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教程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傅淑芳,刘宝诚,李文艺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3180·110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

第八章 研究地壳及地球内部构造的地震学方法 1

8.1 近震地震波特征及其走时方程 1

8.2 面波的频散特性 7

8.2.1 关于相速度和群速度的概念 7

8.2.2 频散面波的图象与埃里相 10

8.2.3 面波的频散特性与地壳构造 14

8.3 波前方程与地震射线 19

8.4 费马原理和欧勒方程 22

8.5 球对称介质中的地震射线的特征 24

8.5.1 射线方程 25

8.5.2 本多夫定律 27

8.5.3 关于射线的顶点和曲率 28

8.6 走时曲线 29

8.7 地球内部速度变化与地震射线、走时曲线的变化特征 31

8.7.1 速度连续变化的情况 31

8.7.2 低速层及低速界面的情况 34

8.7.3 高速层及高速界面的情况 35

8.8 确定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公式 36

8.8.1 古登堡方法 36

8.8.2 赫格罗茨--维歇尔特方法 37

8.9 地球内部的速度分布及间断面 43

8.10 地球内部各类物理参数的分布 45

8.11 各类典型地区的地壳构造 50

习题 57

第九章 震源机制 59

9.1 震源模型 60

9.2 地震波位移公式 63

9.3 震源参数 73

9.4 在吴尔夫网上P波初动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80

9.5 在地图上用P波初动符号求震源参数的方法 88

9.6 确定断层面的方法 93

10.1.1 地方震记录特征 99

第十章 震相分析 99

10.1 各类震相记录特征 99

10.1.2 近震记录特征 101

10.1.3 远震记录特征 107

10.1.4 深震记录特征 121

10.2 识别震相的一般方法 123

10.2.1 近震震相的识别方法 123

10.2.2 爆炸及其他干扰 125

10.2.3 远震震相的识别方法 132

10.3 震相特征数据的测量及方法 134

10.4.1 近震走时表的编制 137

10.4 走时表(走时曲线)的编制 137

10.4.2 远震走时表的编制 147

第十一章 地震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 154

11.1 测定近震、地方震基本参数的一般方法 154

11.1.1 发震时刻的测定方法 154

11.1.2 震中位置的测定方法 156

11.1.3 关于震源深度的测定 184

11.1.4 近震观测台网的布局及改善 190

11.1.5 近震震级的测定 198

11.2 测定远震基本参数的一般方法 205

11.2.1 发震时刻的测定 205

11.2.2 震中位置的测定 206

11.2.3 震级的测定 215

11.3 深震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 216

11.3.1 远震走时曲线法 217

11.3.2 时差交点法 218

11.3.3 深震震级的体波测定方法 218

11.3.4 震级饱和 224

11.4 用计算机测定和修定基本参数的基本原理 226

11.4.1 测定近震基本参数的初定方法 226

11.4.2 基本参数的修定方法 232

思考题和习题 241

12.1.2 强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带性和迁移性 242

12.1.1 测定震源位置,确定地震活动带 242

第十二章 地震预报的测震方法 242

12.1 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分布及其变化 242

12.1.3 强震在发震地区的重复性和填空性 243

12.1.4 小震震中分布面积的变化与强震震级和位置的关系 243

12.1.5 地震序列 245

12.1.6 地震统计方法 252

12.2 地震能量的计算与应变能的蠕变 257

12.3 波速变化的研究 264

12.3.1 波速比vp/vs的变化 264

12.3.2 vp和vs的变化 269

12.4 扩容模式 270

12.5 震源机制与小震平均应力场的变化 274

12.6 地震控制 277

附录Ⅰ 弹性体的运动方程 282

1. 用应力表示的运动方程 282

2. 广义胡克定律 284

3. 用位移表示的运动方程 286

附录Ⅱ 吴尔夫网图的性质 288

1. 极射赤投影的性质 289

2. 吴尔夫网上的几种主要作图 299

主要参考书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