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3
第一篇绪 论 3
第一章植物病理学简史和我国植物病理学片段 3
第一节植物病理学发展历史鸟瞰 3
第二节中国植物病理学片段 5
第二章植物病理学进展和问题 8
第一节植物病理学进展 8
第二节遗传学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和问题 9
第三节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进展和问题 10
第四节植物病害发生的生态观及其生态防治 12
第三章近代植物病理学评估和展望 13
第一节Baker:关于植物病理学进展的沉思(1982) 13
第二节杨新美:关于植物病理学问题与进展的思考(1998) 14
第四章关于植病生态防治策略问题的商榷 16
第一节植病防治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6
第二节植物病害生态防治的策略分析 19
第三节关于植病防治策略的一些结论和讨论 21
第二篇主要植物病原及其发生的生态因子分析 25
第五章植物病原真菌 25
第一节真菌的一般性状 26
第二节真菌的分类 32
第三节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37
第四节影响植物病原真菌发生的生态学因子 49
第六章植物病原细菌 57
第一节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58
第二节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 60
第三节影响植物病原细菌发生的生态学因子 64
第七章植物病毒 67
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 68
第二节植物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70
第三节植物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72
第四节影响植物病原病毒发生的生态因子 78
第八章植物病原线虫 82
第一节植物寄生性线虫概述 82
第二节植物寄生性线虫的一般性状 83
第三节植物寄生性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84
第四节植物寄生性线虫的主要类群 86
第五节影响植物病原线虫发生的生态因子 89
第一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93
第九章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植物病害 93
第三篇植物病害发生和防治的生态学原理 93
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特征 94
第三节田间小气候和植物病害的关系 96
第十章植物发病原理综述 97
第一节病程、病变的基本概念 97
第二节植物发病中的生理和生化作用 98
第三节植物发病的演化现象和抗病遗传问题 100
第十一章植物病害检疫的生态学基础 102
第一节概述 102
第二节植物病害检疫的生态学基础 103
第三节重要检疫性病害介绍 104
第十二章微生物生态学和病害生物防治 106
第一节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06
第三节重寄生现象及其在病害生防中的应用 108
第二节微生态学和植物微生态学 108
第四节农用抗生素的研究与利用 111
第四篇典型病例发生的生态因子及其生态防治 121
第十三章水稻病害 121
第一节水稻白枯叶病 121
第二节稻瘟病 123
第三节稻纹枯病及其他病害 127
第十四章麦类病害 129
第一节麦类黑粉病 129
第二节麦类锈病 133
第三节麦类赤霉病 136
第四节麦类白粉病 138
第五节小麦全蚀病 139
第六节小麦粒线虫病 142
第七节麦类病毒病 143
第十五章棉花病害 146
第一节棉苗病害的发生与生态防治 146
第二节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151
第三节棉铃病害的发生和生态防治 157
第四节棉花苗期病害及铃期角斑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161
第十六章蔬菜病害 163
第一节蔬菜幼苗猝倒病 163
第二节大白菜病毒病 165
第三节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166
第四节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 167
第五节黄瓜霜霉病 168
第六节黄瓜疫病及其生态防治 170
第七节番茄枯萎病 171
第八节番茄褐色腐败病 172
第九节番茄脐腐病 173
第十节辣椒白绢病 174
第十七章油料作物病害 175
第一节油菜病害 176
第二节大豆、花生病害 179
第三节向日葵、芝麻病害 185
第四节木本油料植物病害 191
第五节特用油源植物病害 197
第十八章油菜菌核病的研究和防治 203
第一节核盘菌的寄主及其所致病害分布规律 203
第二节核盘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调查研究 206
第三节核盘菌的研究进展和生态防治展望 213
第一节马铃薯晚疫病 218
第十九章薯类病害 218
第二节马铃薯细菌性病害 221
第三节马铃薯病毒病 225
第四节甘薯黑斑病 228
第五节甘薯根腐病 230
第六节甘薯糠腐茎线虫病及其生态防治 232
第二十章玉米、粟和高粱病害 235
第一节玉米大斑病、小斑病 235
第二节玉米茎腐病 238
第三节玉米病毒病 241
第四节粟白发病 243
第五节高粱黑穗病 245
附录 249
参考文献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