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佛学比较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志夫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0427425
  • 页数:819 页
图书介绍:

再版自序 1

一 印度地势 3

第一节 自然景观 3

自序 3

第一篇 印度佛学 3

第一章 印度佛教之背景 3

三 印度气候 6

二 印度河川形势 6

第二节 雅利安人之殖民 10

一 佛陀时代 14

第三节 佛教教化之流布 14

三 集经时代 18

二 佛陀的大弟子 18

一 分布概况 21

第四节 部派佛教与异教教化区之流布 21

(一)两部共同弘化区 22

(二)大众及大乘弘化区 23

(三)上座及小乘弘化区 25

二 统计分析 29

(二)耆那教与大乘有着密切关系 31

(一)西方及西北佛教倾向保守 31

(四)外道与佛教之兴替 32

(三)大小乘一直在印度互存互荣 32

(五)提婆达多一系与密宗 33

一 石器时代的文化 35

第五节 佛教以前之人文与思想 35

二 荼卢毗人的文化 36

三 雅利安人的文化 37

(一)吠陀时代 38

(二)梵书时代 46

(三)奥义书时代 50

(一)摩竭陀国之文化 61

四 混合部族之文化与思想 61

(二)六师外道思想 62

(三)史诗与《薄伽梵歌》 66

(四)数论派之思想 69

(五)耆那教之思想 71

第六节 结论 74

一 绪言 75

第一节 佛陀的本怀 75

第二章 印度佛学思想之繁衍 75

1.缘生法 76

(一)缘生与缘起 76

二 因缘法 76

3.缘生法与缘起法之比较 78

2.缘起法 78

1.四谛之作用 79

(二)四谛 79

2.四谛之内容 80

1.形式 85

(三)十二因缘 85

2.内容 87

1.根据《圣法印经》 91

(四)法印 91

2.根据《法印经》 92

3.阿含经的法印说 94

1.业行 96

(五)业论 96

(1)现世 97

2.业力与业报 97

(3)来世报 98

(2)通三世 98

(4)异业异报 99

(5)轮回 100

(2)分析 101

(1)排比 101

3.蠡测 101

三 结论 102

(一)部派之引起 105

一 绪言 105

第二节 部派佛学之异鸣 105

(二)部派佛教之承传 107

(三)部派之分期 109

(四)原始佛教分裂为上座、大众两部之近因 110

(一)对上座本部思想史料之征引 112

二 小乘佛教 112

〈1〉十二入 113

〈一〉问分 113

1.《舍利弗毗昙》 113

(1)本论概要 113

(2)论题 113

〈2〉十八界 116

〈3〉五阴 117

〈4〉四圣谛 120

〈6〉七觉 122

〈5〉二十二根 122

〈3〉人 124

〈2〉业 124

〈二〉非问分 124

〈1〉界 124

〈4〉智 125

〈6〉烦恼 126

〈5〉缘 126

〈7〉摄相应 127

〈8〉绪——综论 128

(3)本论之承传 131

〈二〉西方师 132

〈一〉东方师 132

〈一〉杂蕴 135

(2)论题 135

2.《阿毗达磨发智论》 135

(1)本论概要 135

〈三〉智蕴 136

〈二〉结蕴 136

〈四〉业蕴 137

〈五〉大种 142

〈六〉根蕴 145

〈七〉定蕴 149

〈八〉见蕴 151

3.上座部早期部派思想 154

(3)本论之承传 154

(1)早期有部 155

(3)分别说部 158

(2)雪山部 158

(4)化地部 160

1.引言 162

(二)上座本部思想史料之总结 162

〈一〉《舍利弗毗昙》 163

(1)上座部早期之论与根本佛教之差异 163

2.比较 163

〈二〉《阿毗达磨发智论》 167

(2)上座部早期之论与其早期部派之共同思想 174

(三)上座部其余各主要部派之思想 186

2.正量部 187

1.犊子部 187

3.经部 188

4.后期一切有部 191

1.大众本部 197

(四)大众部之思想 197

2.多闻部 199

5.一说、说出世、窟居部 200

4.制多山、北山住、西山住 200

3.说假部 200

