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1
引论 应律乐器——笙 1
〈一〉课题立旨 2
〈二〉已有成果 9
〈三〉研究方法 11
〈四〉新的视角 12
第一章 各立一名、各司其均的笙制与管苗音位的设置原则 21
〈一〉三种笙的音位 23
第一节 和笙、巢笙、竽笙——宋代三种笙制 23
〈二〉固定名体系的律名与谱字配应关系 25
〈三〉三种调高的笙 28
〈四〉管名中的八度分组命名法 29
〈五〉“正声、清声、浊声” 30
〈六〉“宫管”位置 31
〈七〉“宫管”标准辨证 34
〈八〉笙管音位的设置原则 38
〈九〉“宫管”——下徵音阶的宫音 38
〈十〉始发音——清商音阶的宫音 40
〈十一〉笙管音位体现的宫调 41
〈十二〉传统笙在音乐实践中的宫均极限 44
第二节 官调笙、梅管笙、二凋笙——西安鼓乐的三种笙制 45
〈一〉三种笙的音位 45
〈二〉梅管笙 48
〈三〉二调笙 50
〈四〉失律原因谈 52
第三节 正把笙、反把笙——方笙 53
〈一〉十四管三排型方笙 54
〈二〉王继轩的三种方笙 58
〈三〉十四管两排管苗型方笙 61
〈四〉三排型十八管方笙 64
〈五〉排子笙 66
本章小结:有关不同笙制的其它历史文献 67
第二章 十七簧笙的常规音位与变化方式 73
第一节 日本正仓院藏中国传十七簧笙 75
〈一〉十七簧笙产生的年代 75
〈二〉正仓院藏中国十七簧笙的音位 79
〈三〉竽笙、和笙辨 81
〈四〉群笙合奏与八度同律 88
〈五〉三笙和奏形成的和声 90
〈六〉日本笙的“合竹” 92
〈七〉暖笙法 94
第二节 十七管“满簧全字”笙 96
〈一〉满簧全字笙音位 98
〈二〉第一管 100
〈三〉第九管 104
〈四〉第十管 105
〈五〉同一谱字的不同俗号 106
〈六〉越调、隔字调 107
〈七〉相合笙管体现的宫调系统 110
〈八〉合笙法 112
〈九〉“八音之乐”与“勾”字指法 115
〈十〉其它乐种满簧全字笙的记录 117
〈十一〉结语 121
第三节 竽笙的变化——体现仲吕宫音位的笙制 122
〈一〉音位与合笙法 123
〈二〉谱字俗称 125
〈三〉本调为上字调 126
〈四〉“二八调”即“二把调” 127
〈五〉上字调的被强调是竽笙改造的原因 128
第四节 非满簧笙 130
〈一〉各类笙的音列 130
〈二〉十三簧笙的设计原则 134
〈一〉有关“义管”的几则文献 140
第五节 “义管”位置 140
〈二〉管苗命名与“义管”位置 142
〈三〉“哑四”“哑工” 145
〈四〉义管位置 147
〈五〉“义管”中含有的宫调 151
本章小结:常规笙音位的复原 152
第三章 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 155
〈一〉民间乐社所用黄钟音高的统计 157
第一节 鼓吹乐种的黄钟律高 157
〈二〉鼓吹乐黄钟标准的相对独立性 161
〈三〉汉代鼓吹乐的黄钟标准 163
〈四〉传承条件 165
第二节 从器、谱、律、调,谈清商音阶与调首 168
〈一〉谱——笙师习用谱字命名法中的“以尺为度” 168
〈二〉律——笙匠点簧调律中的“大尺为母” 174
〈三〉调——各地乐种所取的宫调与转调的关键音 176
第三节 不同规格的管子配应不同宫均的笙 182
〈一〉管子的型制与制料 183
〈二〉管子音位与管上调名 190
〈三〉背下指孔的谱字音位与实践 192
〈四〉小管子、大管子配置的笙 195
〈五〉全银管、箍银管配置的笙 204
〈六〉银字筚篥与宫调竞技 207
第四节 云锣音位的乐学研究 212
〈一〉云锣的音位 213
〈二〉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 215
〈三〉以乐器音域而定的八度分组概念 217
〈四〉乐器上的实有音高与理论中的应有谱字之间的矛盾 218
〈五〉云锣继承的音位 220
〈六〉不同宫均的云锣——两个乐种同一乐器的比较 226
〈七〉“义锣” 230
〈八〉旋律的五声性与转调的灵活性 232
〈九〉云锣音位中体现的下徵音阶 234
〈十〉云锣音位中体现的清商音阶 234
〈十一〉云锣音位中体现的同均三宫 235
〈十二〉云锣失律对旋律的影响 236
〈十三〉云锣—韵锣—均锣 238
〈十四〉云锣的产生及其享用的社会阶层 242
〈十五〉几点结论 244
第四章 对簧管类乐器发展史的若干思考 247
第一节 巢、和、笙、竽辨 249
〈一〉考古材料与古代笙竽的管苗排列方式 250
〈二〉斗座制料与管苗排列方式的关系 258
〈三〉“穿匏达本”与“实以木底” 261
〈四〉斗座的方圆之别派生管苗的数目之别 262
〈五〉斗座的方圆之别派生宫管的位置之别 264
〈六〉“大者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268
〈七〉管苗数目与规格尺寸 271
〈八〉巢、和、笙、竽各立一名的本质区别 275
第二节 芦笙合奏对笙属乐器配套使用的启示 278
〈一〉芦笙的构造与合奏声部中的音域分布 278
〈二〉簧与口弦向笙竽的转化 280
〈三〉芦笙的制作与“一堂”芦笙的调高 283
〈四〉一苗双音 285
〈五〉笙属乐器的分布与笙属乐器起源的关系 290
第五章 古代文献校注 297
第一节 明清两代十家著录笙管音位文献的校注 299
〈一〉朝鲜成伣:《乐学规范》 301
〈二〉[明]韩邦奇:《苑洛志乐》 303
〈三〉[明]唐顺之:《荆川稗编》 308
〈四〉[明]王圻:《续文献通考》 311
〈五〉[明]刘民悦、王焕如:《文庙礼乐全书》 313
〈六〉[明]武位中:《文庙乐书》 316
〈七〉[清]阎兴邦:《文庙礼乐志》 318
〈八〉[清]张行言:《圣门礼乐统》 323
〈九〉[清]孔尚任、东塘元:《圣门乐志》 326
〈十〉[清]《律吕正义后编》 328
校勘后记 330
第二节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笙竽部》点校 335
笙竽部汇考 338
笙竽部艺文一 360
笙竽部艺文二 368
笙竽部选句 371
笙竿部纪事 373
笙竽部杂录 384
笙竽部外编 391
结论:从笙管音位的保持与变迁论传统音乐的演化 393
参考文献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