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鉴 共产党执政实践与规律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福义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09031413
  • 页数:9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总结了共产党创立以来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对世界共产党执政的丰富实践和规律尤其是苏东国家共产党执政失败的教训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阐述。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 26

第一节 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共产党宣言》 27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27

二、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 32

三、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 38

四、共产主义者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经验教训 52

第二节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革命 60

一、第一国际的成立 61

二、马克思在国际《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中提出的建党原则 63

三、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思潮的斗争 65

四、巴黎公社革命 71

五、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总结 74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理论的发展 77

一、民族国家内的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 77

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建党思想 79

三、马克思、恩格斯反对“苏黎世三人团”的斗争 84

四、恩格斯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爱尔福特纲领》的批判 88

五、恩格斯晚年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探索 90

述评 99

第二章 列宁建党学说和俄国共产党(布)走向执政的道路 103

第一节 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孕育时期 103

一、民粹主义和民粹派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 104

二、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劳动解放社” 108

三、列宁和“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118

第二节 列宁和俄国共产党(布)的创立 125

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 125

二、党内的危机和列宁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 127

三、列宁论党的纲领和建党计划 131

四、列宁论党的思想基础 135

五、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 140

六、列宁论党的组织基础 147

七、列宁论党的策略基础 158

八、布尔什维克形成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69

第三节 列宁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183

一、俄国共产党(布)走上执政的道路 183

二、俄国共产党(布)执政体制的确立 193

三、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8

四、列宁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202

述评 219

第三章 苏联共产党执政的实践及其失败的教训 227

第一节 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和党的工作中的教训 228

一、列宁逝世前后联共(布)党内的斗争与关于列宁主义的争论 228

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 233

三、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创立实践中联共(布)党内的斗争和教训 238

四、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及其开除南共的历史教训 252

五、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评析 262

第二节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的对内对外政策及其教训 268

一、赫鲁晓夫登上苏共最高权力的途径 269

二、苏共1953年处理第一次东柏林事件的经验和教训 274

三、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及其后果 277

四、1956年的波兰事件及其教训 284

五、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及其教训 289

六、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298

七、赫鲁晓夫“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及教训 306

八、从“三驾马车”到赫鲁晓夫的个人集权 314

九、赫鲁晓夫的对华政策和中苏大论战 320

十、赫鲁晓夫冒险主义的外交政策 328

十一、赫鲁晓夫的下台及其教训 336

一、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重建“三驾马车”的领导体制 341

第三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的领导体制及其内外政策的教训 341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 347

三、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及其教训 350

四、苏联的世界霸权战略和苏美军备竞赛 356

五、苏联出兵侵占阿富汗及其教训 364

六、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367

七、勃列日涅夫的个人集权及其危害 373

八、勃列日涅夫搞领袖终身制的历史教训 377

第四节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共执政的失败 385

一、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和苏共新政治势力的形成 386

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389

三、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及苏共执政的失败 396

四、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及公开性 411

五、叶利钦利用苏共存在的问题推动苏共走向覆灭的道路 423

六、苏联民族问题的爆发和苏联的解体 431

七、“8·19”事件和苏共的解散 437

述评 441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45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51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52

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形成 456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461

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和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464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毛泽东建党路线 468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469

二、古田会议和毛泽东建党路线的形成 474

三、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479

四、中国共产党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487

五、张国焘分裂党,另立中央的历史教训 49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498

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499

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和抗战初期反对王明右倾错误的斗争 503

三、《〈共产党人)发刊词》和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方针 507

四、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512

五、党的七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 518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基本经验 522

述评 528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35

第一节 新中国建设的基本方针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535

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 536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538

三、巩固和建设新生的人民国家政权 542

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548

五、高岗饶漱石事件的历史教训 552

六、三大改造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557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党在探索实践中的曲折发展 563

一、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党的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 564

二、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方针 568

三、1957年的全党整风和反右派运动的教训 573

四、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及其教训 577

五、1959年的庐山会议及其教训 582

六、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其教训 587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和邓小平的复出 591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及其教训 592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林彪事件及其教训 597

三、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复出和“四五”运动 604

述评 612

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622

第六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622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性转折 622

二、党的历史转折的里程碑 629

三、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632

四、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 639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45

一、党的十二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45

二、整顿党的组织和作风 655

三、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 66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68

一、党的十三大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68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678