一 大乘佛学之发生 201

第三节 大乘佛学 201

二 大乘佛学之分期 203

〈一〉《下品般若》 205

(1)《般若经》 205

(一)初期大乘 205

1.初期大乘经典之思想 205

〈二〉《中品般若》 208

〈三〉《上品般若》 211

〈二〉习正观 215

〈一〉行菩萨道 215

(2)《实积经》 215

〈五〉毕竟智药与世智药 216

〈四〉空观之善巧 216

〈三〉空观之真义 216

〈七〉解脱法印——解脱智 217

〈六〉心不可得,圣性平等 217

(3)《华严经》 218

〈1〉善财童子的参学 219

〈一〉周遍圆融观 219

〈2〉华严法会的与会者 220

〈3〉十方佛与十亿佛 221

〈5〉放光的周遍性 222

〈4〉理与事的圆融 222

〈二〉一心思想 223

〈一〉开权 224

(4)《法华经》 224

〈四〉诸佛的法门——安乐行 225

〈三〉诸佛的悲愿——开示悟入 225

〈二〉显实 225

〈一〉本经的形式——文学剧作 226

(5)《维摩诘经》 226

〈五〉恶众生之设定 226

〈六〉佛是常住遍知者 226

〈二〉居士地位之提升 227

〈四〉菩萨因众生疾而病 228

〈三〉入“不二法门” 228

(1)对佛陀因缘法之反省 229

2.初期大乘人物——龙树菩萨之思想 229

〈五〉菩萨行 229

(3)世间与涅槃亦如 230

(2)诸法实相之中道观 230

(4)龙树的方法论 231

〈一〉扩大了般若中道之内涵 233

(1)《大般涅槃经》 233

(二)中期大乘 233

1.中期大乘经典之思想 233

〈三〉常乐我净之真义 234

〈二〉众生都有佛性 234

〈四〉涅槃与大涅槃 235

〈五〉唯心倾向之业报观 236

〈一〉如来藏 238

(2)《胜鬘经》 238

〈一〉胜义谛 239

(3)《解深密经》 239

〈二〉自性清净 239

〈三〉随顺法智 239

〈二〉流动之心意识 240

〈四〉三无自性性 241

〈三〉三法相 241

〈五〉行持瑜伽 242

(4)《楞伽经》 243

〈三〉唯心思想 244

〈二〉禅宗气息 244

〈一〉泛大乘精神 244

〈四〉如来藏与阿赖耶 245

〈五〉唯识思想系统 246

〈一〉弥勒菩萨的使命感 249

(1)弥勒的思想 249

2.中期大乘人物之思想 249

〈二〉唯识义 251

〈三〉种子说 254

〈四〉中道观 256

(2)无著的思想 258

〈五〉大乘行 258

〈一〉阿黎耶识 259

〈二〉胜相三自性相 263

〈三〉佛身、佛土 267

〈1〉有识无境,三界唯心 269

〈一〉成唯识 269

(3)世亲的思想 269

〈二〉转识说 270

〈2〉境灭识泯,唯识义成 270

〈3〉尘识 271

〈2〉执识 271

〈1〉果报识 271

〈1〉离二边之中道 272

〈三〉中道论 272

〈2〉自性中道 273

〈3〉二谛中道 274

〈1〉三支作法 275

〈四〉知识论 275

〈五〉佛性论 276

〈2〉知识之来源 276

〈2〉斥部份凡夫不具佛性——不及过失 277

〈1〉斥凡夫不具佛性——泰过过失 277

1.中观派 278

(三)后期大乘 278

2.瑜伽派 279

〈二〉两界与三部——论凡圣因果 281

〈一〉两部与金胎——中道观 281

3.密宗 281

(1)密法 281

〈一〉供养 282

(2)密教 282

〈三〉两界与六大——本体论 282

〈四〉相大与用大——现象论与认识论 282

〈四〉祭祀 283

〈三〉观想 283

〈二〉行持 283

第一节 前言 289

第一章 三论宗 289

第二篇 中国佛学 289

一 格义佛教之界定 291

第二节 佛法东来之理事观 291

二 大法东来般若思想对三论宗之影响 293

第三节 《易》、道与中观理事之比较 297

一 《三宗论》与三论宗 299

第四节 三论宗之理事观 299

二 三论宗对中国佛教之贡献 302

三 三论宗思想之形成 305

四 二谛是“教”之教义 307

五 二谛观 310

六 四重二谛观 312

七 八不正观 316

八 四重二谛之圆融观 318

九 佛身与佛土 320

十 涅槃与中道 321

十一 破邪与显正 323

第五节 结论 324

第一节 前言 328

第二章 天台宗 328

第二节 思想之传承 330

