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意义问题与文学意义的研究 1
小引 人文科学的解释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意义和文学意义研究的兴盛 2
一、 意义与哲学 7
二、 意义与语言 13
三、 意义与历史 17
四、 意义与解释和解释学 21
五、 意义与文学和文学理论 25
第一章 文学意义的存在方式 30
一、“表征危机”与意义危机 31
二、从自在到建构:20世纪文学意义观的转变 39
三、文学意义的存在方式 48
1. 意图或“原意”:一个关系性存在 49
2. 语言与被表现的客体化内容:通向蕴意的指意 54
3. 恢复与重构:解读中的意义呈现 61
第二章 赋意 71
一、 意图的模式 71
二、 作者的声音:思想与评论 75
三、 表意策略 80
1. 题一文关系 80
2. 直书与曲笔 82
3. 用典 86
四、 私人意义的可能性 88
第三章 传意 93
一、 传意之途:作品一文本一大文本 94
二、 语音与意义 97
三、 意象、隐喻、象征 104
四、 “意义”、复义与朦胧 110
五、 沉默、空白与言外之意 116
第四章 阅读与释义 122
一、 读者地位的上升与多极意义解读的兴起 122
二、 从压迫到选择:文学言语交流语境的变迁 127
三、 反应与抽象 132
四、 “正读”、误读与曲解 138
五、 女性与文学阅读 145
六、 意图与文学释义 152
七、 释义模式举隅 157
1. 社会学模式 157
2. 心理学模式 160
3. 结构主义模式 162
一、 汉字与拼音文字:构意的不同路径 166
第五章 中西文学意义观之比较 166
二、 言、意、象与意、象、言:逆向演进的轨迹 171
三、 索隐与实证:经验分析的不同方式 176
四、 超越语言:中西文学意义观融合的可能性 181
第六章 各体文学中的意义问题 184
一、 小说 184
二、 诗歌 189
三、 戏剧 195
结语 走向对话的意义 201
附录一 价值:文学的功能性意义 212
附录二 理解与选择:文学翻译中的意义问题 230
参考文献 242
后记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