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玉器 1
(一) 玉器的沿革 1
(二) 玉石的种类 3
白玉 4
青玉 4
碧玉 4
翡翠 5
沙子玉 5
五色玉 5
土色玉 5
绿玉 5
赤玉 5
墨玉 5
黄玉 5
玛瑙 7
松石 8
珊瑚 8
青金石 9
水晶 9
碧玺 10
孔雀石 10
钻石 10
绿宝石 11
祖母绿 11
海蓝宝石 12
红宝石 12
大红宝石 12
紫鸦乌 13
蓝宝石 13
猫眼宝石 13
勒子石 14
琥珀 14
变石 14
珍珠 15
其他 15
密腊 15
尖晶石 15
欧泊 15
(三) 玉器造型 16
1. 仪礼用玉器 16
玉圭 16
玉璧 17
玉玦 18
玉琮 18
玉璜 19
玉璋 19
玉斧 20
玉钺 20
玉琥 20
玉珑 20
玉戈 20
玉刀 21
玉戚 21
玉瑁 21
玉册 21
玉哀册 21
玉瓒 22
玉九窍塞 22
玉衣 22
2. 随葬用玉器 22
传国玺 22
瑚琏 22
玉爵 22
玉玺 22
玉契 22
玉生殖器罩 23
玉肛门塞 23
3. 日常生活用玉器 23
玉佩 23
玉握 23
玉鼻塞 23
玉眼盖 23
玉耳瑱 23
玉口琀 23
龙形佩 24
玉人 24
鸡心佩 25
花鸟形佩 25
玉带钩 26
玉带板 26
玉带 26
玉钩 26
牌形佩 26
玉剑饰 27
玉笄 27
玉镯 27
搬指 28
玉杯 28
串珠 29
玉佛珠 29
玉朝珠 29
玉象 30
玉鹿 30
玉水盛 30
4. 陈设玉器 30
玉簋 30
玉薰炉 30
玉环 30
玉熊 31
玉马 31
玉羊 31
玉兔 31
玉屏风 31
玉山子 31
1. 玉器的加工技术 32
(四) 玉器的加工和装饰工艺 32
玉花插 32
玉如意 32
玉辟邪 32
2. 玉器的装饰工艺 34
3. 玉器上的纹饰 35
几何纹 35
动物纹 35
植物和花卉纹 35
人物纹 35
(五) 古玉器的鉴别 36
二 青铜器 39
(一) 青铜器的历史 39
鼎 40
1. 食器 40
(二) 青铜器的种类 40
鬲 41
甗 41
簋 42
盨 42
簠 42
敦 42
釜 43
匕 43
俎 43
鍪 43
盆 43
盂 43
豆 43
2. 酒器和水器 44
爵 44
角 44
觚 44
觯 45
尊 45
斝 45
觥 46
壶 46
罍 47
方彝 47
锺 47
卣 47
耳杯 47
杯 47
舟 47
钫 48
瓿 48
盉 48
缶 48
勺 48
盘 48
匜 49
洗 49
鉴 49
? 49
碗 49
? 49
锸 50
镢 50
锄 50
镰 50
铲 50
耜 50
3. 工具 50
耒 50
锛 51
斧 51
凿 51
锯 51
削 51
锉 51
锥 51
匕首 51
戈 52
矛 52
犁铧 52
4. 兵器 52
钻 52
戟 53
钺 53
刀 53
剑 54
殳 55
弩机 55
镞 55
衔和镳 56
马冠 56
当卢 56
胄 56
5. 车马器 56
铜泡和节约 57
銮铃 57
軎和辖 57
毂 57
6. 乐器 57
铙 57
钲 58
钟 58
铃 59
铎 59
钩鑃 59
錞于 60
鼓 60
7. 铜镜 60
素纹铜镜 61
几何纹镜 62
山字镜 62
菱纹镜 62
禽兽纹镜 62
连弧纹镜 63
蟠螭纹镜 63
花叶、草叶纹镜 64
透光镜 65
禽鸟镜 65
瑞兽葡萄镜 65
金银平脱镜 65
螺钿镜 65
湖州镜 66
带钩 66
8. 其他青铜器 66
吉祥铭文镜 66
双鱼镜 66
八卦镜 66
神仙人物故事镜 66
燎炉 67
炭箕 67
薰炉 67
宣德炉 67
熨斗 68
鐎斗 68
灯 68
尺 68
(三) 青铜器的铸造和装饰艺术 69
权 69
1. 青铜器的铸造 69
量器 69
衡 69
2. 青铜器的装饰工艺 70
错金银 70
鎏金 70
3. 青铜器上的纹饰 70
动物纹: 70
饕餮纹 70
夔纹 71
蟠螭纹 71
蟠虺纹 71
龙纹 71
龟纹 72
凤鸟纹 72
鱼纹 72
贝纹 73
象纹 73
虎纹 73
牛纹 73
蝉纹 73
蚕纹 73
几何纹: 73
