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意义 1
一、现代性的意义 3
1.笛卡尔主义 3
2.自由主义 7
二、现代性的批判与重建 10
1.从理性到生活世界 10
2.“回到事物本身” 13
上编 现代性的局限 25
第一章 海德格尔与技术时代 25
一、技术时代标志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实现和完成 27
二、技术的真实本质是存在与人互属关系的宣示 33
三、结论:历史的转折已经开始 36
第二章 德勒兹的欲望政治论 41
一、差异哲学 42
二、“反俄狄浦斯”论 45
三、欲望政治论 49
四、结论 53
第三章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55
一、语言与存在 56
二、哲学与隐喻 66
三、结论 72
第四章 福柯的后现代理论 75
一、对现代性的批评 78
二、尼采与谱系学方法 81
三、权力-知识-主体 83
四、控制与抵抗 85
五、伦理学与自我的技术学 89
六、结论 90
第五章 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 91
一、当代知识合法化的危机 91
二、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97
三、结论 100
第六章 鲍德里亚尔的“后现代主义” 103
一、符号交换论 104
二、微观政治与文化革命 106
三、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107
四、“形而上学的转向” 111
五、结论 113
第七章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理论 115
一、客观性与协同性 116
二、后哲学文化的构想 122
三、结论 126
第八章 亨廷顿的后现代国际政治理论 129
一、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其对策 131
二、分析与批评 137
下编 现代性的重建 143
第九章 汉娜·阿伦特与现代人的处境 143
一、论集权主义的起源 143
二、人的处境 147
三、论革命和善恶 149
四、结论 152
第十章 列维纳斯和“为他者的人道主义” 155
一、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批评 157
二、形而上学 159
三、历史的意义 161
四、结论 164
第十一章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165
一、批判理论与现代性 166
二、阿多诺的“哲学批判” 169
三、哈贝马斯与现代性的重建 171
四、结论 182
第十二章 罗尔斯与当代自由主义 185
一、罗尔斯的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 186
二、来自自由意志主义的批评 188
三、来自社群主义的批评 195
四、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力” 201
五、结论 208
第十三章 现代性论争的焦点 213
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论争的焦点之一:康德的批判哲学 213
(一)“康德时代” 213
(二)哈贝马斯:康德批判哲学的“现代包装者” 219
(三)阿伦特:何谓“理性的规范作用” 224
(四)利奥塔:“回归康德” 230
(五)福柯、德里达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改造 233
二、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论争的焦点之二: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谱系学方法 235
(一)后现代主义对尼采的阐发和现代性重建派的批判 237
(二)后现代性对现代性:德里达与伽达默尔的争论 243
第十四章 现代性问题的实质 255
一、人类历史的悖论 255
二、对亚里士多德“三种德性”的重新阐释 271
三、对康德“理性规范作用”的重新阐释 276
四、知识分子的使命 279
五、永久和平的理想与实践 283
参考书目 289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