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实验一小麦过敏性坏死反应的整叶透明观察 1
实验二小麦抗白粉病反应的显微检查 4
实验三植物木栓化组织观察 6
实验四木质素的组织化学检定 8
实验五棉花导管侵填体和胶质物观察 9
实验六测定植物保卫素的液滴渗出技术 11
实验七辣椒疫霉果胶酶提取和离解活性测定 14
实验八玉米小斑病菌毒素作用测定 16
实验九植物细胞膜透性的病理变化 19
实验十小麦条锈病病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测定 21
实验十一烟草对病毒的诱发抗病性 22
实验十二植物慢发抗病性的组分分析 24
实验十三营养因素对稻苗抗瘟性的影响 26
实验十四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 30
实验十五 病原菌群体毒力频率的测算 33
实验十六小麦品种抗锈性的遗传分析 36
实验十七植物抗病基因推导 39
实验十八小麦叶锈菌的有性重组分析 41
实验十九紫外线照射诱发小麦叶锈菌毒性突变 45
实验二十植物病原真菌细胞核的染色方法 48
实验二十一植物病原真菌的异核作用 51
实验二十二植物病原菌定量接种技术 53
实验二十三小麦品种抗锈性和抗白粉病性鉴定 55
实验二十四 植物抗病性的离体叶片鉴定方法 60
实验二十五小麦对散黑穗病的抗病性鉴定 61
实验二十六小麦对黄矮病抗病性的鉴定 63
实验二十七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病性鉴定 65
实验二十八大白菜对软腐病的抗病性苗期鉴定 67
实验二十九棉花黄、枯萎病速成病圃的建立和使用 69
实验三十玉米品种对大、小斑病抗病性的鉴定 72
附录 74
一、过滤除菌方法 74
二、植物组织病理学研究的荧光染色方法 75
三、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方法 76
四、主要农作物病原菌生理小种的鉴定方法 82
五、一些常用的缓冲溶液 87
六、精密仪器的保养 90
七、X2值表 91
参考文献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