三、“六·四”风波的平息及其教训 683

述评 691

一、“一以贯之”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701

第七章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701

第一节 坚持改革开放,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701

二、整顿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 705

三、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平稳交替 708

四、“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711

第二节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715

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716

二、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719

三、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25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党,保持党的先进性 731

一、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731

二、开展“三讲”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73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739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 742

五、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坚持把党建设好 746

述评 748

第八章 改革开放中的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 757

第一节 革新开放中的越南共产党 757

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758

二、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实行革新开放政策 760

三、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发展全方位、多样化的国际关系 762

四、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影响力 763

第二节 建设朝鲜式社会主义的朝鲜劳动党 764

一、对苏东剧变及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思 765

二、从主体思想到红旗思想 766

三、建设朝鲜式的社会主义 767

四、经济发展及其改革的初步探索 768

五、以军事为中心的“强盛大国”战略 770

六、积极推行融入国际社会和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政策 771

第三节 在革新中前进的老挝人民革命党 773

一、老挝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初步发展时期 774

二、革新开放,探求新路 775

三、苏东国家剧变后的老挝人民革命党 778

第四节 度过艰难时期的古巴共产党 781

一、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781

二、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83

三、坚持反对美国封锁,推行全方位的外交 785

四、积极探索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786

述评 789

第九章 前苏联地区各国共产党 794

第一节 前苏联地区各国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794

一、苏联解体和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 794

二、前苏联地区各国多党议会民主制的形成 798

三、共产党在多党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802

四、共产党适应形势的变化对理论和策略的调整 804

第二节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 805

一、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 805

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面临的严峻挑战 807

三、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理论探索 809

四、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现行的政策和策略 814

第三节 乌克兰共产党 817

一、乌克兰政局的演变与乌克兰共产党的重建 817

二、乌克兰共产党的政策主张 819

三、乌克兰共产党在乌克兰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822

第四节 摩尔多瓦共和国共产党人党 824

一、摩尔多瓦共和国共产党人党的重建和执政 824

二、摩尔多瓦共和国共产党人党的政策主张 827

三、执政后的摩尔多瓦共和国共产党人党 829

述评 831

第十章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失败的历史教训 835

第一节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在改革中演变的模式 836

一、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同反对派组织“团结工会”的斗争中失掉了执政地位 836

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同反对派组织“公民论坛”的斗争中丧失了政权 840

三、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层激进改革派的分裂活动搞垮了党 843

四、德国统一社会党在国内反对派直接得到西方国家支持下遭到了失败 846

五、罗马尼亚共产党在军队政变中垮台 850

六、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在党内分裂中解体 853

七、保加利亚共产党在领导层的宫廷式政变和社会动荡中失去了政权 858

八、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推行多党制过程中失去了政权 860

第二节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各国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863

第三节 东欧剧变后各国共产党向社会党的演变和演变后的发展趋势 871

一、东欧各国共产党在改革中向社会党的嬗变 871

二、民主社会主义对东欧各国重建共产党的影响 876

三、东欧各国共产党演变为社会党后的发展趋势 879

述评 887

第十一章 在低潮中奋斗的西方国家共产党 894

第一节 苏东剧变前后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894

第二节 在议会民主道路上探索“新共产主义”的法国共产党 898

一、苏东剧变前的法国共产党 898

二、苏东剧变后的法国共产党 903

三、法国共产党变革中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908

第三节 探索新道路的意大利共产党 911

一、意大利共产党的历史概况 911

二、意大利共产党在80年代的困境与更新中的探索 913

三、东欧剧变与意大利共产党的新转折 917

四、意大利共产党分裂为左翼民主党和重建共产党 920

五、对意大利共产党演变为左翼民主党的分析 923

六、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反思和新探索 925

第四节 在分裂和斗争中求生存的西班牙共产党 927

一、西班牙共产党的历史和党内斗争 928

二、顶住苏东剧变的冲击,坚持“不改变名称不解散党” 931

第五节 继续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葡萄牙共产党 934

一、葡萄牙共产党反对国内法西斯独裁专制的斗争 935

二、葡萄牙共产党在葡萄牙“四月革命”后的政治主张 936

三、苏东剧变中的葡萄牙共产党 937

四、在反共浪潮中坚持共产主义 939

第六节 继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日本共产党 941

一、二战后日本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942

二、苏东剧变后继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选择 947

述评 951

后记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