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陈独秀 1
耐人寻味的青少年时代 4
救国救民的共同志向 4
农村与城市的不同成长环境 7
知识结构与思想历程的区别 10
不同的气质与性格 15
学生与老师 19
“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19
第一次见面留下最深影响 22
五四运动中的先锋与旗手 26
携手转向马克思主义 32
实干家与总书记 39
受命在湖南建党 39
区委书记与中央局书记 46
中央秘书与委员长 53
分歧的产生、发展与分道扬镳 60
对中国社会的两种分析 60
对待农民运动的不同态度 64
分道扬镳 70
客观评价陈独秀 75
毛泽东与瞿秋白 84
并肩站在国共合作的潮头 84
共同促进国共合作 84
同是跨党的实干家 88
携手反击国民党右派 92
农民运动的开拓者 97
农运的实践家与理论探索者 97
“农运王”与坚定支持者 104
相继洞察危机 111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111
临危受命 117
毛泽东开创性的选择 123
瞿秋白犯“左”倾盲动的错误 127
同处逆境的岁月 135
与王明的初次交锋 136
王明宗派主义的明枪暗箭 141
向世界介绍毛泽东的第一人 148
在逆境中 151
公正评价瞿秋白 162
志同道合救国救民 171
“征友启事”和“半个人” 171
毛泽东与李立三 171
分途寻求革命真理 174
领导与被领导 180
李立三去安源 180
“哀而动人”的口号 183
席卷全路矿的大罢工 189
弯弓待发 193
农运领袖与工运领袖 195
被领导与领导 204
认真贯彻六大决议 204
红四军的发展及其内部争论 209
中央二月来信和红四军前委的复信 214
外来形式主义促使红四军内部争论激化 217
红四军党的七大没有解决争论问题 220
中央九月来信支持毛泽东的建军原则 221
古田会议召开 227
毛泽东不断总结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229
抵制李立三“左”倾冒险 232
李立三“左”倾冒险的形成和推行 232
红一军团佯攻南昌 239
红一方面军撤围长沙 242
不打南昌打吉安 246
红一方面军诱敌深入 248
正确对待犯过错误的干部 253
团结李立三一道为党工作 253
李立三为党的事业做出新贡献 256
毛泽东与王明 268
匏瓜与牡丹——不同的人生追求 268
王明在中山大学搞教条宗派 274
艰辛开新路与靠米夫上台 274
从追随到所谓反对李立三“左”倾冒险 279
从“拥护”到反对六届三中全会 290
米夫扶植王明上台 294
抵制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反“围剿”取胜 298
青塘会议争论定决策 299
第二、三次反“围剿”取胜 303
当选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 310
指导宁都兵暴和红五军团建设 311
屈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排挤、打击 315
赣南会议受排挤 317
被迫上东华山休养 321
下山急赴赣州解围 324
率红军攻克漳州 325
宁都会议被剥夺兵权 333
反“罗明路线”意在整毛泽东 336
相忍为党却被剥夺最后的领导权 338
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革命转危为安 352
争取政治局多数同王明“左”倾错误主张作斗争 352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地位 360
长征胜利开始批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367
指挥红军突破敌军重围 367
总结革命经验批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372
力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80
全面抗战路线、战略方针的制定和实行 383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384
平型关战斗大捷 385
十二月会议 388
王明右倾新挑战与争论 388
三月会议 395
中央派员向共产国际如实汇报 398
六届六中全会前的争论 400
六届六中全会召开 405
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袖地位 405
王明这棵“牡丹花”开始凋零 413
耐心等待与王明反扑 416
等待认错与耍两面派 416
领导整风与无理反扑 420
仁至义尽与死不改悔 427
诚恳帮助与坚持错误 427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与王明出尔反尔 430
仁至义尽与死不改悔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