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卓然独立于文学之林的报告文学 1
一、近代新闻文化:导引着报告文学的萌生和发展 3
二、内核和视野:与社会生活同步 记录时代风云 8
三、文体的自觉:走向开放的多元化的报告文学 16
第二章 报告文学的精神品格与审美特性 28
一、现实性:主体介入与人文关怀 28
二、非虚构性:生活的原生态展示 32
三、理性:言说背后的灵魂 36
四、文本:作为文学体式的审美追求 40
第三章 报告文学观念的确立与嬗变 44
一、报告文学观念的萌芽与确立 44
二、现代报告文学观念的发展及变异 48
三、当代报告文学观念的承接与转型 50
四、新时期报告文学观念的回归与多元化 52
五、90年代报告文学的观念现状 55
第四章 当代文坛的第一道霞光——建国初期的报告文学 58
一、从建国初报告文学的源头说起 58
二、彪炳史册的朝鲜通讯 65
三、聚焦绚丽多彩的新生活 75
第五章 在风雨中颠簸前行——1956—1976年的报告文学 87
一、“批评性特写”及“出格作品”的厄运 88
二、标示时代主旋律的新人新风报告文学 95
三、“非常时期”肃杀之气与点点春色 107
第六章 改革开放的“飞来峰”——70、80年代报告文学 114
一、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苏与繁荣 115
二、走向宏观全景式的中国报告文学潮 124
第七章 边缘化时代的坚守与退位——90年代报告文学 134
一、“主旋律”报告文学 136
二、泛批判报告文学 141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 147
第八章 在水一方的人文关怀——台湾的“报导文学热” 152
一、创作全景 155
二、理论研究 167
第九章 充满灵气 情有独钟的一代 171
一、徐迟:镌刻在报告文学史上的丰碑 171
二、黄宗英:寻觅着平凡生活的亮点 184
三、柯岩:一种诗性品质的追求 194
四、理由:丰富和开拓着报告文学体式 203
第十章 追踪时代大潮 全方位跃动的中坚作家 215
一、陈祖芬:超越自我的“寻火者” 215
二、李玲修:为时代留下搏击者的风采 229
三、乔迈:独守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 237
四、李延国:钟情于这一片热土 243
五、肖复兴:挥之不去的“普通人”情结 252
一、钱钢:寻找超越的宏观视野 261
第十一章 勤于思索 勇于开拓的“新生代”作家 261
二、麦天枢:对于土地的爱恋与沉重的书写 267
三、赵瑜:针针扎准那敏感的神经穴位 280
四、胡平:徜徉在历史与现实的沉思中 294
五、贾鲁生:探奇涉险的开拓者 308
六、大鹰:历史断层处的灵魂拷问 315
主要参考文献 323
附录 326
一、历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获奖作品篇目 326
二、“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优秀作品获奖篇目 330
三、1990—199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奖获奖篇目 332
四、中国报告文学(首届“505杯”)奖获奖篇目 333
第一届鲁迅文学奖1995—1996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334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1997—200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335
当代报告文学作家小传 335
后记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