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 1979-1999 特殊业务会计与会计新领域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信元,储一昀主编;中国会计学会编
  • 出 版 社: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448935
  • 页数:9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摘要汇编的角度对我国二十年来特殊领域和新兴领域会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全书包括:合并会计报表、分支机构会计、合伙企业会计、税务会计、租赁会计、清算会计等二十二个部分。

合并会计报表 1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基本概念 1

(一)基本概念 1

(二)有关概念的探讨 3

(三)合并报表有关概念的比较 4

二、合并会计报表的基本问题 6

(一)企业集团的类型与合并会计报表的基本关系 6

(二)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特点、本质和性质 7

(三)合并会计主体下的合并会计目标 8

(四)合并会计报表的前提条件 8

(五)合并报表的会计原则 9

(六)合并报表的作用 9

(七)合并报表的范围 9

三、合并会计报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4

(一)合并集团的概念 14

(二)合并会计主体的界定 15

(三)合并报表的理论基础 16

(四)报表合并的有关方法 27

(五)合并会计报表理论与方法对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的影响 37

(六)对合并报表理论与方法的评价 40

四、合并会计报表实务 41

(一)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的探讨 41

(二)对《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探讨 42

(三)对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及《合并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的探讨 44

(四)合并盈余公积的处理 48

(五)合并价差与合并商誉 50

(六)债券赎回损益 61

(七)合并现金流量表 63

(八)其他 66

五、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 72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 72