一 龙树菩萨 331

二 慧文的思想 345

三 慧思的思想 348

(一)《立誓愿文》 349

(二)《法华经安乐行义》 352

(一)圆顿止观 355

四 智者的思想 355

1.大意 356

(二)从《摩诃止观》原文之系统分析 356

2.六摄法 360

3.从假入空观 361

4.一念三千 362

(三)从《摩诃止观》之圆融精神分析 363

5.三谛、三观、三智与三语之关系 363

2.三谛 364

1.四谛 364

3.一谛 365

第三节 结论 367

第一节 前言 371

第三章 华严宗 371

1.法有我无门 372

(一)五教止观 372

第二节 思想承传 372

一 杜顺 372

2.生即无生门 374

3.事理圆融门 378

5.华严三昧门 379

4.语观双绝门 379

(二)华严法界观门 380

1.真空观 381

2.理事无碍观 383

3.周遍含容观 385

(一)《华严一乘十玄门》 387

二 智俨 387

2.十玄门 388

1.十会 388

(二)《华严五十要问答》 391

1.立因果 393

(三)《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393

4.佛性 394

3.十力 394

2.净土 394

7.三空门与重空三昧 395

6.辩 395

5.无为 395

10.灭尽定 396

9.习气 396

8.人法二空 396

14.涅槃 397

13.性起 397

11.果德 397

12.解脱 397

15.决显明一乘 398

(2)前人判教 399

(1)法藏判教 399

三 法藏 399

(一)《华严一乘教义章》 399

1.判教 399

2.立宗 401

4.义理 402

3.设施 402

(1)三性同异 403

(2)缘起因门 404

(3)十缘起无碍 406

(4)六相圆融 407

(二)《华严游心法界记》 408

1.发心 409

(三)《华严发菩提心章》 409

3.显过(批判) 410

2.简教 410

4.表德(立正观) 411

1.《华严义海百门》 415

(四)法藏其他重要著述 415

2.《华严旨归》 417

3.《华严经问答》 418

4.《金师子章》 419

四 澄观 421

《三圣圆融观门》 422

第三节 结论 424

第一节 前言 427

第四章 禅宗 427

(一)道安 428

一 初期禅者 428

第二节 信受经典期 428

2.著述思想 429

1.信奉经典 429

2.著述思想 430

1.兴禅法 430

(二)慧远 430

(三)道生 431

(2)思想 432

(1)著述 432

1.著述思想 432

2.顿悟与渐悟 433

二 主要禅观经典 434

三 禅法之流风 435

(一)理行 436

一 达摩——初祖 436

第三节 观照般若期 436

2.度印度小乘六宗门徒 437

1.受法 437

(二)承传法要 437

4.传法二祖 438

3.授意波罗提度其侄王 438

(三)答梁武帝问 439

二 慧可——二祖 440

三 僧璨——三祖 441

一 道信——四祖 442

第四节 方便教行期 442

2.入道安心要方便 443

1.一行三昧 443

(一)信持与著述 443

(三)传衣钵 444

(二)特殊贡献 444

(一)著述思想 445

二 弘忍——五祖 445

(三)付法 446

(二)主要贡献 446

(一)著述思想 447

三 慧能——六祖 447

(二)主要贡献 450

(三)传法 451

一 五家前之南北二宗观 452

第五节 五家宗风期 452

(一)初祖法融 453

二 牛头宗 453

(三)慧忠 455

(二)智威 455

(四)玄素 456

三 北宗——神秀 457

(一)荷泽宗——神会 459

四 南宗——荷泽与洪州两宗 459

(1)接机 461

1.怀让 461

(二)洪州宗——怀让、马祖 461

2.马祖道一 462

(3)印可 462

(2)授法 462

(2)示机 463

(1)宗旨 463

〈一〉接机 464

(1)百丈怀海 464

五 五家宗风 464

(一)沩仰宗 464

1.宗之承传 464

(2)沩山灵祐 465

〈三〉顿悟 465

〈二〉示机 465

