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生生之源——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根源 3
第一章 生——生命结构论 3
第一节 “生之谓性”:中国哲学关于生命即本体的思想 3
第二节 “生生之德”:中国哲学关于生命关联的理论 10
第三节 “生之谓仁”:儒家生命哲学的逻辑结构 26
第四节 达生 卫生 赏生:道家生命哲学的基本取向 36
第二章 时——生命时间论 53
第一节 四时模式 54
第二节 时空合一 63
第三节 无往不复 71
第四节 生命节律 82
第五节 莫若以时 91
第三章 气——生命基础论 100
第一节 血气:以自然生命为基础的生命统一观 100
第二节 一气:以宇宙生命为依归的万物一体观 112
第一节 汉字符号与艺术生命 126
第四章 象——生命符号论 126
第二节 易象符号与艺术生命 139
第三节 象:中国艺术论的基元 153
第二编 生生为艺——生命精神在若干艺术部类的体现 174
第五章 中国画的生命精神 174
第一节 重视生命是中国画的最高纲领 174
第二节 对生命的推重影响中国画的发展道路 184
第三节 生命意识在形式构成因素中的体现 194
第四节 生命意识在画境中的体现 206
第六章 中国书法的生命精神 217
第一节 取象:建立以生命为主的创作观 217
第二节 取道:探取创化元精 227
第三节 取势:创造生命的动感 234
第四节 取韵:追求生命的趣味 244
第五节 以象品书:复演生命的世界 251
第七章 中国园林的生命精神 260
第一节 园林创造中所遵循的生命原则 261
第二节 园林品赏中所体现的生命精神 273
第八章 虚静 288
第三编 体证生生——中国艺术的生命体验理论 288
第一节 “虚静”三层 289
第二节 “虚静”说成因考察 300
第三节 “虚静”与“距离”比较 305
第九章 共感 310
第一节 定势:共感的心理前提 310
第二节 共通:共感的内在哲学基础 315
第三节 由俯仰到心会:共感的心理动力过程 320
第十章 物化 326
第一节 物化境界的三个理论层次 327
第二节 “物化”的心理特征 335
第四编 生生之韵——中国艺术生命精神之原型研究 339
第十一章 诠“明”:中国艺术的光明境界 339
第一节 归复生命的本明 341
第二节 以生命之光观照 351
第三节 意象在光亮中化生 358
第四节 几种与光明有关的艺术境界 364
第一节 远是一种生命距离 368
第十二章 辨“远”:中国艺术的生命距离观 368
第二节 远与真:在距离中安顿生命 370
第三节 远曰返:在距离中展开生命 374
第四节 远而游:在距离中观照生命 380
第五节 生命距离之美感 389
第十三章 论“适”:中国艺术的生命愉悦观 402
第一节 适人之适:生理和伦理倾向的一般愉悦 403
第二节 自适其适:摒却功利的自由愉悦 407
第三节 忘适之适:忘却愉悦的终极愉悦 411
第十四章 议“新”:中国艺术的生命创造精神 416
第一节 中国艺术创造精神的根源 417
第二节 中国艺术创造精神在理论范畴中的体现 423
第三节 中国艺术生命创造精神的特点 427
第十五章 说“圆”:中国艺术中的生命系统观 431
第一节 太极之圆:艺术生命之源 431
第二节 圆满之圆:充满圆融的生命境界 435
第三节 圆转之圆:流动不息的生命精神 445
第四节 大圆之圆:艺术生命之至高境界 451
后记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