弦纹 73
窃曲纹 74
绳纹和鳞纹 74
环带纹 74
沟瓦纹 74
云雷纹 75
方形纹 75
三角纹 75
涡纹 76
乳丁纹 76
连珠纹 76
其他纹: 77
人面纹 77
人事画像纹 77
4. 青铜器铭文 77
1. 青铜器的鉴别 78
(四) 青铜器的鉴别和收藏 78
2. 青铜器的收藏 80
三 古陶瓷 82
(一) 古陶瓷的历史 82
(二) 古陶瓷的种类 84
1. 陶器 84
灰陶、红陶和黑陶 84
白陶 84
印纹硬陶 85
彩陶 85
彩绘陶 85
三彩陶 86
铅釉陶 86
2. 瓷器 87
瓷器 87
原始青瓷 87
紫砂陶 87
青瓷 88
白瓷 88
青白瓷 88
秘色瓷 89
花釉瓷 89
纹胎瓷 89
缥瓷 89
黑瓷 89
釉下彩绘瓷 90
天青釉瓷 90
钧红瓷 90
窑变釉瓷 91
龙泉青瓷 91
薄胎瓷 91
豆青釉瓷 92
油滴釉瓷 92
祭红釉瓷 92
青花瓷 92
珐琅彩瓷 93
霁红 93
甜白瓷 93
郎窑红 93
豇豆红 93
(三) 古陶瓷的造型 94
1. 陶器造型 94
灶 94
仓 94
宅 95
俑 95
案 95
井 95
动物 96
水管 96
瓦 96
砖 98
2. 瓷器造型 100
尊觚类: 100
莲花尊 100
樽 100
马蹄尊 101
苹果尊 101
太白尊 101
无档尊 101
鱼篓尊 101
石榴尊 101
萝卜尊 102
牺尊 102
观音尊 102
灯笼尊 102
凤尾尊 102
花觚 102
鸡头壶 103
扁壶 103
壶类: 103
唾壶 103
盘口壶 103
凤头壶 104
双鱼背壶 104
葫芦式壶 104
执壶 104
提梁壶 104
高座壶 105
梨壶 105
花浇 105
盘口长颈壶 105
鸡冠壶 105
僧帽壶 105
虎子 106
渣斗 106
军特 106
瓶类: 107
魂瓶 107
多管瓶 107
盘口瓶 107
梅瓶 107
玉壶春瓶 107
蟠龙瓶 108
棒槌瓶 108
橄榄瓶 108
花口瓶 108
长颈瓶 108
胆瓶 109
瓜棱瓶 109
双耳瓶 109
净瓶 109
琮式瓶 110
葫芦瓶 110
蒜头瓶 110
天球瓶 110
筒瓶 110
柳叶瓶 111
观音瓶 111
绶带葫芦瓶 111
荸荠扁瓶 111
壁瓶 111
赏瓶 112
双连瓶 112
转心瓶 112
转颈瓶 112
罐类: 112
四系罐 112
鸟食罐 113
轴头罐 113
荷叶盖罐 113
塔式罐 113
五联罐 113
蟋蟀罐 114
盖罐 114
天字罐 114
将军罐 114
壮罐 114
鼓式罐 114
铃铛杯 115
方斗杯 115
压手杯 115
高足杯 115
敞口杯 115
杯类: 115
粥罐 115
直口杯 115
马蹄杯 116
鸡缸杯 116
碗盏类: 116
碗 116
平底碗 116
盖碗 116
盏托 117
墩式碗 117
葵瓣口碗 117
敛口碗 117
斗笠碗 117
玉壁底碗 117
孔明碗 118
高足碗 118
鸡心碗 118
卧足碗 118
草帽式碗 118
方碟 119
海棠式长盘 119
葵口盘 119
高足盘 119
盘 119
盘碟类: 119
五盅盘 119
菱口大盘 120
枢府盘 120
撇口盘 120
收口盘 120
双圈足盘 120
其他: 120
薰炉 120
鼎式炉 121
烛台 121
筒式炉 121
鬲式炉 121
灯盏 122
枕 122
折沿盆 122
钵 122
蛙形水盂 123
砚滴 123
水注 123
水丞 123
洗 123
1. 古陶瓷的制作 124
(三) 古陶瓷的制作、装饰工艺和款识 124
匜 124
盒 124
绣墩 124
堆贴花 125
绳纹 125
篮纹 125
绘画 125
镂雕 125
3. 古陶瓷的纹饰 125
剔花 125
划花 125
刻花 125
印花 125
2. 古陶瓷的装饰技法 125
弦纹 126
席纹 126
网纹 126
回纹 126
曲带纹 126
云肩纹 126
锦纹 126
龙纹 126
鹰纹 127
喜鹊纹 127
凤纹 127
鹤纹 127
鸳鸯纹 127
鹌鹑纹 128
白头鸟纹 128
蝙蝠纹 128