〈三〉法语思想 466

〈二〉沩山开山 466

〈一〉接机与受法 466

〈五〉示笠与示寂 467

〈四〉授机与授法 467

〈二〉受验学力 468

〈一〉受承法要 468

(3)仰山慧寂 468

(4)香严智闲 469

〈三〉预先示寂 469

(1)黄叶希运 470

1.宗之承传 470

2.沩仰宗风 470

(二)临济宗 470

〈一〉大振宗门 471

〈二〉《传心法要》 472

(2)临济义玄 473

〈一〉住持临济禅苑 474

〈三〉示机接众 475

〈二〉法语语要 475

1.宗之承传 476

(三)曹洞宗 476

2.临济宗风 476

(2)石头希迁 477

(1)青原行思 477

〈一〉受法 478

(3)洞山良价 478

〈三〉上堂语 480

〈二〉接众法门 480

〈一〉曹山接众 481

(4)曹山本寂 481

〈三〉枯木龙吟颂 482

〈二〉吞食父母 482

2.五位说 483

2.提斯疑情 485

1.师资承传 485

3.曹洞宗风 485

(四)云门宗——文偃 485

5.应机法要 486

4.禅机示人 486

3.示入道门径 486

1.师资承传 487

(五)法眼宗——文益 487

6.云门宗风 487

3.接锋语录 488

2.上堂法语 488

5.法眼宗风 489

4.辩证接众 489

第六节 结论 490

一 佛陀所受传统正反两面思想之影响 496

第一节 佛陀所受传统思想之影响 496

第三篇 比较研究 496

第一章 思想之影响与承传 496

(一)正面影响 497

(二)反面影响 499

二 一般学者之认定 502

第二节 佛陀所受非传统思想之影响 503

一 受六师外道之影响 504

(二)末伽梨 505

(一)富兰迦叶 505

(三)尼乾子 506

(四)散若夷 507

(六)婆浮多 508

(五)阿耆多 508

二 受《薄伽梵歌》之影响 509

(一)众生平等 510

(二)地狱思想 511

(三)转世思想 512

三 受数论之影响 512

(二)清净心 513

(一)菩萨 513

1.无神论 514

(一)正面影响 514

四 受耆那教之影响 514

2.相对论 515

3.自力解脱 516

2.重小小戒 517

1.重苦行 517

4.五戒 517

(二)反面影响 517

一 对上座本部之影响 518

第三节 传统与非传统思想对部派之影响 518

3.大灵魂说 518

(一)传统之影响 519

1.《薄伽梵歌》自性说 520

(二)非传统之影响 520

2.数论派之自性说 521

(一)早期一切有部 522

二 对上座主要部派之影响 522

1.中有 523

2.体有 524

3.随眠说 525

1.现在有 526

(二)化地部 526

3.两者之关系 527

2.九种无为 527

1.苦的来源 528

(三)分别说部 528

3.涅槃 529

2.心性本体 529

1.有补特伽罗我 530

(四)犊子部 530

4.补特伽罗意义之变迁 531

3.唯识观 531

2.解脱观 531

2.“有”的综合说明 532

1.“有”之三层次说 532

(五)正量部 532

(1)现行起作用与四相非实有 534

2.经部本部 534

(六)经量部 534

1.譬喻师 534

(2)种子依惑业之唯心倾向 535

1.心法 536

(七)后期一切有部 536

(3)无为非实有与虚空 536

〈二〉思量意 537

〈一〉集起心 537

(1)心、意、识——杂染 537

(3)法性与法体 538

(2)一切法自性摄 538

〈三〉了别识 538

(2)清净心 538

2.色法 538

(1)色的可触性 538

〈一〉法体 539

(4)法体与作用 539

〈2〉就体性说 540

〈1〉就作用说 540

〈二〉作用 540

〈三〉从体显用 540

〈4〉九法俱起说 541

〈3〉三世与九世说 541

3.中有 542

二)待缘而起 542

一)自性能生 542

〈三〉佛有十八不共法 543

〈二〉菩萨行 543

4.大乘倾向 543

(1)苦中亦有乐受 543

(2)佛果观 543

〈一〉声闻可成佛果 543

〈四〉神通与佛智 544

三 对大众部主要部派之影响 545

5.承传与影响 545

(1)佛陀观 546

