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决策北戴河内幕 3
第一章 万人朝“圣”嵖岈山 3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5
二、应运而生,天下第一 7
三、毛泽东特派观察员 12
第二章 中国迈开急躁的脚步 23
一、再现乌托邦 23
二、社越大越好 24
三、震撼北戴河 32
第三章 领袖催生放出了三大炮 57
一、毛泽东说:“始作?者是我” 59
二、领袖未识破谎言 63
第四章 头脑发热、决策北戴河 96
一、“现在不搞人民公社不行了” 98
二、中国走向岐途 105
三、遍地花开建公社 108
第二篇 “理论权威”鼓动,空想变砸锅炼铁 123
第五章 来自毛泽东身边的人狂热的鼓噪 123
一、理论权威陈伯达的呐喊 126
二、来自康生的助威 135
第六章 走上没有出路的路 138
一、没有破碎的南柯梦 140
二、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条件 148
三、人民公社是“金桥” 151
四、中国人在颠狂 156
五、徐水“进入共产主义” 158
六、“向共产主义过渡”热 163
七、喝清汤和“共产” 165
第三篇 毛泽东“如获至宝” 171
第七章 毛泽东所绘的宏伟蓝图 171
一、晚年毛泽东心中的“理想国” 173
二、毛泽东的“治国良药” 177
三、令毛泽东“如获至宝”的简章 180
四、中央领导人大发奇论 194
第八章 政治神话 198
一、毛泽东构筑的“天堂” 199
二、“天堂”一角:敬老院和托儿所 202
三、民众被蒙住了双眼 209
第九章 吃穷中国 221
一、搭起吃穷中国的炉灶 223
二、雨后春笋建食堂 224
三、饭碗里的“政治学” 256
第四篇 中央领导层的争议 269
第十章 灾难在延伸 269
一、农村包围城市 271
二、大办城市人民公社 276
三、所谓的“巨大优越性” 279
四、街街巷巷办公社、家家户户无闲人 282
第十一章 高层大批判 294
一、不信就看,不通就辩 296
二、自由还是不自由? 299
三、批“社大官小”论 305
四、鸣放与辩论 310
五、“有人问” 316
六、中共高层的辩护 318
七、“小人之匈匈” 328
八、误国的赞歌 332
第十二章 在“左”的气氛中纠“左 337
一、放“卫星”还是放“大炮” 340
二、毛泽东终于看出了问题 346
三、毛泽东在行动 351
四、庐山会议:从反“左”到反“右倾” 355
五、坚守“社会主义阵地” 359
第十三章 “大跃进”中央负主要责任 373
一、领袖又树大旗 382
二、全民大办钢铁的由来 397
三、遗憾的决策 421
四、从发动阶段看到的问题 431
五、“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441
第五篇 天灾人祸给“吃饭不要钱”!!! 461
第十四章 天怒人怨“大锅饭” 461
一、天灾人祸 463
二、中共战略大转弯 465
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470
四、60条的制定 474
五、食堂打上了休止符 481
六、失败让毛泽东感叹 485
第十五章 可怕的头脑发热 491
一、并非偶然的构想 494
二、北戴河会议的讨论和决议 508
三、超阶段空想的进一步发展 517
四、没有不流血的政治 524
五、理解毛泽东 534
第十六章 领袖不满“文革”的导火索 560
一、石破惊天的提法:包产到户 562
二、曾希圣的困惑 565
三、邓子恢支持包产到户 570
四、毛泽东对包产到户不满 574
第六篇 政治灾难、噩梦难久 585
第十七章 十年浩劫中的新生事物难产 585
一、历史聚光点的崛起 587
二、夺权一幕 595
三、毛远新操纵下的闹剧 598
四、核算单位向大队过渡的斗争 602
第十八章 “秘不示人”一纸文契引出的历史大变革 608
一、小岗:大变革的序曲 610
二、乡社分设与人民公社的解体 616
三、掀开了新的一页 618
痛定思痛 624
一、从对历史进程的把握中认识人民公社问题 624
二、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 625
三、人民公社的危害 637
四、历史对现实的启示 642
人民公社纪事 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