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属的静力强度 1
1-1.弹性与塑性 1
1-2.金属强度的特性 9
А.拉伸 9
Б.压缩、弯曲及扭转屈服点 19
第二章 金属的脆性 24
2-1.测定冲击脆性的方法 24
2-2.冲击脆性的种类 28
2-3.冷脆性 29
2-4.回火脆性与热脆性 34
2-5.钢的时效 40
А.机械时效 40
Б.弥散硬化 43
2-6.赤热脆性 45
2-7.脆性断裂强度 47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54
3-1.概论 54
3-2.塑性变形时显微组织的改变 55
3-3.再结晶时显微组织的改变 62
3-4.塑性变形和再结晶时金属物理性质的变化 66
第四章 高温下的金属强度 72
4-1.概论 72
4-2.温度对於强度极限和塑性的影响 73
4-3.温度对於屈服点的影响 77
4-4.温度对於弹性性质的影响 80
4-5.金属的松弛 84
4-6.金属的蠕变 88
4-7.蠕变的本质 93
А.应变硬化和再结晶 94
Б.组织变化 96
В.相的转变 98
Г.金属的时效 99
Д.外在原因 102
4-8.金属蠕变抵抗力的评定方法 103
А.均匀蠕变速度方面的蠕变特性 103
Б.综合应变方面的蠕变特性 118
В.蠕变极限 122
4-9.金属蠕变与松弛之间的关系 127
4-10.长期强度 135
4-11.耐热合金 137
第五章 内应力(工艺应力) 139
5-1.概论 139
5-2.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体积变化 140
5-3.钢料棱柱体的加热 141
5-4.圆柱形钢锭与钢锻件的冷却 144
5-5.热处理时所得到的应力的计算 148
5-6.用切取圆环的方法来测定圆柱体内的残余应力 155
5-7.扎克斯法 157
5-8.测定薄管内残余应力的达维琴珂夫法 162
第六章 循环强度 165
6-1.疲劳极限 165
6-2.循环韧性 170
6-3.循环强度的标准 178
6-4.工艺因素 191
А.敛粒喷射 191
Б.表面辗压 193
В.切削规范的影响 195
6-5.制件的形状与尺寸 202
А.应力集中的理论系数与实际系数 202
Б.应力高峰的降低作为塑性变形的结果 206
В.测定循环韧性的方法 209
Г.其他因素对於循环强度的影响 219
6-6.金属疲劳破断面的分析作为确定机器损坏原因的方法 235
А.破断面特征 237
Б.疲劳破裂范围发展的深度 239
В.应变硬化的程度与特征 240
Г.策源中心的数目 244
Д.疲劳裂缝前沿线的特征 244
Е.疲劳裂缝前沿线的痕迹 255
Ж.汽轮机叶片疲劳破断面组织的某些特点 256
З.循环扭转所引起的疲劳破断面的特征 259
第七章 金属的腐蚀和浸蚀 264
7-1.概论 264
7-2.腐蚀理论.金属和电解质的相互作用 265
7-3.腐蚀的迟钝现象及薄膜理论 268
7-4.腐蚀的电化学理论 269
7-5.电化学腐蚀举例 270
7-6.电腐蚀 271
7-7.气体腐蚀 273
7-8.蒸汽动力装置的腐蚀 274
7-9.浸蚀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