1.圣行观 546

(一)大众本部 546

(3)罗汉观 547

(2)菩萨观 547

(1)就清净说 548

3.心法 548

2.苦行观 548

(3)心、心法不变异 549

(2)就客?烦恼说 549

(二)多闻部 550

4.现世有 550

3.一说、说出世、窟居三部 553

2.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三部 553

(三)其他大众部派 553

1.说假派 553

(1)《下品般若》 554

1.对《般若经》之影响 554

第四节 传统与非传统对大乘佛学之影响 554

一 对初期大乘之影响 554

(一)对初期大乘经典之影响 554

〈二〉宇宙之大原理 555

〈一〉实在论 555

〈一〉先具愿行 556

(2)《中品般若》 556

〈三〉法空思想 556

〈六〉始终奉持 557

〈五〉般若波罗蜜不可得 557

〈二〉行持方法之认知 557

〈三〉行持与空无相应 557

〈四〉菩萨来处与归向 557

〈三〉生死与涅槃 558

〈二〉以无所有性为自性 558

(3)《上品般若》 558

〈一〉辩证形式之应用 558

(1)菩萨道 559

2.对《实积经》之影响 559

〈四〉不可设施之设施 559

(3)圣性平等 560

(2)空观与中道 560

(4)解脱智 561

3.对《华严经》之影响 562

4.对《法华经》之影响 565

5.对《维摩诘经》之影响 567

(二)对初期大乘人物龙树之影响 568

(1)对中道之增益 571

1.对《大般涅槃经》之影响 571

二 对中期大乘之影响 571

(一)对中期大乘经典之影响 571

(3)涅槃与大涅槃 572

(2)众生都有佛性 572

2.对《胜鬘经》之影响 574

(4)唯心业果观 574

3.对《解深密经》之影响 576

4.对《楞伽经》之影响 581

(2)本论之目的 584

(1)本论重点 584

(二)对中期大乘人物思想之影响 584

1.弥勒的思想——《瑜伽师地论》 584

〈二〉三有性中道 585

〈一〉五种有相无相性之中道 585

(3)中道观 585

〈二〉依存 586

〈一〉定义 586

(4)种子说 586

〈三〉与阿赖耶之关系 587

〈一〉证明有阿赖耶识之存在 589

(1)阿赖耶识 589

2.无著的思想——《摄大乘论》 589

〈三〉阿赖耶识之存在关系 590

〈二〉阿赖耶识之功用 590

〈四〉阿赖耶识之托生与变异 591

(3)佛身、佛土 592

(2)胜义之自性相 592

(1)唯心论 593

3.世亲的思想 593

(2)转识说 594

〈二〉执识 595

〈一〉果报识 595

(3)中道 596

〈三〉尘识 596

(4)其他 597

(一)中观派 598

三 对后期大乘之影响 598

(二)瑜伽派 599

(三)密宗 602

第五节 传统对中国佛学之影响 608

〈一〉《老子》 609

(1)就中国固有之有关思想说 609

一 对三论宗之影响 609

(一)三论宗前之先期思想 609

1.中国传统思想 609

〈二〉《易经》 610

〈二〉《易经》 611

〈一〉老庄 611

(2)就中国固有之有关方法说 611

(1)《理惑论》与六家七宗 612

2.中国先期佛学对三论宗之影响 612

〈三〉魏晋之思潮 612

(2)《成实论》 613

2.与天台之交涉 614

1.僧肇之《不真空论》 614

(3)《三宗论》 614

(二)三论宗与其他学派之交涉 614

(三)三论宗自身理论之形成 615

1.天台与三论 616

(一)天台宗与其他宗派之交涉 616

二 对天台宗之影响 616

3.天台与法相 617

2.天台与地、摄论师 617

4.天台与华严 618

(二)天台宗自身理论之形成 619

5.天台与禅宗 619

(一)杜顺 622

三 对华严宗之影响 622

(二)智俨 624

(三)法藏 625

(四)澄观 627

(一)先期禅家 629

四 对禅宗之影响 629

(三)四祖道信 630

(二)从初祖到三祖 630

(五)牛头宗 632

(四)五祖弘忍 632

(六)六祖慧能 633

(七)南宗神会 635

(八)北宗神秀 636

(十)五家禅 637

(九)洪州宗 637

(一)佛陀思想与传统思想之比较 640

