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1
一 本课题研究之目的以及意义 1
二 本书的内容构成以及史料利用 7
第一部分 清朝藩封体制的建立与运作 19
第一章 藩封体制框架下的清朝与周边国家、地域的关系 19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礼制下的藩封体制 19
第二节 藩封体制下的藩封国与互市国 25
第三节 清朝藩封体制下的典范——中朝关系 33
第四节 清朝藩封体制运营过程中的一个事例——中缅宗藩关系的建立 39
第二章 清前中期的中俄关系 53
导言 53
第一节 《清会典》里关于俄国的叙述 54
第二节 准噶尔问题与中俄关系 60
第三节 《故宫俄文史料》及其他史料呈现的中俄关系状态 74
结论 81
第三章 广东体制再研究 83
导言 83
第一节 广东体制的设定和施行 85
第二节 乾隆二十二年前后的西北问题 97
第三节 江南以及江南的社会秩序 102
结论 108
第四章 在华传教士的影响 110
导言 111
第一节 康熙朝的中俄交涉及耶稣会教士 112
第二节 雍正朝及其后的中俄交涉与耶稣会教士 119
结论 126
第五章 嘉庆朝对天主教的取缔 128
导言 128
第一节 皇帝眼里的西洋人 130
第二节 嘉庆朝的国内问题 140
第三节 嘉庆朝天主教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取缔 150
结论 161
第二部分 藩封体制的破绽与清朝对外体制的转换 165
第六章 鸦片战争前后中英争端的焦点 165
导言 165
第一节 中英贸易的展开与英国两次访华的举动 168
第二节 19世纪30年代英国关于平等权的主张与中国的反应 182
第三节 两次鸦片战争带来的不同影响 196
结论 209
第七章 外国公使觐见中国皇帝问题 210
导言 210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礼制下的皇帝觐见礼 211
第二节 两次鸦片战争间隙的中外交往问题 213
第三节 咸丰朝觐见问题的提起与搁置 219
第四节 同治朝觐见问题的再启与外国公使觐见中国皇帝 235
结论 247
第八章 日本公使首次觐见同治帝与近代中日关系 249
导言 249
第一节 副岛种臣来华换约之背后目的 250
第二节 清政府对《中日修好条规》之态度与日本公使觐见问题 252
第三节 日本公使在京觐见活动的过程 255
结论 272
第九章 晚清朝鲜政策与对外体制的调整 275
导言 275
第一节 “中外外”模式在属邦地区的初行阶段——由江华岛事件看清政府的对朝政策 277
第二节 “中外外”模式的改进阶段——清政府于壬午事变后的选择 285
第三节 “中外外”模式的破灭——袁世凯驻朝时期的对朝政策 292
结论 301
结语 302
参考文献 308
后记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