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肝胆病证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正全,庞佑清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17053348
  • 页数:632 页
图书介绍:

上部 肝胆学术理论 3

肝胆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3

一、战国时期 3

二、秦汉时期 10

三、隋唐时期 12

四、宋元时期 13

五、明清时期 14

六、民国时期 16

七、现代研究 18

肝胆系统形态结构 21

一、肝脏形态结构 21

(一) 中医形态结构 21

1.中医古籍记载 21

2.肝脏形质结构 22

3.肝经经脉循行 23

(二) 现代形态结构 24

1.肝脏形态 24

2.肝脏位置 26

3.肝脏分区 27

4.肝脏结构 28

5.肝脏血供 31

6.肝脏淋巴 34

7.肝脏神经 35

(三) 肝经经脉循行 36

二、胆腑形态结构 37

(一) 中医形态结构 37

1.中医古籍记载 37

2.胆腑形质结构 37

(二) 现代形态结构 39

1.胆囊形态 39

2.输胆管道 40

3.胆道结构 41

4.胆囊血供 42

5.淋巴流向 42

6.胆道神经 42

(三) 胆经经脉循行 42

肝胆系统生理功能 45

一、肝脏生理功能 45

(一) 主生发阳气 45

(二) 主藏血调血 46

1.肝主藏血 46

2.肝能调血 47

3.生血摄血 48

(三) 肝主疏泄 49

1.疏泄阴精 49

2.疏泄胆汁 56

3.疏调气机 63

(四) 肝濡筋营爪 64

(五) 肝开窍于目 65

(六) 肝脏生理特性 66

1.体阴用阳 66

2.肝气主升 67

3.肝气忌郁 67

4.肝胆相调 68

5.肝脏自衰 68

二、胆腑生理功能 69

(一) 贮利胆汁 69

(二) 浓缩胆汁 69

(三) 分泌功能 70

(四) 调节功能 70

三、肝胆经脉功能 71

(一) 联络功能 71

(二) 运行经气 72

(三) 传递信息 72

四、肝胆与相关脏腑 73

(一) 肝胆与心系 73

(二) 肝胆与肺系 74

(三) 肝胆与脾胃 74

(四) 肝胆与肾系 75

肝胆病证致病因素 77

一、先天致病因素 77

(一) 禀赋不足 77

(二) 妊娠失养 78

(三) 疾病遗传 78

二、外邪致病因素 79

(一) 外感邪毒 79

(二) 毒物因素 79

(三) 饮食因素 80

(四) 气侯因素 80

三、情志致病因素 81

四、劳逸致病因素 82

五、内生致病因素 83

(一) 浊毒犯肝 83

(二) 瘀血积聚 83

(三) 经脉失调 84

六、自衰致病因素 85

七、其他致病因素 87

(一) 脏腑相累 87

(二) 肝胆手术 88

(三) 化疗放疗 88

(四) 用药失当 89

肝胆病证发病与转归 91

一、肝脏病证发病与转归 91

(一) 肝气郁滞 91

(二) 湿热壅滞 92

(三) 热毒损肝 93

(四) 胆汁淤肝 94

(五) 肝血失调 95

(六) 肝血瘀阻 95

(七) 气结血瘀 96

(八) 肝血虚损 97

(九) 肝阴虚损 98

(十) 肝气虚衰 99

(十一) 肝阳虚衰 100

(十二) 肝脏自衰 100

二、胆腑病证发病与转归 101

(一) 胆腑郁滞 101

(二) 寒邪犯胆 102

(三) 胆腑郁热 103

(四) 湿热犯胆 103

(五) 热毒犯胆 104

(六) 胆汁淤滞 105

(七) 胆腑结石 105

(八) 蛔虫犯胆 106

(九) 胆腑痿变 107

(十) 胆腑积聚 108

(十一) 胆腑气虚 109

三、肝胆经脉发病与转归 109

(一) 邪犯少阳 109

(二) 邪犯厥阴 110

(三) 湿郁经脉 111

(四) 经脉失养 111

