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新闻学 方法与考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威著
  • 出 版 社: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6521917
  • 页数:517 页
图书介绍:国际传媒研究: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比较新闻学的宏观视野——方法、难题集其他因素;下编:比较新闻学的聚相关注——中西新闻理论和实践的趋向于悖逆。

上编 比较新闻学的宏观视野——方法、难题及其他因素 3

●引言比较与交流:中国的两次革命 3

一、东西文化交流的不平衡 4

二、文化比较:中国的第一次革命(1840~1920) 20

三、文化比较: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78~ ) 27

●第一章 比较新闻学的界定、依据和研究方法 36

一、关于界定 36

二、比较新闻学学科产生的条件 40

三、比较新闻学的可比性问题 45

四、比什么?怎么比?——比较新闻学的内容和一般方法 53

五、比较新闻学学者应具备的素质 66

六、本章小结 70

●第二章 比较新闻学的历史、现状和难题 71

一、中西百年比较新闻学回顾 71

二、比较的难题之一:意识形态的敌对和学术领域的宽容 77

三、比较的难题之二:简单化倾向 84

四、比较的难题之三:西方中心论与妖魔化中国 91

五、本章小结 98

●第三章 比较新闻学与文化误读 99

一、误读是文化交流中的普遍现象 99

二、两种误读方式 104

三、中美记者眼中的新闻理念 117

四、本章小结 124

一、政治因素在比较新闻学中的意义 125

●第四章 比较新闻学的社会因素 125

二、文化传统在比较新闻学中的意义 142

三、本章小结 159

下编 比较新闻学的聚像关注——中西新闻理论和实践的趋同与悖逆 165

●第五章 “新闻”作为一种概念 165

一、划分世界传媒体系 165

二、“新闻”是什么 172

三、“新闻价值”:理论同一与实践悖谬 180

四、新闻的社会功能 189

五、本章小结 200

●第六章 信息流动:怎样接受挑战? 202

一、为信息自由流动而斗争的实践 203

二、“完全信息”和“全面告知” 205

三、对“全面告知”的挑战 208

四、影响信息流动的因素之一:权力 210

五、影响信息流动的因素之二:媒体决策者 228

六、影响信息流动的因素之三:自我审查 240

七、本章小结 249

●第七章 媒介威权与引导舆论 250

一、谁在设置议程? 250

二、舆论监督与“守望犬”(Watch Dog) 256

三、关于中国舆论监督的定义 259

四、引导舆论与说服(Persuasion) 267

五、公开引导和潜在引导 274

六、个案研究一:体育比赛是怎样被媒体推广成一场全国性运动的 280

七、个案研究二:非政府力量介入的引导性 283

八、本章小结 286

●第八章 客观性、阶级性和宣传 287

一、客观性与阶级性的相互缠绕 287

二、多重理解 293

三、客观报道与中国 300

四、仅仅是一个不死的神? 304

五、客观性与国家利益 308

六、宣传:褒还是贬? 311

七、本章小结 315

一、硬新闻与软新闻的区分 316

●第九章 硬新闻与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 316

二、理论误区 319

三、误区探源 324

四、界定及其依据 328

五、本章小结 342

●第十章 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 343

一、中国新闻与正面报道 343

二、负面报道的普世性 347

三、一般报道 348

四、负面报道的理论依据和实践 350

五、负面报道的中国脉络 360

六、正面报道的理论依据和实践 363

七、热点报道:90年代中国新闻的新视点 374

八、本章小结 377

●第十一章 典型报道:中国当代新闻业的独特景观 381

一、现存文献研究 382

二、渊源和苏联的实践 384

三、中国的典型报道:缘起和膨胀 389

四、典型报道的实质 396

五、典型报道的特征 400

六、典型报道产生的土壤 409

七、典型报道的式微和某些新趋势 411

八、本章小结 417

●第十二章 调查性报道:西方与中国 418

一、黑幕揭发运动——调查性报道的先声 420

二、调查性报道异峰突起 423

三、调查性报道的狭义和广义 438

四、中国:艰难的起步 443

五、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软着陆 446

六、中国调查性报道的杰出实践者 451

七、挑战和机遇 466

八、本章小结 480

●结论 490

●后记 492

●参考文献(部分)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