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据时期的台湾电影(1895—1945) 1
一 台湾总督府统治下的制片 1
二 默片时代得宠的辩士 4
三 台湾文化协会的电影宣传 8
四 台胞摄制电影的尝试 11
五 日台合作拍片 14
六 台胞的电影放映巡回公司 18
七 祖国电影对台胞的影响 19
八 影片的输入和审查 23
九 电影成为巩固殖民地统治、扩大侵略的工具 25
十 电影院的分布和电影观众 29
第二章 台湾光复后的电影(1945—1954) 31
一 台湾光复,接收日本人影业 31
二 大陆影片在台湾的发行放映 35
三 在“整肃”中的农业教育电影公司 39
四 国语片和外片的输入放映 45
第三章 台湾电影的起步(1955—1961) 51
一 “战斗文艺”和“电影检查法” 51
二 动荡不安的中制 53
三 台制展开拍片活动 57
四 中影成立 61
五 台湾民营影业的出现 70
第四章 台语影片的兴衰(1955—1962) 74
一 初期的台语影片 74
二 台语片制作的高潮 78
三 台语片风云人物林博秋和何基明 85
四 值得重视的《青山碧血》、《血战噍吧哖》和《小情人逃亡》 88
五 歌仔戏曲片 93
六 台语片盛极而衰 97
七 台语片的作用及影响 101
第五章 台湾电影的黄金时代(1963—1969) 104
一 公营电影公司的发展和“健康写实”制片路线 104
二 《梁山伯与祝英台》掀起的狂潮 116
三 李翰祥的国联影业公司 118
四 民营影业的黄金时期 123
五 李行的乡土电影 131
六 《西施》和李翰祥的导演艺术 139
七 留学意大利回来的白景瑞 146
八 胡金铨的武侠世界 154
九 宋存寿的《破晓时分》和李嘉的文武电影 157
十 武打片的盛行 165
十一 浪漫言情片 170
十二 国语片起飞的内在因素和问题 174
第六章 七十年代的台湾电影(1970—1979) 180
一 台湾政治形势的变化对电影的影响 180
二 公、民营制片机构的发展 186
三 李行从“三厅”回到乡土 195
四 白景瑞拍片不断 203
五 胡金铨在国际影坛享誉 207
六 宋存寿的感伤电影 214
七 战争影片登场 225
八 “拳头”和“枕头”电影 231
九 群星闪烁 241
十 柯俊雄与林青霞 255
十一 中影摄制的影片 263
十二 寻根溯源的影片 269
一 林清介、徐进良的学生电影 280
第七章 1980年以来的情况(1980—1985) 280
二 中美建交以后的公营制片厂 290
三 商业影片的演变 298
四 老导演力不从心 306
五 台湾的新电影 314
六 唤醒民族意识的电影 339
七 陈坤厚与侯孝贤 344
八 中坚导演 359
九 几位编剧高手 378
十 几位著名的演员 387
十一 影评人协会和金马奖 404
十二 电影教育和出版事业 412
十三 电影洗印与配音 421
十四 台湾电影的致命伤 428
附录 437
台湾省电影大事记(1948—1985) 437
金马奖历届得奖名录 463
台湾影片参加国际影展记录(1954—1985) 486
编写时参考的主要书刊报纸 513
后记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