(五) 肝阳亢害 112

(六) 肝风致害 113

(七) 肝火致害 114

四、脏腑相累发病与转归 114

(一) 肝病累肺 115

(二) 肝病累心 115

(三) 肝病累脾 116

(四) 肝病累肾 117

五、肝胆病证与相关转归 118

(一) 肝胆转归 118

(二) 虚实转归 119

(三) 气血转归 121

(四) 阴阳转归 122

肝胆病证诊查内容与方法 124

一、病史内容与收集 124

(一) 自觉症候 124

(二) 发病经过 125

(三) 既往病史 126

(四) 患者经历 126

(五) 家族病史 127

(六) 相关病史 128

二、诊查内容与方法 128

(一)整体诊法 128

1.形态诊法 128

2.神态诊法 129

3.动态诊法 130

4.语音诊法 131

5.肌肤诊法 131

(二) 头面诊法 133

1.头部诊法 133

2.面色诊法 133

3.眼部诊法 134

4.耳部诊法 136

5.口部诊法 136

(三) 颈胸诊法 137

(四) 腹部诊法 137

1.腹诊范围 137

2.定位标志 137

3.腹部分区 138

4.肝胆位置 142

5.肝胆望诊 144

6.肝胆触诊 150

7.肝胆叩诊 160

8.肝胆听诊 163

(五) 经脉诊法 165

1.胁部经脉诊法 165

2.头部经脉诊法 166

3.腰背经脉诊法 167

4.肢体经脉诊法 167

(六) 浊物诊法 169

1.口气诊法 169

2.汗液诊法 170

3.吐物诊法 170

4.小便诊法 170

5.大便诊法 171

(七)舌脉诊法 172

1.舌象诊法 172

2.脉象诊法 174

(八) 症候鉴别 176

1.抑郁易怒 176

2.肝胆发热 177

3.肝胆疼痛 178

4.肝胆黄疸 181

5.肝胆腹胀 182

6.恶心呕吐 183

7.倦怠乏力 184

8.头痛眩晕 185

9.抽搐阴缩 186

三、肝胆病证实验检测 187

(一) 肝炎病毒类型检测 188

(二) 胆红素代谢检测 190

(三) 蛋白质代谢检测 192

(四) 脂类代谢检测 194

(五) 肝胆酶类检测 196

(六) 微量元素检测 198

四、肝胆病证仪器检测 199

(一) B超检测 199

1.肝脏检测 199

2.胆道检测 201

(二) 核素扫描 202

(三) CT检测 202

(四) 造影检测 203

1.口服造影 203

2.静脉造影 204

(五) 病理检查 204

(六) 经络探测 205

(七) 检查选择 205

1.探查病证 205

2.肝病辨别 206

3.胆病辨别 207

4.经络探测 207

肝胆病证治则与治法 208

一、肝脏病证治则 209

(一) 疏肝法 209

1.理气疏肝法 209

2.益气疏肝法 210

3.理血疏肝法 210

4.养阴疏肝法 211

5.助阳疏肝法 211

6.降逆疏肝法 212

(二) 清肝法 213

1.解郁清肝法 213

2.利湿清肝法 214

3.利胆清肝法 214

4.解毒消痈法 215

5.通腑泻毒法 215

6.清肝醒脑法 216

7.消结清肝法 217

8.扶正清肝法 217

(三) 化瘀法 218

1.理气化瘀法 218

2.养血化瘀法 219

3.养阴化瘀法 219

4.助阳化瘀法 220

5.消脂化瘀法 220

6.利胆化瘀法 221

7.软坚消结法 222

(四) 补肝法 222

1.益气补肝法 223

2.养血补肝法 223

3.养阴补肝法 224

4.扶阳补肝法 224

5.补肝缓衰法 225

二、胆腑病证治则 226

(一) 利胆法 226

1.解郁利胆法 226

2.行气利胆法 226

3.化湿利胆法 227

4.化瘀利胆法 228

(二) 清胆法 228

1.和解少阳法 228

2.除湿清胆法 229

3.解毒清胆法 230

4.通腑泻胆法 230

(三) 排石法 231

1.利胆排石法 231

2.行气排石法 231