(二)克服合并会计报表局限性的几项对策 76

分部(片)报告 78

一、分部(片)报告的含义及其编制的必要性 78

(一)含义 78

(二)必要性(目的) 78

二、分部(片)报告:编报原则 80

三、分部(片)报告的国际比较 82

四、分部(片)报告实务问题 83

五、分部(片)报告在我国运用与展望 90

分支机构会计 91

一、分支机构的设立 91

二、与销售代理处的区别 92

三、分支机构会计 92

四、总部运交分支机构存货的计价 95

五、联合财务报表 95

合伙企业会计 97

一、合伙企业会计包括的内容 97

二、合伙企业会计的基本特征 98

三、合伙企业协议包括的内容 99

四、关于建立合伙企业会计的理论 99

五、合伙企业损益的分配 101

六、合伙企业所得税 105

七、合伙权益的变动 106

八、合伙解散与清算 107

税务会计 109

一、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109

(一)税务会计定义 109

(二)税务会计的目标 112

(三)税务会计的假设 113

(四)税务会计的原则 113

(五)税务会计的特点 115

(六)税务会计的对象 116

(七)税务会计的基本制度 116

(八)税务会计实务 116

(九)税务会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 116

(十)税务会计理论结构 118

二、税务会计的模式选择 119

(一)税务会计的模式 119

(二)在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和意义 120

(三)在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必分离 125

三、税务会计与其他会计的关系 127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127

(二)税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131

(三)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的关系 132

四、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 133

(一)所得税会计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133

(二)所得税会计的目标 136

(三)所得税会计的基本前提 136

(四)所得税会计的原则 136

(五)所得税会计的观点 137

(六)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方法 138

(七)所得税会计理论结构 138

五、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 140

(一)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140

(二)递延法和负债法 142

(三)所得税的跨期分摊 147

(四)期内所得税分摊 149

(五)纳税亏损对所得税的影响 149

(六)子公司和联营公司的未分配利润 152

(七)合并会计报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152

(八)外币报表折算的暂时性差异及其纳税影响 154

(九)所得税的会计报表披露问题 155

(十)对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评价和建议 156

(十一)其他 159

六、我国所得税会计实务 160

(一)我国的税制改革 160

(二)我国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162

(三)建立我国所得税会计的设想 163

(四)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差异 164

七、所得税会计的国际比较 166

(一)过去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别 166

(二)中美所得税会计比较 166

八、增值税的性质 169

九、增值税会计模式的选择 169

(一)现行“财税合一”模式的问题 169

(二)“财税分流”模式 170

十、增值税的处理方法 170

(一)应纳增值税税额的计算问题 170

(二)增值税中的差异问题 171

(三)对增值税中运输费用的会计思考 171

(四)对增值税中代垫款项的会计思考 172

(五)出口退税的核算问题 173

(六)“应收出口退税”的核算 173

(七)发生坏账损失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74

(八)有关增值税的报表揭示问题 174

租赁会计 176

一、租赁的基本理论 176

(一)租赁的概念、特点 176

(二)租赁的分类 178

(三)租赁的评价 180

二、租赁的会计处理方法 182

(一)租赁会计的体系、内容 182

(二)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183

(三)租金的确定与会计处理 184

(四)租赁会计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185

(五)租赁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 186

三、关于租赁业务会计规范的探讨 189

(一)关于1993年颁布的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探讨 189

(二)关于租赁业务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探讨 189

四、租赁会计的比较 191

(一)租赁会计准则的比较 191

(二)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比较 192

(三)举债经营租赁和一般融资租赁的区别 195

(四)融资租赁会计国际比较 195

清算会计 198

一、清算的基本理论 198

(一)清算的相关概念、特点、内容和分类 198

(二)清算会计目标、对象 207

(三)清算与会计假设 207

(四)清算与会计原则 210

(五)清算与会计要素 213

(六)清算会计等式 214

(七)清算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215

(八)破产会计的目标 215

(九)破产的程序 216

(十)清算会计在企业破产清算中的作用 216

二、清算的会计处理 217

(一)清算会计期间的确定 217

(二)破产会计程序 218

(三)清算会计核算 219

(四)清算会计政策 221

(五)资产的计量模式和方法的选择 221

(六)破产债权的计量 224

(七)企业清算的预算控制 224

(八)清算的报表编制 225

三、清算会计的比较 228

(一)破产与清算的区别 228

(二)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的主要区别 228

(三)破产会计与关停并转会计的区别 229

(四)破产倒闭会计核算与继续经营会计核算之区别 229

(五)解散清算会计与破产清算会计的区别 230

(六)常规会计要素与清算会计要素概念的定性、确认和比较 231

(七)清算会计前提与常规会计前提的比较 233

(八)破产财产确认的国际比较 233

(九)清算相关概念的比较 234

(十)破产债权与一般意义上的债权的区别 234

(十一)破产清算会计报表与正常经营会计报表的区别 235

(十二)债务重组与企业清算的比较 235

物价变动会计 237

一、研究物价变动会计的必要性 237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含义 238

三、理论基础 239

四、计价模式 241

五、物价变动会计的实施 247

质量会计 262

一、质量会计的概念 262

二、废品损失论 265

(一)废品损失论 265

(二)新废品损失论 266

三、质量成本 267

(一)质量成本的概念和内容 267

(二)质量成本的科目设置 272

(三)质量成本会计核算程序 274

(四)质量成本的分析与考核 283

(五)质量成本决策 289

四、会计质量管理论 291

五、质量利润论 294

环境会计 296

一、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 296

二、环境会计的目标 298

三、环境会计的核算 299

(一)核算内容 299

(二)核算前提与原则 301

(三)确认计量与会计处理方法 305

(四)信息披露 309

四、创建我国的环境会计 315

(一)必要性 315

(二)意见与建议 316

五、其他 319

人力资源会计 323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理论 323

(一)人力资源会计及其属性 323

(二)人力资源会计与人才会计 326

(三)人才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 328

(四)人才资源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332

(五)建立人才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面临的难题 334

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345

(一)人力资源资本化 345

(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349

三、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353

(一)人力资源价值的含义 353

(二)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355

四、劳动者权益会计 364

五、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 367

社会会计 373

一、社会会计的基本理论 373

(一)社会会计的本质和内涵 373

(二)社会会计与 SNA 的关系 376

(三)社会会计的目的与作用 378

二、社会会计的产生及在我国的发展 379

三、社会会计的理论依据 382

四、社会会计的计量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 383

(一)核算方法 383

(二)计量指标体系 384

五、社会会计比较研究 385

(一)宏观社会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微观社会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385

