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翻译教材的历史回顾 1
1.1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时期(1949—1965) 1
1.2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6
1.3 改革开放前期(1977—1989) 8
1.4 改革开放深化时期(1990—1998) 12
1.5 小结 13
第二章 中外学者关于翻译与翻译教学的论述 15
2.1 对翻译的不同观点 15
2.1.1 语言学翻译观 15
2.1.2 文化学翻译观 16
2.1.3 文艺学翻译观 17
2.1.4 实用主义翻译观 18
2.2 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 18
2.3 论语言能力与翻译能力 21
2.4 论语言研究与翻译研究 24
2.4.1 奈达的“动态对等”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25
2.4.2 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25
2.5 论翻译与文化 28
2.5.1 文化的定义 28
2.5.2 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29
2.5.3 主要的文化差异 30
2.5.4 处理方法:归化与异化 31
2.6 论翻译理论的角色与功能 35
2.6.1 翻译理论究竟是什么? 35
2.6.2 要不要教翻译理论? 38
2.6.3 如何把翻译理论融进翻译教材之中? 39
2.7 论翻译教学的对象与课程设置 43
2.7.1 翻译教学的对象 44
2.7.2 翻译课程设置 45
2.8 论现有翻译教材的长短处 48
2.9 综述 49
第三章 翻译教材的分类及分析 52
3.1 翻译教材的分类 52
3.1.1 出版时期与教材种类 52
3.1.2 三种不同理论流派的翻译教材 53
3.2 词法、句法流派翻译教材分析 57
3.2.1 传统语法概述 57
3.2.2 语法翻译法 59
3.2.3 词法、句法流派翻译教材的特点 60
3.3.1 “功能”与“功能途径”概述 77
3.3 功能流派翻译教材分析 77
3.3.2 功能流派翻译教材的特点 81
3.4 当代译论流派翻译教材分析 99
3.4.1 当代译论概述 99
3.4.2 当代译论流派翻译教材的特点 101
3.5 研究结果概述 119
第四章 翻译教材用户意见调查 123
4.1 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123
4.2 调查方法 124
4.4.1 回应者的经验 125
4.4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125
4.3 调查表的回收 125
4.4.2 用户对翻译教材的意见与建议 127
4.4.3 用户对三种流派翻译教材的意见 136
4.5 调查结果综述 144
第五章 综合讨论:翻译教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47
5.1 翻译教材的现状 147
5.1.1 现有翻译教材的种类和使用对象 147
5.1.2 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149
5.1.4 当代译论开始进入翻译教材 151
5.1.3 题材与翻译策略 151
5.2.1 定向与定位 153
5.2 翻译教材的发展趋势 153
5.2.2 翻译教材涉及的范围 154
5.2.3 教材的构建、编写与配套 158
第六章 结尾篇:展望与建议 161
6.1 翻译教材前景展望 161
6.1.1 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161
6.1.2 发展中的翻译教学模式 163
6.2.1 构想中的系列翻译教程 164
6.2 翻译教材改革建议 164
6.2.2 各教程可包含的内容 166
6.2.3 各教程可用的参考书籍(见附录四) 173
6.3 结语 173
参考文献 177
附录一 翻译教材调查表 199
附录二 调查结果统计图表 202
附录三 翻译市场调查:被访的翻译机构及其业务 212
附录四 构想中的翻译教程可参考的书籍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