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 音乐会》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振涛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2920615
  • 页数:453 页
图书介绍:

英文提要 1

中文提要 1

致谢 1

序言 冀中平原上的鼓吹乐社 1

一、新途与老路——研究方法谈 4

二、已有的研究与近期的普查 7

第一章 乐社组织与生存背景 15

一、研究对象 18

(一)“音乐会”界说 18

(二)音乐会的编制与演奏形式 21

(三)会名的饰称与异称 22

(四)乐社组织、会首与会员 25

(五)学事 27

(六)教育与管理方式中的冲突 31

(七)社区中的教育体制 33

(八)会规与善书 34

二、音乐会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条件 37

(一)地名称谓 37

(二)音乐会的分布 38

(三)京畿的文化区划与乐种命名的矛盾 38

(四)畿辅地理特征 41

(五)村落分布背后的经济因素 43

(一)礼治社会 46

三、音乐会形成的意识形态背景 46

(二)京畿文化圈 49

第二章 民间乐师 55

—、会员统计与年龄分段 58

二、血缘宗族关系与艺术师承关系 63

(一)南高洛音乐会会员的血缘关系与传承关系 64

(二)其他音乐会会员的血缘关系与传承关系 67

(三)村落中的宗族比例 70

三、同宗村社的文化背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作用 76

四、乐师的文化素质 83

(二)娴熟演奏 84

(一)谙熟乐谱 84

(三)固定音高概念 85

(四)完整的结构感 85

(五)粗通典坟 85

五、从民间乐师的知识结构谈音乐文化类型 87

(一)音乐技术知识问答 87

(二)“局外人”的反思 90

六、历代京畿乐户与今日民间乐师 94

(一)“配户当差”与乐籍管理 94

(二)京畿乐户 95

(三)乐户向自耕农的转化 100

(四)乐户聚集地域与地方乐种分布 105

七、地域文化背景与乐师文化素质 106

第三章 民间乐社与经济供养 113

一、涞水县义安镇向高洛音乐会的碑文 116

(一)碑文格式 116

(二)立碑缘起 121

(三)募捐范围 122

(四)募捐过程 122

(五)新立碑文 123

(六)再立碑文 125

(七)碑文的撰写人 129

(一)南高洛南乐会的碑文 130

二、其它乐社的碑文 130

(二)北高洛音乐会的碑文 133

(三)易县桥头乡北桥头村音乐会的碑文 136

(四)雄县张岗乡开口村的“音乐会收款开支清单” 140

(五)安新县赵北口镇南街音乐会的碑文 143

(六)徐水县大寺各庄乡北梨园村音乐会的碑文 147

(七)文安县左各庄镇福新村同乐会的碑文 149

三、经济供养 150

(一)民间乐社对供养善众的回报形式 152

(二)葬礼消费与经济供养的差额 155

(三)传统社区中的金钱交往方式 157

(四)经济人——文化人 162

(五)经济供养与商业雇佣的根本区别 168

四、其他形式的经济供养 169

(一)“吃斋”会饭 169

(二)其他的捐助 172

(三)乡村富户对乐社的供养 173

第四章 官房子与乐社的固定财产 181

一、官房子——音乐会的活动场所 184

(一)官房产的产权性质 184

(二)官房子的结构、朝向、用途 186

(三)排练场所 189

(四)宗族祠堂 190

(五)寺庙宫观 192

(六)社庙社坛 193

二、乐社的固定财产 196

(一)道具 196

(二)东白涧村在马头村的戏台与地产 200

第五章 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 205

一、“吹鼓手”词的社会学释义 207

(一)民间乐社——社区的下位组织 208

(二)社区事物与社团事物之分 209

(三)神圣事物与世俗事物之别 214

(四)乡亲关系与商业关系之差 217

(一)非商品经济型的社会环境 220

二、非商品经济环境对商业性乐班的遏制 220

(二)鼓乐行的发展与被控 223

三、北乐与南乐——鼓吹乐的两个乐部 226

小结:评价两类民间乐社的价值体系 232

第六章 尊祖敬宗、敦乡睦里——丧葬仪式中的音乐功能 235

一、乡村葬礼中的两种场面 238

(一)红白理事会 239

(二)“礼单”与葬礼开支 242

(三)丧礼场面与艺术班社的位置 248

二、丧葬仪式的两种场面与丧葬音乐的两类风格 252

(一)音乐会与吹打班各司其仪 253

(二)吹打班的曲目分别 257

三、集众聚餐的社区意义与音乐曲目的风格取向 258

(一)乡村习俗中的集众聚餐 259

(二)集众聚餐的社区功能 261

四、仪式意义派生音乐意义 263

(一)葬礼仪式的原始理念 263

(二)体验仪式 264

第七章 民间信仰与音乐奉献 275

一、后土崇拜与音乐祭献 278

(一)民间信仰 278

(二)宗教区域与中心神话 278

(三)流传民间的后土故事 279

(四)地方保护神与神灵女性化 281

(五)民间神坛上的全神像 282

(六)民间信仰的功利性 285

二、后土朝顶仪式 288

(一)后山概况 288

(二)马头村 293

(三)各路会统与“八大会” 295

(四)拜会 297

三、朝顶仪式实录 298

(一)梁树明家的庙 298

(五)茶棚 298

(二)摊贩 300

(三)香客 301

(四)生婆 302

(五)音乐会与艺术表演 304

(六)泰宁宫 307

四、周边地区的后土庙 309

(一)定兴县西辛告的泰宁宫 309

(二)定兴县周家庄乡塔头村的后土宫 311

五、《后土宝卷》 314

(一)宝卷研究 314

(二)宣卷 317

(三)文坛 319

(四)《宝卷》的“分”目与曲牌 320

(五)古代的编辑道士与现代的抄写者 321

结语:朝顶——整合文化的功能 322

第八章 岁时节日与祈雨驱雹 329

一、春节祈祥 332

(一)正月开坛 332

(二)南、北高洛的“踩街、穿插”仪式 334

(三)传统的形式 337

(四)元宵节 338

(五)节日仪式的承担组织 339

(六)岁时节日的仪式体验 340

(七)艺术组织与艺术享受 341

(八)流井村的“九曲龙灯阵” 344

二、中元祭鬼 347

安新县赵北口中元节 347

三、祈雨驱雹 354

(一)靠天吃饭与祈雨仪式 354

(二)神石庄的求雨仪式 357

(三)其他乐社的求雨仪式 359

第九章 谱本统计及相关问题 365

一、谱本统计 368

(一)谱本的正常使用时间 377

二、手抄谱本 377

(二)有文字明确记年谱本的底本年代推定 379

(三)无明确记年的谱本 384

(四)谱本抄写过程 385

(五)谱本的湮没与恢复 387

(六)谱本的流传与会社的传承 391

(七)乐师对乐谱的依赖性与谱本普及的原因 393

三、谱字 396

(一)谱字书写方式的统计 396

(二)谱字比较 400

(三)俗写谱字向工尺谱字变迁的历史迹象 402

(四)打击乐谱字的比较 403

结论 从国家礼乐制度到民间仪式音乐 409

一、国家典礼与乡村仪式 412

(一)里社制度 413

(二)社祭仪式中的艺术活动 416

(三)建会立社 418

(四)农民地位的提高 419

二、民间信仰中的仪式音乐 421

(一)民间信仰与仪式音乐 421

(二)根据仪式内涵划定的乐社级序 427

(三)演奏音乐的语境 431

参考文献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