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2
一、历史考量:对政治的多角度认识 2
二、文化解读:对政治内涵与属性的新探索 6
三、以正为政:身国共治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11
四、静观揽要:描摹政治与中华传统文化关联的网上纽结 14
第一章 政治理想 17
一、基质:原始政治理想的模糊状态 18
(一)关于政治理想的一般含义 18
(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政治理想的诸多表现 20
(三)原始政治理想的模糊特征与奠基意义 26
二、确立:政治理想的理论探索与建构 28
(一)以道家为主体的“无极”境界的理想意义 28
(二)以儒家为核心的“大同”理想与“小康”社会 34
(三)以墨家为代表的“兼爱”观念的理想蕴涵 38
三、诸子百家政治思想的流变与教化 42
(一)儒道政治理想的纷争与兼容 42
(二)民间政治理想的变换与相通 46
(三)从社会教化看古代政治理想的意义 51
第二章 政治机制 53
一、从“明堂”看政治机制的确立 53
(一)明堂问题的解读思路 54
(二)明堂政治机制的外在表现形式——宗教祭祀 56
(三)明堂政治机制赖以存在的建筑格局 61
(四)明堂政治机制的主要内容 67
二、君臣廷议制及其他 72
(一)君臣名义考原 73
(二)廷议及其功用 74
三、中国古代职官建制例说 76
(一)中国古代职官之发端 76
(二)夏朝至春秋时期中央职官制度述略 78
(三)秦朝以来职官制度举要 81
(四)由古代职官所引发的初步思考 84
第三章 政治人才 87
一、古代人才理想典型 88
(一)从黄帝梦天风谈起 88
(二)先秦诸子政治人才理想举要 92
(三)两汉以来杰出学者的人才理想 99
二、人才造就途径与养士之风 105
(一)社会需求与原始教育 105
(二)从原始教育到官学教育 107
(三)士与私塾教育 111
三、人才选拔制度与措施 116
(一)从博士制度到科举制度 116
(二)政治人才选拔的特别措施 120
(三)职官考核 124
第四章 政治决策 129
一、古代预测的政治决策作用 130
(一)原始占卜术对上古政治决策的左右 130
(二)《周易》原理与政治决策 134
(三)易学术数的发展对政治决策的影响 139
二、儒、道修养与政治决策 144
(一)道家管理思想与政治决策 144
(二)儒家治国方略与政治决策 149
(三)儒道在政治决策中的互补功能 155
(一)儒道分化与兵家法家的兴起 159
三、兵法韬略与政治决策 159
(二)兵家谋略在政治决策中的应用 163
(三)法家意志与政治决策过程 166
第五章 政治辞说 170
一、从人情辞说到政治辞说 171
(一)关于辞说的原理及其效用 171
(二)辞说与素质训练 176
(三)政治辞说与原则、策略 180
二、政治辞说的艺术技巧 184
(一)逻辑论辩:政治辞说技巧的根基 184
(二)从古代公文看政治辞说的要领 188
(三)政治辞说与社会禁忌 192
(一)政治辞说在外交场合的具体运用 197
三、政治辞说的实践与治国安邦 197
(二)政治辞说与军事斗争的交替 200
(三)古代政治辞说的经验总结 203
第六章 政治礼仪 206
一、从宗教仪式到政治礼仪 208
(一)上古时代的宗教信仰 208
(二)封禅郊祀的政治礼仪因素 212
(三)政治礼仪的独立与演变 216
二、国家重大典礼 220
(一)登基礼 220
(二)朝会礼 223
(三)觐礼 226
三、服饰标志的政治礼仪蕴涵 229
(一)“龙”的政治权力象征 229
(二)官服所表示的政治等级观念 233
(三)服饰标志、色彩的政治礼仪意味 236
第七章 政治箴言 240
一、修身要言 241
(一)诸子百家论修身意义 241
(二)修身方法荟萃 247
(三)从历史故事看修身在从政中的作用 251
二、佐治忠告 257
(一)杰出思想家政训要语 257
(二)州县官箴 260
(三)从政遗规与法戒 265
三、宦游琐纪 269
(一)古代宦游杂说 269
(二)学治臆说种种 272
(三)牧令书钞品评 275
一、文人仕途与诗词蕴涵的从政经验 280
第八章 政治艺术 280
(一)曲折周张的游说致仕之路 281
(二)文人从政咏叹调 286
(三)诗歌——文人从政得失的寄托 290
二、传统戏剧小说的政治学研讨 294
(一)戏剧与中国政治 294
(二)历史公案小说在从政中的借鉴价值 297
(三)官场科举讽刺小说与政治改革之反思 301
余论 305
一、“天人合一”与政治思维 306
二、“尚中”与政治核心 308
三、“中和”与政治调理 311
四、“阴阳五行”与政治秩序 314
后记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