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质量 1
一、环境 1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
二、环境质量 3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发展 7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7
二、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概况 8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识别 10
一、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 10
三、环境评价的作用 10
二、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12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知识 18
第一节 环境标准体系 18
一、环境标准的概念和作用 18
二、环境标准体系 19
三、环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20
四、我国主要的环境标准 22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25
一、污染源概述 25
二、污染源调查 26
三、污染源评价 30
第三节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调查 32
一、自然环境调查 32
二、社会环境调查 33
第四节 工程分析 33
一、概述 33
二、工程分析方法 38
三、相关性原则 41
五、动态性原则 41
四、主导性原则 41
一、目的性原则 41
二、整体性原则 41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41
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41
六、随机性原则 42
七、参与性原则 42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42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步骤 42
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等级确定 42
三、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43
四、环境现状调查和环境影响预测 44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44
六、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48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48
一、环境影响因素预测方法 48
二、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51
第四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0
第一节 大气环境污染与扩散 60
一、大气环境污染 60
二、大气扩散过程 62
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66
一、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66
二、烟云有效高度的估算 71
三、σy,σz的确定方法及点源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 76
四、非点源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模式 82
五、特殊情况下污染物环境浓度估算模式 87
六、长期浓度和日均浓度扩散模式 93
第三节 多维多箱模型 95
一、多维多箱模型 95
二、大气混合层高度的几种确定方法 96
第四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98
第五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102
第一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102
一、地表水资源 102
二、水体污染 103
三、水体自净 107
四、水体的耗氧与复氧过程 109
五、水温变化过程 110
一、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111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预测模型 111
二、湖泊(水库)水质数学模型 116
三、水质模型的标定 119
第三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 122
一、工作程序、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122
二、工程分析、环境调查和水质现状评价 124
三、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127
四、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29
第四节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31
一、地下水基础知识 131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35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135
四、地下水水质污染预测 136
第六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39
第一节 噪声的物理特性与评价量 139
一、环境噪声和噪声源 139
二、声音度量的基本知识 139
三、噪声的基本评价量 140
第二节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144
一、环境噪声现状监测 144
二、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145
一、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146
第三节 噪声的衰减与计算 146
二、噪声被空气吸收的哀减 147
三、声屏障引起的衰减 147
四、附加衰减 148
五、阻挡物的反射效应 148
第四节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49
一、评价目的与程序 149
二、评价等级的划分和工作内容 149
三、环境噪声影响预测 151
四、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54
第一节 概述 156
一、土壤的组成 156
第七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56
二、土壤的主要特征 157
三、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158
第二节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159
第三节 土壤及其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160
一、现状调查 160
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61
二、土壤环境容量 168
第四节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168
一、土壤污染物残留量预测 168
三、土壤退化预测 169
第八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73
第一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73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173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 174
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和范围 176
四、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177
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79
第二节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79
一、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179
第三节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1
一、生态环境预测内容 181
二、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181
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85
第四节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86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主要内容 186
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点 186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189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189
第一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89
第九章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189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类型 190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90
五、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191
第二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192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192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192
一、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 193
第三节 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93
二、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 196
第四节 区域环境容量分析 196
一、环境容量的概念 196
二、环境容量的类型 197
三、大气环境容量总量确定的方法 198
四、水环境容量总量确定的方法 200
第五节 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及优化技术 202
一、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概念和分类 202
二、技术路线 203
三、区域发展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分析 204
第六节 开发区土地利用及生态评价 205
一、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205
二、开发区土地利用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207
第十章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213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原则 213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 213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要点 213
参考文献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