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讲义 初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集体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8
  • ISBN:9010·7
  • 页数:469 页
图书介绍:

汉语教学大纲(初稿) 1

前言 13

目录 13

汉语讲义(初稿) 49

绪论 49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64

1.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政治意义 64

(二)党的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 64

第一章引言 64

(壹)语音和正音法 64

壹、现代汉鼯部分 64

2.党的方针政策 68

3.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应担负的任务 69

(三)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意义 70

1.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和意义 71

2.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经过和历史渊源 77

第二章发音器官、声母和韵母 79

(一)发音器官 79

(二)声母 81

1.发音部位 82

2.发音方法…………………………………………………. 83

3.本音和名称音 84

(三)韵母 85

1.韵母分析 85

2.学习韵母应注意的几点 92

3.拼音字母拼写时在写法上应注意的事项 94

第三章声调、轻重音 96

(一)声调 96

1.声调的重要性 96

2.声调是怎样构成的 97

3.北京语音与方音的调值和调类 99

4.北京语音中上声的变调 99

5.“一、七、八、不”的变调 100

6.怎样利用方音和北京音在声调上的对应规律来学习普通话的声调 100

(二)轻重音 101

1.轻重音的构成 101

2.北京语音中的轻音 102

第四章 音节 104

(一)音素和音节 104

(二)音节结构的分析方法 104

(三)拼音的方法 105

(四)北京语音中声母和韵母配合的主要规律 106

第五章 方言和普通话 107

(一)汉语方言区的划分 107

1.北方方言(即北方话)区 107

2.江南方言(即吴语)区 107

5.客家方言区 108

6.闽北方言区 108

7.闽南方言区 108

4.江西方言区 108

3.湖南方言区 108

8.广东方言(即粤语)区 109

(二)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语音的主要难点和学习方法 109

1.声调方面 109

2.声母方面 110

3.韵母方面 113

(贰)汉字和正字法 115

第一章 引言 115

第二章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116

(一)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116

1.文字和语言的共同点 117

(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117

2.文字和语言的不同点 119

3.文字的作用 120

(三)汉字的发展 122

1.由繁到简 122

2.由表意文字到表音文字是文字发展的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规律 125

第三章 汉字改革 128

(一)汉字改革的重要性 129

1.汉字有“三多”“五难” 129

2.汉字与现代汉语脱节 131

4.汉字不能很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32

3.汉字不能适应当前劳动人民迫切掌握文化的要求 132

(二)汉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 133

1.改革的条件 133

2.汉字必须走各国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134

(三)应该消除关于汉字改革的几种思想障碍 135

1.汉语同音词的问题 135

2.接受文化遗产的问题 136

(四)汉字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当前的任务 137

1.汉字改革的步骤 137

[附]反击右派分子在文字改革问题上向党的进攻 139

2.汉字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 139

3.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略) 139

在文字改革中教师应有的态度 140

第四章 简化汉字 140

(一)简化汉字的教学目的 140

(二)简化汉字的教学形式 141

(三)补述和小结 141

1.原因 143

(三)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 143

(二)教学形式 143

(一)教学目的 143

第五章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 143

2.纠正的方法 144

(叁)词汇 146

第一章 引言 146

(一)词素、词、词汇 146

5.词汇的规范化问题 148

4.修辞问题 148

3.词汇的历史渊源问题 148

1.词义的问题 148

(二)词汇学的范围 148

2.词的结构问题 148

(三)学习词汇的目的 149

第二章 词的构造 150

(一)单音词和多音词、单纯词和合成词 151

1.单音词 151

2.多音词 151

3.单纯词 151

1.实词素加实词素 152

4.合成词 152

(二)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152

2.实词素加虚词素 153

(三)词和词组的区别 154

(四)缩写词 155

1.什么叫缩写词 155

2.缩写词的构成形式 156

3.缩写词的规范问题 156

第三章 词义 156

(一)词的多义性 156

2.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157

1.什么是一词多义 157

(二)同义词 158

1.什么叫同义词 158

2.同义词是如何产生的 159

3.同义词的作用 161

4.辨别同义词的方法 162

(三)反义词 169

1.什么叫反义词 169

2.反义词的作用 170

1.什么叫同音词 171

(四)同音词 171