鹭鸶纹 128
鸡纹 128
鸭纹 128
麒麟纹 128
八骏图 129
鱼纹 129
羊纹 129
鹿纹 129
鲤鱼跳龙门图 130
金鱼纹 130
狮子滚绣球图 130
海马纹 130
花朵纹 130
牡丹纹 130
桃花纹 131
折枝花纹 131
缠枝花纹 131
莲花纹 131
莲瓣纹 131
皮球花纹 132
万花图 132
松、竹、梅图 132
石榴纹 132
草叶纹 132
蕉叶纹 132
木叶纹 132
卷草纹 132
小说戏曲故事图 133
伯牙携琴访友图 133
竹林七贤图 133
蒙恬将军图 133
婴戏图 133
仕女图 134
吹箫引凤图 134
羲之爱鹅图 134
八仙图 134
历史名人图 134
钟馗图 134
诗文图 135
杂宝图 135
八宝图 135
八卦图 135
三纲五常图 135
耕织图 135
渔家乐图 135
卐字图 136
喜字图 136
如意图 136
爆竹、瓶图 136
瓶、笙、戟图 136
八音图 136
4. 古陶瓷款识 136
陶人款 137
纪年款 137
堂名款 138
吉言款 138
(四) 古陶瓷器物的鉴别 139
1. 换底 139
2. 改造 140
3. 镶嵌 140
4. 伪造款识 140
5. 重绘饰纹 141
6. 真坯假彩 141
7. 却除火光 142
篆书 143
1. 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43
四 古旧书画 143
(一) 书法和绘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43
隶书 144
正楷 145
2. 绘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48
3.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代表作品名录 153
(二) 书法和绘画作品的格式 159
1. 中堂 160
2. 条幅 160
3. 条屏 160
6. 册页 161
7. 扇面 161
5. 手卷 161
4. 横披 161
8. 对联 162
(三) 古旧书画的作伪和鉴别 162
1. 古旧书画的作伪 162
2. 古旧书画的鉴别 166
五 古钱币 171
(一) 古钱币的沿革 171
1. 先秦时期的钱币 171
布币 171
刀币 172
金币 173
贝币 173
圜钱 174
2. 秦汉六朝时期的钱币 175
半两钱 175
五铢钱 175
其他 176
乾封泉宝 181
乾元重宝 181
开元通宝 181
3. 唐和五代时的钱币 181
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 182
会昌开元 182
咸通玄宝 183
高昌吉利 183
天成元宝 183
天福元宝 183
助国元宝和牡国元宝 184
汉元通宝 184
周元通宝 184
大齐通宝 184
闽开元通宝与永隆通宝 185
天策府宝 185
保大元宝和永通泉货 185
天德重宝与天德通宝 186
乾亨通宝和乾亨重宝 186
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和永安一千 186
应天元宝、乾圣元宝和应圣元宝 187
4. 宋、辽、金和西夏的钱币 187
宋年号钱: 187
宋元通宝 187
太平元宝、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 187
庆历重宝当十铁母 188
至和重宝真书折三铜钱背有“虢”字的一品 188
皇祐元宝篆书折二钱 188
康定元宝小平铁钱 188
皇宋通宝九叠篆 188
皇宋通宝篆书折二铜钱 188
元祐通宝小平背“陕”篆书和行书 189
绍圣通宝小平背“施”真书 189
绍圣元宝小平隶书 189
元符重宝折二 189
建国通宝和圣宋通宝 190
靖康元宝和靖康通宝 190
纯熙元宝 191
绍熙元宝和绍熙通宝 191
交子和会子 192
咸淳元宝 192
应运元宝和应感通宝 193
招纳信宝 193
