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董学文 1
第一章 生存还是死亡 1
一 数字化对文学的触摸 1
1.用比特再造文学“通天塔” 2
2.网络神话与文学童话 6
3.文学的数字化整容 10
二 文学生态与文学活法 21
1.表征危机下的文学宿命 22
2.全球化图式中的失语焦虑 28
3.读屏时代的文学乌托邦 34
三 互联网对文学惯例的挑战 43
1.电脑网络叫板文学惯例 44
2.重塑网络时代的文学观 50
第二章 文化解读 55
一 后现代话语的“图一底”关系 56
1.后现代话语的两个生成维度 57
2.当代学术思想的“图一底”嬗变 60
二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卡农”情结 61
1.数字化祛魅与后现代知识态度 62
2.消解中心模式与后现代边缘姿态 65
3.无深度游戏与平面化理念 69
三 网络对诗学的后现代价值拆解 72
1.自况性展示替代诗学深度膜拜 72
2.诗学的能指飘浮与理性消解 75
3.图像感知放逐审美体验 78
四 网络文化的的后审美范式 84
1.拼合实在的符号审美 85
2.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 90
3.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 97
第三章 灵魂考辨 103
一 网络的人文哲学与考辨 104
1.数字化技术的人文目的性追问 104
2.网络旨趣的人文精神诉求 109
二 网络文学对人文精神的解构与建构 115
1.网络文学对人文精神的解构 115
2.网络文学对人文精神的建构 123
三 网络技术理性批判 130
1.网络的人文本位 130
2.“斯诺命题”与技术人道化批判 132
3.网络文学与技术理性 137
第四章 众妙之门 146
一 网络:自由精神的家园 147
1.为文学插上自由的翅膀 147
2.网络自由与虚拟哲学 149
3.网络文学的自由本性 153
二 网络文学:民间话语权的回归 164
1.媒体革命与文学话语权民间回归 164
2.赛伯空间的艺术民主 172
三 文学脱冕与感觉撒播 178
1.文学脱冕与渎圣 178
2.平庸崇拜与感觉撒播 184
第五章 欲望的狂欢 191
一 狂欢广场上的话语喧嚣 192
1.复调的民间:网络文学生存背景 195
2.自由的姿态:草长莺飞的繁杂旋律 199
3.从个人到自我:堕落抑或得救 202
二 日常生活美学空间里的情感视野 206
1.物质语境里的小资情调 206
2.性感时代的无欲之欲 210
3.速食文化消费下的孤独症状 216
三 技术铜柱上的语言铭文 221
1.复制与戏仿 222
2.调侃与嘲讽 226
3.游戏与反讽 230
第六章 解放话语权 236
一 主体的踪迹 237
1.从主体性到漂浮的主体 237
2.网络文学的主体视界 243
3.网络文学主体辨识 247
二 重塑话语权 250
1.“e时代”的作者地图 251
2.主体话语的真相 255
3.个人化的话语地位 258
1.“看”的精神 263
三 主体的审美视域 263
2.“无厘头”风格 268
3.感性的美学 270
第七章 艺术与技术 276
一 电子化技术手段 277
1.换笔与换脑 277
2.文学创作软件 283
二 网络化语言嬗变 292
1.网语美学之维 292
2.网语之追问 296
三 网络叙事学 300
1.超文本叙事 300
2.超媒体叙事 309
第八章 把玩文本魔方 316
1.蛛网覆盖的传播渠道 317
一 无远弗届的实时传播 317
2.文学漫游者的实时对接 320
3.风光无限的阅读资源 324
二 网络文学的文本与读者 326
1.网络文学的技术文本 326
2.读者的抉择 330
3.文本与读者的共生与互动 335
三 网络接受的解构图式 339
1.与机共舞的阅读方式 339
2.经典的消解 342
3.寻找“诗意的栖居” 349
第九章 追寻赛伯家园 355
一 舒张个性的价值取向 355
1.让价值位归文学家园 355
2.“个性舒张”与“主体分散” 363
3.“火焰战争”与“文化垃圾” 368
二 自娱以娱人的功能模式 371
1.传统文学价值观念的颠覆 371
2.自娱功能和娱人功能 377
三 重建精神的“伊甸园” 379
1.“数字恐慌”与“技术至上” 380
2.重建精神的“伊甸园” 384
第十章 眺望新的审美星空 389
一 网络星空下的文学省思 390
1.寻找文学的意义本位 390
2.省思文学的网络化模式 394
二 网络文学前景展望 406
1.文学转型的理念追问 406
2.网络文学的走势蠡测 411
主要参考文献 423
后记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