2.同音词在修辞上的作用 173

(五)成语 173

1.什么叫成语 173

2.成语的来源 174

3.成语在修辞上的作用 174

4.如何对待成语 174

[附一]熟语 178

[附二]谚语 178

1.什么叫谚语 178

2.谚语的修辞作用 179

[附三]歇后语 180

1.什么叫歇后语 180

2.歇后语的形式 181

3.歇后语的修辞作用 182

4.如何对待歇后语 183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发展和变化 184

(一)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 184

1.固有词 184

2.古语词 185

3.方言词 187

4.行业词 188

5.外来词 188

6.新造词 190

(二)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 190

1.新词产生、旧词衰亡 190

2.词义演变 191

第五章  词典和字典使用法 194

(一)部首检字法 194

(二)汉字起笔检字法 197

(一)什么是语法 198

第一章 引言 198

(肆)语法修辞 198

(三)音序检字法 198

(二)什么是修辞 199

(三)语法和修辞的关系 200

(四)语文教师学习语法修辞的重要性(略) 201

第二章 词法 201

(一)什么是词法 201

(二)词的分类 202

1.实词 202

2.虚词 215

第三章 词组 219

(一)什么是词组 219

(二)词组的各种结构 220

1.联合结构 221

2.偏正结构 221

3.动宾结构 222

4.主谓结构 222

5.同位结构 223

7.“的”字结构 225

(三)固定词组 226

(四)词组的复杂化 227

1.联合的 227

2.偏正的 228

3.动宾的 228

4.主谓的 228

第四章 句法 229

(一)什么是句法 229

(二)什么是句子 229

(三)句子成分 230

1.主语和谓语 230

2.宾语 233

3.补语 237

4.表语 239

5.定语 242

6.状语 244

第五章 单句 248

(一)什么是单句 248

1.单句有单部句和双部句的区别 249

2.单都句的类型 249

1.包括“主、谓”的句子 252

2.包括“主、谓、宾”的句子 252

(二)双部句的一般格式 252

3.包括“主、谓、补”的句子 253

4.包括“主、谓,宾、补”的句子 253

5.包括“主、表”的句子 253

6.包括“主、谓、宾、补、定、状”的句子 253

[附]省略句及其修辞作用 254

(三)复杂谓语 256

1.什么是复杂谓语 256

2.复杂谓语的格式 257

(四)复说、插说和呼语 260

1.复说——复指成分 260

2.插说——独立成分 262

3.呼语 264

第六章 复句 264

(一)什么是复句 264

1.主语的异同 265

2.主语的隐现 265

(二)复句中分句的主语 265

(三)复句的种类 266

1.联合复句 267

2.偏正复句 273

[附]关联词语的误用 282

3.多重复句 284

4.复句的变化和紧缩 286

(一)从结构上分 288

(二)从用途和语气上分 288

第七章 句子类型 288

1.陈述句 289

2.疑问句 290

3.祈使句 292

4.感叹句 293

[附]不同语气的选择 294

(三)长短句的修辞效果 296

1.短句的修辞作用 296

2.长句的修辞作用 298

3.长短句交叉运用的修辞作用 300

(四)反对拖沓、冗长欧化句子 302

(五)避免结构混乱 304

[附]句子组织的规范化 305

(六)结构不完整 306

(一)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308

第八章 标点符号 308

(二)点号 309

1.句号[。] 309

2.逗号[,] 312

3.顿号[、] 316

4.分号[;] 320

5.冒号[:] 324

6.问号[?] 328

7.感叹号[!] 328

(三)标号 331

8.引号[‘ ’“”] 331

9.括号[()] 335

10.破折号[——] 336

11.省略号[……] 340

13.专名号[——] 342

14.书名号[~~] 342

12.着重号[··] 342

(一)比拟 344

1.拟人 344

第九章 几种其他修辞格式 344

2.拟物 345

(二)夸张 346

(三)借代 347

1.摹视觉的——摹色法 349

2.摹听觉的——摹声法 349

(四)摹拟 349

(五)拈连 350

(六)讽喻 351

(七)倒反 352

(八)婉曲 353

(九)警句 355

(十)顶针 357

(十一)跳脱 357

(一)篇章结构 359

1.中心思想 359

第十章 篇章结构和文风 359

2.段落 361

3.开头和结尾 363

4.过渡 366

5.详说和略说 368

6.交代和照应 369

(二)文风 371

(一)古汉语的概念 375

第一章 引言 375

1.文言文的形成和发展 375

贰 古汉语部分 375

2.古白话的发展概况 377

(二)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的继承关系 378

(三)古汉语学习的目的 380

学习方法 380

(一)实体词的兼类和词与词的关系 381

1.实体词的兼类 381

第二章 语法 381

2.词与词的关系 385

(二)词序和句中成分的省略 387

1.词序 387

2.句中各成分的省略 390

第三章 虚词 393

(一)“之、其、者、所” 394

(二)“则、而” 403

[附]“乃” 411

(三)“于、以” 412

[附]“焉” 417

(四)“也、矣、乎、哉” 423

第四章 旧体诗词的语言分析 430

(一)思想内容与语言分析的关系 430

(二)词序的特点 433

(三)省略与压缩 437

(四)声律句读与意义句读 442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本质 446

(一)语言,语言的结构成分 446

叁 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部分 446

(二)语言的社会性 448

(三)语言的全民性 450

第二章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453

(一)劳动创造了语言 453

(二)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455

(三)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 457

(四)语言发展的基本过程 461

1.分化过程 461

2.整化过程 465

3.世界语言的前途 468

6.介词结构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