(二)社会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差别 386

六、社会会计存在的必要性 387

七、构建我国社会会计的设想 389

(一)建立我国社会会计的基本原则 389

(二)建立我国社会会计的基本账户及核算方法 389

(三)我国社会会计体系的基本框架 391

(四)对建立我国社会会计的一些基本设想 392

(五)对社会会计未来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394

社会责任会计 396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 396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含义 396

(二)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与发展概况 399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有关理论 402

(四)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目标及职能作用 407

(五)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及基本原则 410

(六)社会责任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411

二、社会责任会计计量的内容、方法和特点 416

(一)核算的内容 416

(二)核算的方法 417

(三)计量的特点 420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报表模式 421

四、社会责任会计的比较研究 423

(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社会责任会计的比较 423

(二)企业内部责任会计与社会责任会计的比较 425

(三)社会责任会计与社会会计的比较 426

五、构建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 427

(一)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27

(二)制定有关的准则和制度 430

(三)设置组织机构 431

(四)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 432

(五)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及应揭示的内容 432

(六)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 434

(七)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应计量和报导的内容 434

(八)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436

社会保障会计 440

一、社会保障会计的基本理论 440

(一)概念 440

(二)建立社会保障会计的意义 440

(三)核算对象及核算特点 441

(四)社会保障会计的体系 441

二、社会保障会计的计量与核算方法 442

(一)计量与核算 442

(二)信息披露 445

三、养老金问题 446

(一)养老金财务理论的发展 446

(二)我国养老金财务理论体系特征 447

(三)完善我国养老金财务理论的设想 447

(四)养老金会计 448

四、职工退休基金 450

比较会计 452

一、比较会计学的基本理论 452

二、会计准则的比较 458

(一)总体比较 458

(二)会计的目标与作用的比较 468

(三)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比较 477

(四)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比较 480

(五)会计要素的比较 492

(六)会计报表的比较 503

三、会计规范及其管理体制的比较 520

四、会计环境的比较 526

五、会计模式的比较 537

六、各国(或地区)会计特征的总体比较 542

七、其他 547

外币业务会计 553

一、外币交易的折算 553

二、外币报表的折算 564

(一)现行汇率法 564

(二)时态法 565

(三)两种方法并存 569

(四)其他 573

三、外币折算差额及其处理 576

四、其他 591

跨国经营会计与财务 597

一、跨国公司会计的基本理论 597

二、转让价格 601

(一)跨国公司内转让价格的作用 601

(二)制定国际转让价格的方法 605

(三)跨国公司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 606

(四)应对跨国公司操纵转让价格的对策 607

(五)转移价格定价的限制条件 608

(六)国际转让价格中几个特殊问题 608

(七)其他 609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611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含义及特点 611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带来的冲击 614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 618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 621

五、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 626

六、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及准则 633

七、期货合约会计及其他 635

会计与资本市场研究 645

一、证券市场与会计理论 645

(一)证券市场会计的特征 645

(二)证券市场对会计的影响 645

(三)会计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651

(四)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652

(五)证券市场中会计研究的两大流派:信息观和计价模型观 658

(六)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中的会计管制 659

二、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披露 660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公开模式 660

(二)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的作用及必要性 662

(三)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特征 665

(四)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公开的形式 667

(五)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668

(六)会计信息揭示不规范的原因 680

(七)其他 681

三、实证会计专题研究 685

(一)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685

(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实证研究 688

(三)关联交易的实证研究 690

(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会计的实证研究 692

(五)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 694

(六)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与实证会计研究 694

(七)我国实证研究的现状 695

(八)对上市公司财务预测准确性的实证研究 695

(九)上市公司每股净收益调整差异分析的实证研究 697

(十)上市改组中资产评估的实证研究 697

(十一)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实证研究 698

(十二)我国上市公司系统风险与会计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698

电算化会计 700

一、电算化会计基本理论 700

(一)电算化会计的概念 700

(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701

(三)电算化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 703

(四)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比较 703

(五)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的关系 704

(六)电算化会计的特点 708

(七)会计工作电算化的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12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建立的方法和途径 714

