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 6
一、国家构建、民族构建和民族国家构建 7
二、国家构建的相关研究:文献简要回顾 16
三、国家构建的理想模型和经验依据 24
四、简要结论:现代化、市场化与国家构建 36
第二章 中国国家构建:分析的起点、单位和路向 39
一、传统国家的特点 40
二、现代国家构建的进程(1900—1978年) 44
三、县:国家构建的微观单位 52
四、分析的路向 64
五、简要结论:宏观历史与微观个案 74
第三章 从地方层级到地方国家 76
一、秩序的恢复和权力的系统化 77
二、经济的放权和主体意识的形成 83
三、职能的全面化 86
四、作为资源的政策 89
五、简要结论 94
第四章 压力型体制:地方国家的基本 95
运行机制 95
一、压力的类别 96
二、压力型体制的运行 106
三、结论:理性化的矛盾 115
附录一“数字升官”现象揭秘 116
第五章 经济结构与可持续财政 120
一、温饱型农业和农业结构调整 121
二、工商业与“无形的手” 126
三、矿业的“瓶颈” 129
四、职能的扩展与财政体制的困境 132
五、结论:对一句口号的思考 138
——承德市乡级财政状况的调查 139
附录二规范和壮大乡级财政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困难的关键 139
第六章 政绩和政治责任制 144
一、考核:从忠诚到政绩 145
二、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和泛化 149
三、地方政府的“半企业化”与政治责任制的运行 154
四、结论:软约束和高成本 160
第七章 市场经济发展与政治精英生产 163
一、县层次政治精英的界定 164
二、前市场经济下的精英生产 169
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精英生产 173
四、转轨过程中的精英生产:理论的抽象 180
五、结论:精英生产与公民社会产生的可能 184
附录三干部出现“39岁现象” 188
第八章 经济起飞中的权威 190
一、县委家属院的衰落:权威的非“在场化” 191
二、常委会体制:权威的制度支持 196
三、交流制、任期制与“庇护”关系 201
四、权威集中与经济起飞:个体层面上的抽象 204
五、结论:走向合理化的权威 206
第九章 本土知识和政治话语:对政治文本的初步研究 208
一、当代中国政治文本的成型和演进 209
二、秘书:文本的书写者 215
三、政治文本的功能:理论性归纳 218
四、结论:走向更合理的说服 222
第十章 中国国家构建的未来:理性化和民主化 225
一、国家构建的微观成就和对假设的初步验证 226
二、复合性和中国国家构建的历史定位 231
三、中国国家构建目前的情势 234
四、结论:构建一个理性而民主的国家 239
参考文献 242
后记(一) 255
后记(二)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