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版序 1
第一章 中共改革派的整体策略 3
第一节 评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 3
第二节 评赵紫阳的「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14
第廿二节 企业自主权与「利改税」改革 15
第三节 评刘国光的经济战略论 24
第四节 中国经济政策的格局 42
第二章 从「调整为主」到重新发动大改革 45
第五节 五年经济调整(1979-84年)的利与不利 45
第六节 调整积累率的老大难 47
第七节 调整「重轻农」为「农轻重」 50
第八节 中共改革派与调整派的经济分歧 53
第九节 中共改革派重再鼓动新攻势与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58
第十节 经济改革不是「退却」 62
第十一节 要摆脱苏联模式 67
第十二节 中国经济改革与外国模式参考 69
第十三节 不平衡发展策略的利弊 74
第十四节 农村经济改革与「包」字诀 84
第三章 农村经济改革 84
第十五节 农村分散经营改革 86
第十六节 经济改革的一些动向 89
第十七节 农村「混合经济」与人民公社改组 93
第十八节 农民收入与农产品订价 96
第四章 城市经济改革 107
第十九节 「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 107
第二十节 经济改革与开放个体经济 109
第廿一节 城市改革与打破「大锅饭」的问题 112
第廿三节 中国大陆的财政问题 121
第廿四节 经济改革与计划经济的主导性 123
第廿五节 计划体制改革的问题 131
第廿六节 价值规律与经济改革 134
第廿七节 价格体制改革的问题 142
第五章 城市发展策略与改革 152
第廿八节 中国城市与地方经济 152
第廿九节 大城市改革的样板——重庆市 158
第三十节 中等城市发展策略会议 161
第卅一节 中等城市发展的样板 164
第卅二节 常州市发展模式 171
第卅三节 小城镇发展与工业化 174
第卅四节 小城镇与县级经济 177
第六章 经济区模式与改革 180
第卅五节 经济改革与经济区 180
第卅六节 关於上海经济区 189
第卅七节 关於山西经济区 194
第卅八节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广东经济区 199
第卅九节 关於辽南经济区 207
第四十节 关於成都经济区 213
第四十一节 大西北与西安经济区 215
第七章 对外开放与改革——调整 221
第四十二节 从历史看开放政策 221
第四十三节 对外开放与沿海——内地关系 224
第四十四节 邓小平「认头」经济特区与扩大开放 227
第四十五节 沿海域市会议「十四口对外开放」 231
第四十六节 技术与引进 234
第四十七节 向西方「取经」与留学生 236
第四十八节 评中国的过急扩大开放 239
第四十九节 广东省的人民币危机 241
第五十节 关於经济区与特区货币的争论 244
第五十一节 深圳为主的经济区检讨 251
第五十二节 评「十四口对外开放」的收缩调整 258
第五十三节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今後发展 263
第五十四节 价格改革与物价上涨 269
第八章 新经济改革遇挫与新调整 269
第五十五节 新经济改革浪潮遇挫 280
第五十六节 经济改革波折要求新调整 292
第五十七节 中共连开三个大会与「七五」计划 305
第五十八节 改革刹车中的农村问题 312
第五十九节 外贸危机与通货膨胀 315
第六十节 评邓小平改革的一些重要方面 318
第六十一节 评陈云思想的一些重要方面 324
第六十二节 当前中国的严重问题 330
注释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