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 基本设计原则 1
1 土壤、岩石及水 2
1-1 土壤的组成 3
1-2 孔隙比、含水量及单位重间之关系 3
1-3 土壤之工程性质 5
1-4 土壤的颗粒大小 7
1-5 剪力强度 8
1-6 透水系数 9
1-7 粒性土之工程性质 11
1-8 粘性土之工程性质 13
1-9 粉土与黄土之工程性质 19
1-10 有机土之工程特性 20
1-11 岩石之工程性质 21
1-12 火成岩与变质岩之代表性工程特性 23
1-13 水成岩之工程特性 23
1-14 地下水与其相关现象 24
2 土壤勘探 31
2-1 勘探的目的 31
2-2 勘探计划的制定 32
2-3 现成资料 32
2-4 踏勘 33
2-5 初步设计数据 34
2-6 钻孔、取样与试验的通用方法 34
2-7 标准贯入试验 40
2-8 薄壁取土管采样 43
2-9 十字剪力试验 45
2-10 钻孔数目 45
2-11 钻探深度 45
2-12 量度地下水位 46
2-13 地质剖面图:土壤剖面图 48
2-14 一般土壤试验 49
2-15 土壤勘探计划例 52
3 载重、承载力与沈陷 57
3-1 载重的种类 57
3-2 载重计算 59
3-3 承载力 60
3-4 发生沈陷的原因 63
3-5 压密 63
3-6 不均匀沈陷 66
3-7 沈陷分析中载重的计算 68
3-8 沈陷造成的裂缝 69
3-9 以压实方法改良承载力 70
4 侧压力 75
4-1 基本观念 75
4-2 土压力理论 78
4-3 Rankine理论 78
4-4 楔形块理论 80
4-5 Hansen理论 86
4-6 土压力计算中所须土壤性质的求法 87
4-7 过度压实 87
4-8 渗透水压 87
4-9 负荷载重 89
4-10 冰推作用 92
4-11 地震时之土压力 93
4-12 波浪压力 94
4-13 其他侧压力 96
5 基础的排水与防水 99
5-1 引言 99
5-2 降低水位的方法 99
5-3 开挖底部的稳定性 104
5-4 基础排水 105
5-5 选择滤层料的标准 107
5-6 防水 107
5-7 防湿 109
5-8 阻水镶条 110
第2部 基础工 113
6 扩展基脚 115
6-1 使用时机 115
6-2 基脚的类型 115
6-3 基脚的设计 115
6-4 基脚深度 117
6-5 基脚与筏形基础下的承载力 118
6-6 基脚大小的尺度 126
6-7 下层土所受的应力 126
6-8 基脚沈陷 130
6-9 偏心载重 132
6-10 斜载重 136
6-11 斜坡上基脚 137
6-12 基脚的上拔力 137
6-13 基脚的结构设计 140
6-14 柱底对于基脚的固定性 140
6-15 施工 142
6-16 设计例 145
7 连梁基脚、联合基脚、筏基础 153
7-1 使用时机 153
7-2 常见类型与配置方式 154
7-3 连梁基脚的设计 155
7-4 联合基脚与筏基础的设计方法 161
7-5 联合基脚的设计 163
7-6 筏基础之容许承载力 178
7-7 筏基础之设计 178
7-8 地基反力系数 190
7-9 设计筏基础的通盘考虑 194
7-10 筏基础的施工 195
8 桩基础 199
8-1 使用时机 199
8-2 桩的类型 199
8-3 木桩 201
8-4 预铸混凝土桩 203
8-5 场铸混凝土桩 205
8-6 合成桩 207
8-7 钢桩 208
8-8 桩基的设计 213
8-9 决定桩型与桩长 214
8-10 桩的承载力 215
8-11 桩距与群桩作用 221
8-12 较深土层所受应力 223
8-13 沈陷分析 224
8-14 桩帽的设计 227
8-15 上拔力 229
8-16 侧向作用力 230
8-17 斜桩 232
8-18 桩面负摩擦力 245
8-19 桩之试验 246
8-20 桩基础的施工 249
8-21 损坏、归位与打桩效应 256
9 钻掘沈箱 261
9-1 使用时机 261
9-2 钻掘沈箱的类型 263
9-3 钻掘沈箱的设计 263
9-4 钻掘沈箱的承载力 264
9-5 沈箱轴部的表面摩擦 267
9-6 下层土壤所受应力 268
9-7 钻掘沈箱的沈陷 269
9-8 钻掘沈箱各部细部的设计 269
9-9 弯矩与偏心矩 275
9-10 钻掘沈箱所受水平推力 277
9-11 钻掘沈箱的施工 280
9-12 钻掘沈箱的施工问题 286
9-13 设计例 287
10 沈箱 297
10-1 使用时机 297
10-2 沈箱类型 297
10-3 沈箱的形状与大小 300
10-4 沈箱设计 301
10-5 切土刃缘 306
10-6 沈箱的施工 307
10-7 砂岛法 309
10-8 气压沈箱 310
10-9 箱式沈箱 313
第3部 挡土结构 317
11 挡土墙 319
11-1 使用时机 319
11-2 挡土墙的主要类型 319
11-3 挡土墙的设计 321
11-4 挡土墙各部之比例 322
11-5 土压力计算 323
11-6 挡土墙的稳定分析 327
11-7 各部的结构设计 332
11-8 回填土之排水 338
11-9 挡土墙的沈陷与倾斜 341
11-10 挡土墙的施工 342
11-11 设计例 344
12 版桩墙 357
12-1 使用时机 357
12-2 版桩墙的一般类型 357
12-3 版桩墙的一般类型 361
12-4 钢版桩的耐久性 362
12-5 版桩墙之设计 364
12-6 作用于版桩墙上的侧压力 365
12-7 悬臂式版桩墙之设计 368
12-8 锚定式版桩墙之设计 374
12-9 粘性土中版桩的稳定性 378
12-10 Rowe氏弯矩折减理论 379
12-11 拉杆与横梁 381
12-12 减少侧压力的方法 383
12-13 锚扣的类型 383
12-14 锚墩的支承力 384
12-15 锚墩位置 387
12-16 版桩墙的施工 388
12-17 设计例 389
13 撑架围堰 403
13-1 使用时机 403
13-2 撑架围堰常见类型 403
13-3 撑架围堰之设计 405
13-4 作用于撑架围堰上之侧压力 406
13-5 撑架围堰之各部 409
13-6 撑架围堰的稳定性 411
13-7 管涌 414
13-8 设计例 415
14 套圈式围堰 425
14-1 常见的围堰类型 425
14-2 套圈式围堰使用时机 425
14-3 套圈式围堰常见类型 427
14-4 套圈式围堰的各部 429
14-5 套圈式围堰的设计 430
14-6 填入土料的调查与试验 431
14-7 围堰的平均宽度 431
14-8 稳定分析—座于岩石上的围堰 432
14-9 稳定分析—深土内之围堰 435
14-10 Hansen氏套圈式围堰的稳定性理论 437
14-11 互锁应力 438
14-12 套圈式围堰的施工 439
14-13 设计例 441
附录 447
A-1 土壤分类 447
A-2 统一土壤分类法 447
A-3 公路研究局(或AASHO)土壤分类法 448
A-4 土壤学分类法 448
A-5 依地质起源的土壤分类 451
参考文献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