(一)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方法论 714

(二)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 715

(三)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途径 715

(四)会计电算化成本收益分析 719

(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建立中要注意的问题 720

(六)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建立中的具体环节 724

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问题 728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 728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729

(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的划分 731

(四)会计凭证的设计 733

(五)记账方法的设计 734

(六)账簿系统的设计 735

(七)账户体系的设计 736

(八)簿记组织和记账过程的设计 737

(九)会计科目的设计 738

(十)编码(代码)的设计 739

(十一)会计报表的设计 742

(十二)会计分析的设计 743

(十三)会计共享信息的设计 743

(十四)会计信息更正的设计 743

(十五)会计摘要项目的设计 744

(十六)数据文件的设计 744

四、会计电算化的硬件和软件 746

(一)会计电算化的硬件和应用软件 746

(二)会计软件的开发平台 749

五、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和教育 750

(一)会计电算化的培训 750

(二)电算化会计的教学 751

六、财务软件的选择和鉴别 752

七、会计核算软件的中西比较 753

(一)中西方会计核算软件现状与特点比较 753

(二)中西方会计核算软件水平比较 754

(三)中西方会计核算软件应用比较 754

八、会计软件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商品化 756

九、对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状况的分析 759

(一)对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状况的评价 759

(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改进措施 760

(三)领导和规划 761

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762

(一)电算化会计的发展阶段 762

(二)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764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 765

十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 766

(一)管理型财务软件 766

(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771

(三)管理信息系统 776

(四)网络化 779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趋势 782

十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控制问题 785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分类 785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 786

(三)内部控制的方法 790

(四)对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807

(五)我国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现状与改进 808

十三、电算化审计 809

(一)会计工作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809

(二)电算化审计的概念 811

(三)电算系统审计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811

(四)电算系统审计的基本方法 812

(五)电算系统审计的主要步骤 814

(六)电算化审计的计划工作 814

(七)企业建立计算机审计体系的必要性 814

(八)企业建立计算机审计体系的基本条件 815

(九)企业建立计算机审计体系的基本要求 815

(十)电算化数据测试技术 815

(十一)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 816

(十二)会计软件设计如何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 816

(十三)计算机犯罪 818

十四、其他 818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组成 818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设置 819

(三)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 819

(四)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制度的改革 820

(五)事项会计与会计电算化 820

(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821

(七)代理记账问题 821

(八)计算机应用的会计管理 822

现金流动会计 823

(一)建立现金流动会计的必要性 823

(二)现金流动会计的含义 823

(三)现金流动会计对象 824

(四)现金流动会计体系 824

(五)现金流动会计职能 825

(六)现金流动会计的基本原则 826

(七)现金流动会计的目标 826

(八)现金流动会计的程序 826

(九)现金流动会计的方法 827

(十)现金流动会计的基本内容 828

(十一)现金流动会计的应用与未来 829

知识经济与会计 831

一、知识经济与财务会计 831

(一)会计环境的变化 831

(二)知识经济下会计创新 837

二、知识经济与成本、管理会计 841

三、知识经济与会计管理 843

四、知识经济与会计教育 845

五、知识经济与其他 847

资料索引 848

合并会计报表 848

分部(片)报告 855

分支机构会计 856

合伙企业会计 857

税务会计 858

租赁会计 861

清算会计 864

物价变动会计 867

质量会计 880

环境会计 885

人力资源会计 886

社会会计 891

社会责任会计 892

社会保障会计 896

比较会计 896

外币业务会计 902

跨国经营会计 90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907

会计与资本市场研究 911

电算化会计 915

现金流动会计 926

知识经济与会计 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