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钩虫的形态和生活史 2
第一节 钩虫的形态 2
成虫的形态和构造 2
虫卵的形态 9
幼虫的形态 10
第二节 钩虫的生活史 15
第二章 钩虫的致病情况 20
第一节 感染性蚴的致病情况 20
钩虫性皮炎 20
呼吸系统反应 22
第二节 成虫的致病情况 23
消化道反应 23
血液循环系统反应 24
其他反应 27
第三节 机体的免疫力 28
第三章 钩虫病的诊断 30
第一节 病原体检查 30
直接涂片法 31
饱和盐水浮集法 32
改良洪氏虫卵计数法 34
司氏稀释虫卵计数法 36
其他虫卵计数法 38
钩蚴培养及计数和虫种鉴定法 39
粪便内钩虫成虫检查 45
第二节 临床诊断 46
临床诊断要点 46
血液检查 47
鉴别诊断 47
第三节 免疫诊断 48
第四章 流行病学 50
第一节 钩虫病的世界分布概况 50
第二节 钩虫病在我国的分布与流行概况 51
第三节 钩虫病传播的三个环节 53
传染源 53
传播途径 53
人群易感性 54
第四节 影响钩虫病流行的因素 54
地面受人粪污染与钩虫病流行的关系 54
自然因素 55
农作物和耕种方法对钩虫病的传播关系 57
感染钩虫的主要季节 61
某些生活习惯与钩虫病的传播关系 61
年龄、性别与感染钩虫的关系 62
社会制度与钩虫病流行的关系 63
第五章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64
第一节 一般情况的调查 64
人文资料的调查 64
流行史的调查 64
生产情况的调查 64
居民生活习惯、经济及营养状况的调查 64
自然环境的调查 65
第二节 钩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65
钩虫感染率的调查 65
钩虫感染度的调查 65
传播钩虫的主要农作物(地点)和作业方式的调查 67
第三节 钩虫传播途径的调查 67
虫种分布的调查 67
钩虫感染发病率的调查 67
土壤内钩蚴的分离 68
第四节 表格及记录 72
第五节 资料整理和分析 73
第六章 预防 78
第一节 宣传教育 78
第二节 普查普治钩虫感染者 79
第三节 粪便的处理和管理 82
利用沼气池处理粪便 82
两隔三池式沉卵粪池处理粪便 89
堆肥法处理粪便 92
药物处理 92
粪便的管理 93
防止或减少钩蚴与皮肤的接触 94
第四节 预防感染 94
杀灭地上的钩蚴 94
第五节 防治运动的规划和成效考核 96
防治运动的三个阶段与要求 96
防治成效的考核与验收 97
第七章 钩虫病的治疗 99
第一节 钩虫性皮炎的治疗 99
透热疗法 99
局部涂搽 100
口服噻苯咪唑 100
第二节 钩蚴所致呼吸道症状的治疗 101
第三节 驱虫治疗 102
甲苯咪唑 102
噻嘧啶 104
左旋咪唑 106
四咪唑 108
灭虫宁 109
其他化学合成药 112
中草药 114
第四节 驱虫的疗效考核 115
驱除成虫效果的观察 115
虫卵(蚴)转阴率 115
虫卵(蚴)减少率 116
不同虫种的转阴率和减少率 116
第五节 一般治疗 116
铁质的补充 117
中医对贫血的治疗 118
增加营养及输血问题 119
第八章 粪类圆线虫病及东方毛圆线虫病 120
第一节 粪类圆线虫病 120
形态和生活史 120
致病作用和流行情况 124
实验诊断 126
防治原则 126
第二节 东方毛圆线虫病 127
形态和生活史 127
致病作用和流行情况 129
诊断及防治原则 130
附录一 人体常见寄生虫卵形态鉴别特征 131
附录二 人体常见寄生虫卵形态图 132
附录三 小儿用药剂量折算法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