辽代钱币: 193
辽钱七珍 193
通行泉货 195
金代的钱币: 195
皇统元宝 195
泰和通宝 195
大安通宝 196
西夏的钱币: 196
阜昌元宝、阜昌通宝和阜昌重宝 196
贞祐通宝和贞祐元宝 196
大德通宝 197
天盛元宝和乾祐元宝 197
5. 元、明时期的钱币 198
元代的钱币: 198
大朝通宝 198
中统元宝和至元通宝 198
至元通行宝钞 198
至大通宝、至大元宝和大元通宝 199
大元国宝 199
龙凤通宝 199
洪武通宝 200
大中通宝 200
“徐天启” 200
明代的钱币: 200
永乐通宝 201
洪熙通宝 201
宣德通宝 201
弘治通宝 201
嘉靖通宝 202
隆庆通宝 202
天启通宝 203
崇祯通宝 203
康熙通宝 204
顺治通宝 204
6. 清代的钱币 204
咸丰通宝 205
祺祥通宝和祺祥重宝 206
(二) 古钱币的铸造 207
(三) 古钱币的分类 209
1. 从古钱币所用币材划分 209
2. 从古钱币铸造的币形划分 209
3. 从古钱币的币文划分 209
4. 从古钱币的用途划分 210
(四) 古钱币的鉴定 210
1. 从古钱币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差异来鉴定 210
2. 从古钱币币文的造假方面来鉴定 211
3. 从古钱币的翻砂铸造上来鉴定 213
宣纸 213
4. 从古钱币的铜锈上来鉴定 214
(五) 古钱币的除锈和保存 216
1. 古钱币的除锈 216
2. 古钱币的保存 217
六 其他 218
(一) 碑帖 218
1. 碑 218
2. 帖 227
3. 碑帖的鉴别 229
1. 古笔的历史沿革 231
(二) 古笔 231
2. 古笔的基本知识 233
古笔的分类: 234
兔毫笔 234
羊毫笔 234
狼毫笔 234
兼毫笔 234
鼠须笔 234
鸡毛笔 234
鹿毛笔 234
湖笔 235
宣笔 235
水笔 235
鸭毫笔 235
人须笔 235
3. 古笔的收藏 235
胎发笔 235
(三) 古墨 236
1. 古墨的历史沿革 236
散卓笔 236
2. 古墨的基本知识 237
3. 古墨的鉴别与收藏 239
(四) 古纸 240
1. 古纸的历史沿革 240
2. 中国历史上的名纸 243
谢公笺 244
毛边纸 244
薛涛纸 244
澄心堂纸 244
3. 古纸的鉴别 245
(五) 古砚 245
1. 古砚的历史沿革 245
2. 古砚的?和种类 247
澄泥砚 248
洮河红绿石砚 248
青州红丝砚 248
歙砚 248
3. 古名砚简介 248
端砚 248
4. 古砚的使用、鉴别和收藏 249
(六) 其他文房用具 252
笔筒 252
笔架 252
镇纸 252
印规 253
1. 古印章的历史沿革 253
(七) 古印章 253
印泥盒 253
仿圈 253
臂搁 253
砚滴 253
2. 印章的材料 255
青田石 255
寿山石 255
昌化石 256
3. 古印章的收藏与鉴赏 256
4. 古印章的鉴别 260
5. 秦至明清印章常见体式和字体 262
(八) 鼻烟壶 264
1. 鼻烟壶制作的历史 264
3. 鼻烟壶的鉴赏 265
2. 鼻烟壶的种类 265
4. 鼻烟壶的鉴别 266
(九) 景泰蓝 268
1. 景泰蓝制作的历史 268
2. 景泰蓝的种类和装饰艺术 269
3. 景泰蓝的伪造和鉴别 270
结束语 个人收藏品的管理与出让 272
(一) 个人收藏品的科学管理 272
1. 个人收藏品的分类 272
2. 个人收藏品的登记 272
4. 个人收藏品的编目 273
3. 个人收藏品的排架 273
(二) 个人收藏品的保护 274
1. 选择合适的橱柜存放 274
2. 控制温度和湿度 275
3. 防止光线对古玩的损害 276
4. 防止污染 276
5. 防治虫害 276
6. 防止霉菌 277
7. 存取和观赏要小心 277
8. 运输要精心包装 278
(三) 个人收藏品的出让 278
后记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