一 佛陀思想与传统非传统思想之比较 640

第二章 纵横思想之比较研究 640

第一节 纵的比较研究 640

(3)四大说 641

(2)从明到般若 641

1.同中之异 641

(1)从无明到解脱 641

3.究竟差别 642

(2)梵我神观与无我佛眼 642

2.异中之同 642

(1)婆罗门至上与众生平等 642

(2)佛陀与末伽梨 643

(1)佛陀与富兰迦叶 643

(二)佛陀思想与非传统思想之比较 643

1.六师外道思想与佛陀思想之比较 643

(5)佛陀与阿耆多 644

(4)佛陀与散若夷 644

(3)佛陀与尼乾子 644

2.《薄伽梵歌》与佛陀思想之比较 645

(6)佛陀与婆浮多 645

3.数论与佛陀思想之比较 646

4.耆那教与佛陀思想之比较 647

(1)同中之异 648

(三)综论佛陀思想 650

(2)反面影响 650

(一)上座本部与传统思想之比较 651

二 上座本部与传统非传统思想之比较 651

(1)《舍利弗毗昙》 652

3.上座本部之自性说 652

1.吠陀经之自性说 652

2.奥义书以次之自性说 652

(2)《发智论》 653

2.数论 654

1.《薄伽梵歌》 654

(二)上座本部与非传统思想之比较 654

(一)早期一切有部 655

三 上座部主要部派与传统非传统思想之比较 655

(二)化地部 659

(三)分别说部 661

(四)犊子部 662

(五)正量部 664

(六)经量部 665

(七)后期一切有部 668

(一)大众本部 672

四 大众部主要部派与传统非传统思想之比较 672

(二)多闻部 674

1.说假部 676

(三)其他大众部派 676

2.一说、出世、窟居三部 677

〈一〉《下品般若》 679

(1)《般若经》 679

五 大乘佛学与传统非传统思想之比较 679

(一)初期大乘 679

1.初期大乘经典 679

〈二〉《中品般若》 682

〈三〉《上品般若》 683

(2)《实积经》 684

(3)《华严经》 685

(5)《维摩诘经》 686

(4)《法华经》 686

2.初期大乘人物——龙树菩萨 687

(1)《大般若涅槃经》 688

1.中期大乘经典 688

(二)中期大乘 688

(2)《胜鬘经》 690

(3)《解深密经》 691

(4)《楞伽经》 693

(1)弥勒菩萨 695

2.中期大乘人物 695

(2)无著 697

(3)世亲 699

1.中观派 702

(三)后期大乘 702

2.瑜伽派 703

3.密宗 704

(一)三论宗 706

六 中国佛学与传统及非传统思想之比较 706

(二)天台宗 708

(三)华严宗 710

(四)禅宗 715

第二节 横的比较研究 721

(一)佛教与其传统 722

一 印度佛学之比较 722

(二)佛教与其非传统 725

(三)大众部与上座部 726

(四)大乘与小乘 729

(五)中观与瑜伽唯识 737

1.所受大乘之影响 738

(六)大乘与吠檀多一元论 738

2.商卡拉之一元论 739

3.商氏之挞伐 743

4.大乘中观与一元论对后世之影响 749

5.综合分析 752

1.两宗思想背景 757

(一)三论与天台 757

二 中国佛学之比较 757

(1)同中之异 758

2.两宗思想之异同 758

(2)两宗之异 760

1.同中之异 762

(二)天台与华严 762

1.两宗之关系 765

(三)华严与禅宗 765

2.两宗之异 765

2.同中之异 766

3.两宗之异 770

三 中印佛学之比较 771

(一)中印文化之特质 771

1.印度文化之特质 771

2.中国文化之特质 773

(二)中印佛学发展之相似处 774

(三)中印佛学之差异 775

1.方法上之差异 775

2.思想上之差异 776

(1)思想之流变 776

〈一〉印度佛学思想之流变 776

〈二〉中国佛学思想之流变 778

(2)佛学在中国之独特发展 780

(3)中国佛学特有思想之检讨 783

(五)佛教佛学对中印文化思想之影响 784

1.对印度之影响 784

(四)中印佛学之流程 784

2.对中国之影响 785

年表 788

中梵(英)文对照及索引 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