变革生产关系 29

一、建立各级政权 29

二、没收官僚资本 31

三、取消帝国主义在天津的经济特权,妥善处理外国资本 33

四、打击投机资本 35

五、农村土地改革 37

第二节 恢复和发展生产,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41

一、恢复工业生产 41

二、统一财政经济 45

三、调整工商业 46

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 48

一、镇压反革命 49

第三节 开展镇反、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运动 49

二、抗美援朝运动 51

三、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53

四、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 56

第四节 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胜利完成 58

一、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就 58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经验 60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九五三——一九五七年) 62

第一节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2

一、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过 63

二、对民族资本主义金融业的改造 75

第二节 对个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77

一、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77

二、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82

三、对个体农业的改造 84

一、“一五”计划规定的主要任务 87

第三节 “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 87

二、“一五”计划的执行情况 89

三、“一五”时期经济增长的原因和问题 97

第四节 进行肃清反革命运动和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 102

一、肃反运动 102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104

第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国民经济的调整(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 106

第一节 “二五”计划的拟订和流产 106

第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0

一、“大跃进”运动及其后果 110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8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和恢复 122

一、克服生活困难 122

二、贯彻“八字方针” 124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 128

四、加快经济建设 130

第四节 “反右倾”斗争和“四清”运动 134

一、“反右倾”斗争 134

二、整风整社与“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贯彻 135

三、“四清”运动的开展 138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经济社会(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140

第一节 “三五”计划的制订与夭折 140

一、“三五”计划的制订及其主要任务 141

二、“三五”计划全面夭折 142

第二节 “四五”计划遭劫难 150

一、“四五”计划的制订及其主要任务 150

二、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的整顿工作 153

三、“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对经济社会的破坏 154

四、一九七五年经济社会的整顿工作 157

第三节 不平凡的一九七六年 158

一、“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天津经济社会又陷入低潮 158

二、地震的发生和抗震救灾 159

三、“五五”计划第一年的主要任务和执行结果 166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168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168

二、经济发展的原因 170

第五章 历史性的转折和新时期的振兴(一九七七——一九八六年) 175

第一节 两年徘徊 175

一、开展“揭、批、查”运动、排除阻力 促进生产力解放 176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调整工业组织结构 177

第二节 工作重点转移和国民经济调整 179

一、工作着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80

二、调整国民经济,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奠定稳固基础 181

第三节 “六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 186

一、“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执行结果 186

二、城市改造和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有所提高 194

三、科学、教育等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 200

四、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03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 206

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6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18