3.益气排石法 232

4.化淤排石法 232

(四) 驱虫法 233

1.调中安蛔法 233

2.安蛔止痛法 234

3.理气驱虫法 234

4.消淤驱虫法 235

(五) 补胆法 236

1.益气补胆法 236

2.扶阳补胆法 236

三、肝阳经脉病证治则 237

(一) 清经法 237

1.清解少阳法 237

2.利湿清经法 238

3.解郁清经法 239

4.养阴清经法 239

(二) 养经法 240

1.养营调经法 240

2.养阴疏经法 240

3.助阳营经法 241

4.养肝强筋法 242

(三) 温经法 242

1.温经散寒法 243

2.益气温经法 243

3.养血温经法 244

4.助阳温经法 244

(四) 敛肝法 245

1.敛肝和阳法 245

2.养血敛肝法 246

3.滋阴敛肝法 246

4.潜阳敛肝法 247

(五) 泻肝法 248

1.解郁清肝法 248

2.泻热清肝法 248

3.泻火清肝法 249

4.养肝泻热法 250

(六) 熄风法 250

1.清热熄风法 250

2.镇肝熄风法 251

3.养血熄风法 252

4.滋阴熄风法 252

5.扶阳熄风法 253

6.补精熄风法 254

四、肝胆兼病治则 254

(一) 肝肺兼病治法 254

1.疏肝理肺法 254

2.清肝宁肺法 255

3.养肝润肺法 256

4.温肝益肺法 256

(二) 肝心兼病治法 257

1.疏肝宁心法 257

2.清肝宁心法 258

3.降逆宁心法 258

4.养肝宁心法 259

5.疏胆宁心法 259

6.化瘀宁心法 260

(三) 肝脾兼病治法 261

1.疏肝理脾法 261

2.疏肝和胃法 261

3.利胆和胃法 262

4.抑肝扶脾法 262

5.养肝扶脾法 263

6.温肝扶脾法 263

(四)肝肾兼病治法 264

1.疏肝益肾法 264

2.养肝益肾法 265

3.温肝益肾法 265

4.化瘀固肾法 266

5.温肝利水法 267

6.补肝宣痹法 267

(五)肝病血证治法 268

1.泻肝止血法 268

2.泻肝通腑法 269

3.养肝止血法 269

4.清肝固经法 270

5.养肝调经法 270

6.养肝固肾法 271

五、肝胆病证其他疗法 271

下部 肝胆病证论治 275

肝胆病证命名与分类 275

肝脏病证论治 276

肝瘟 276

急性肝瘟 278

慢性肝瘟 291

肝痈 302

肝黄 312

肝胀 320

肝积 328

臌胀 339

肝性腹水 343

肝性出血 349

肝性泄泻 356

浊毒泛溢 361

肝癌 367

肝厥 381

肝郁 391

肝虚 397

胆腑病证论治 404

结胸 404

胆胀 411

胆石 417

蛔厥 426

胆黄 432

胆痿 439

胆瘤 447

胆衄 454

胆郁 463

胆瘅 470

肝胆经脉病证论治 477

肝胆头痛 477

肝性眩晕 483

肝胆眼病 490

肝胆鼻病 497

肝胆耳病 502

肝胆口病 507

肝胆咽病 512

肝胆瘿病 517

肝胆乳病 522

肝胆胁痛 528

肝胆心病 533

肝胆肺病 538

肝胆脾病 543

肝胆肾病 549

肝胆气病 554

肝胆血病 558

肝性风动 562

肝胆病证病案示例 567

病例1 肝瘟 567

病例2 肝瘟 570

病例3 肝瘟 574

病例4 肝瘟 577

病例5 肝黄 581

病例6 肝积 584

病例7 臌胀 588

病例8 臌胀 592

病例9 肝癌 596

病例10 结胸 599

病例11 胆胀 603

病例12 胆石 605

病例13 蛔厥 608

病例14 胆郁 611

病例15 胆瘅 614

病例16 肝性眩晕 617

病例17 肝性眼病 620

病例18 肝性鼻衄 622

病例19 胆性心痛 625

病例20 肝性风动 628

主要参考文献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