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日本的教育评价改革和表现性评价的必要性 3
序文 3
第一章 基于目标的评价的意义:为何要从相对评价转换到基于目标的评价? 5
(1)从教育课程审议会报告中寻找转换的理由 5
(2)相对评价的批判性历史 8
(3)到达度评价登场 10
第二章 基于目标的评价之成果和问题:反思2001年《指导要领》改订后的这十年 13
(1)文部科学省的调查 13
(2)读者问卷调查 15
第三章 基于目标的评价的最新舞台:向“真实性评价”论学习 21
(1)围绕基于目标的评价的议论焦点 21
(2)“真实性评价”论的基本观点 23
第四章 日本学力问题及其学力观的转变:“扎实的学力”意味着什么? 28
(1)“学力问题”的演变 29
(2)学力观的转换——从“新型学力”观转换到“扎实的学力”观 30
(3)有关“扎实的学力”观的探讨 32
第五章 “评价观点”的变更及“评价手册”修改上的课题:明确重视“表现”及表现性评价 41
(1)“观点”的变更及评价的方式 41
(2)新版评价手册的问题 47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儿童评价手册(指导要录)的特征》 51
第二部分·表现性评价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57
序文 57
(1)学力测评的时代 57
(2)什么是JELS 58
第一章 什么叫做表现性评价 60
(1)花样滑冰和表现性评价 60
(2)“看得见的学力”和“看不见的学力” 61
(3)学力的可视化及其解说 62
(4)如何把握数学能力的内涵 64
第二章 表现性评价的方法 67
(1)表现性任务 67
(2)评价准则的设计和评价流程 72
(3)解法的种类和评分案例 76
(4)如何分析学生得分 84
第三章 表现性评价的特征及课题 88
(1)与普通考试的区别 88
(2)表现性评价与日本全国学力考试中应用题的区别 89
(3)表现性评价的难点及其对策 91
(4)表现性评价的“陷阱” 96
第四章 学校才是表现性评价的舞台 97
(1)目黑区立菅刈小学的实践 97
(2)结语——将表现性评价转化为学校的文化财产 102
参考文献 102
第三部分·基于表现性评价的课程及课堂改革 107
序文 学校中的表现性评价 107
第一章 如何应用表现性任务——以“你身边的街道/地区的调查”单元为例 109
(1)表现性任务的含义 109
(2)单元的目标和表现性任务 110
(3)单元的流程 111
(4)学生的对话记录 113
(5)评价准则 115
(6)引进表现性任务的好处 119
第二章 表现性任务的设计方法——以“近现代的日本和世界”单元为例 121
(1)“逆向设计”论 121
(2)讨论重点目标 122
(3)设定“本质性问题” 122
(4)明确“持续性理解” 123
(5)设计表现性任务的脚本 125
(6)制作评价准则 126
(7)表现性任务的要点 131
第三章 表现性任务的指导要点——以“经济”单元为例 132
(1)实施表现性任务中的困难 132
(2)在单元最初明示终点 134
(3)活用练习中的思考题(使每节课的内容与表现性任务保持联系) 134
(4)组织班级讨论会 137
(5)利用板书整理思路 138
(6)让学生打草稿 139
(7)公开评价准则 140
(8)注意事项 142
第四章 实践的回顾和总结 144
(1)学生作品的变化 144
(2)教学方式的变化 151
(3)从长远眼光来培养学力——“宏观设计” 153
(4)学生们的反馈(调查问卷) 155
(5)家长的反馈及评价手册的记录 157
结语 159
后记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