三、对内对外开放 220

第二编 经济建设(上)第六章 工业 229

第一节 工业建设的发展和成就 229

一、社会主义工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阶段 229

二、大规模投资建设和工业调整 231

三、在动乱中曲折发展 233

四、在调整和改革中全面发展 234

第二节 机械工业 240

一、概述 240

二、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水平 244

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优势,提高配套能力 246

四、调整组织结构,形成专业化协作 247

第三节 化学工业 249

一、概述 249

二、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基本化工原料 252

三、坚持科技同生产相结合,走老企业改造挖潜之路 253

四、积极发展新兴行业,开拓新的生产领域 255

第四节 电子仪表工业 257

一、概述 257

二、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电子产品 260

三、抓成套设备和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自动化仪表 260

四、调整和改造相结合,加快发展家用电器 261

五、打基础、上水平、积极发展基础元器件 262

第五节 冶金工业 262

一、概述 263

二、不断改进技术装备,促进产量增长 265

三、适应市场形势,不断发展品种 267

四、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开发新材料 270

第六节 纺织工业 273

一、概述 273

二、坚持技术改造,促进生产发展 275

三、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更新换代 277

四、发挥行业优势,努力扩大出口 278

五、调整行业结构,理顺生产布局 279

第七节 轻工业 281

一、概述 282

二、改造现有企业,推动技术进步 284

三、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 285

四、集中行业优势,发展出口产品 286

五、适应轻工行业特点,大力发展集体企业 287

第八节 医药工业 289

二、依靠技术进步,发展拳头产品 290

一、概述 290

三、牢固树立质量观念,加强管理和监督 292

第九节 食品工业 293

一、概述 293

二、积极发展优质名牌食品,不断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295

三、面向国外市场,努力发展出口产品 296

四、大力进行技术改造,提高食品工业装备水平 297

第十节 制盐工业 298

一、概述 298

二、加强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盐化工产品 300

三、坚持质量第一,为各行各业提供优质产品 301

第十一节 建材工业 302

一、概述 302

二、改变单一产品结构,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303

三、变废为宝,积极发展新型建材 304

第七章 商业 306

第一节 商业的发展 306

一、稳步发展形成第一次繁荣 306

二、工作失误导致曲折的发展 312

三、“文化大革命”带来严重的破坏 316

四、改革带来第二次繁荣 319

第二节 饮食业 325

一、饮食业的曲折发展 326

二、饮食业的经营特色 331

三、独具一格的南市食品街 333

第三节 服务业 335

一、生活服务业 335

二、修配服务业 342

三、家庭服务业 343

一、储运组织 346

第四节 流通组织与管理 346

二、管理和经营组织 351

第八章 物资流通 356

第一节 从市场调节转向计划分配的物资流通 356

一、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相适应的流通方式 358

二、直接计划分配物资的流通方式 360

三、流通调节控制手段的变换 362

第二节 单一计划分配体制下的物资流通 364

一、管理机构的变动 365

二、统配、部管物资的经营 367

三、地管物资的经营 369

四、物资的调剂服务 371

第三节 改革分配体制,搞活物资流通 373

一、物资企业的改革 374

二、供应方式的改进 376

三、市场的初步开放 377

四、横向经济协作的发展 379

第九章 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 382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中心的形成 382

一、对外贸易的兴起和中心的形成 382

二、优越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条件 384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 386

一、对外贸易的恢复和扩大 386

二、对外贸易的困境和徘徊 388

三、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388

第三节 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 392

一、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进程 392

二、中外合资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395

三、引进技术,改造中小企业 398

四、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经济效果 400

第四节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403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起步建设 404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点 405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 406

四、先进技术为主的经济结构 407

第五节 经济技术援助、劳务出口、境外合资企业的发展 408

一、发展过程 408

二、取得的成果 409

第十章 农业 412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412

一、农业发展历程 412

二、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420

第二节 种植业和林业 424

一、种植业 424

二、林业 430

一、畜牧业 433

第三节 畜牧业和水产业 433

二、水产业 436

第四节 农机事业和国营农场 438

一、农机事业 438

二、国营农场 442

第五节 乡镇企业 444

一、乡镇企业的初步发展 444

二、乡镇企业的全面发展 445

第十一章 金融与财政 448

第一节 金融业的发展 448

一、创建金融体系,支持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449

二、“大跃进”导致信贷失控,调整中转向稳定增长 451

三、“文化大革命”使金融业遭受严重破坏 452

四、健全金融体系,加强宏观控制 453

第二节 金融业的主要成就 455

一、信贷与投资 455

二、货币流通与储蓄 458

四、信托、咨询与保险 459

三、国际结算 459

第三节 财政 461

一、积极筹措资金,促进经济建设 461

二、改革财政管理体制 464

三、财政收支的几次波动 468

第四节 税务 469

一、税收制度的演变 470

二、天津税收的主要作用 470

第五节 审计 473

一、审计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473

二、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474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过程 477

一、交通运输业的兴起和天津交通枢纽的形成 477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业 477

二、交通运输业的复兴和发展 480

三、运输能力的加强和运输生产的迅速发展 483

四、交通运输业在动乱中曲折发展 487

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蓬勃发展的交通运输业 490

第二节 交通运输体系 494

一、天津港 494

二、铁路运输 497

三、公路运输 500

四、民用航空 502

五、水路运输 503

六、管道运输 504

七、铁路和水运工程建设 504

彩色插图目录 508

人名索引 513

英文目录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