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篇 土地资源 27
第一章 区位与建置沿革 27
第一节 地理位置 27
第二节 建置沿革 28
第三节 行政区划 30
第二章 自然条件 34
第一节 地形地貌 34
第二节 地质构成 43
第三节 土壤母质 45
第四节 植被 46
第五节 气候 59
第六节 水文 66
第七节 矿藏 71
第八节 自然灾害 72
第三章 土地资源结构 74
第一节 土地面积 74
第二节 土地类型及分布 74
第三节 土壤质量 77
第四节 后备资源 84
第四章 土地与人口 85
第一节 人口密度 85
第二节 人口承载量 87
第二篇 土地制度 95
第五章 古代土地制度 95
第一节 发端与氏族部落时期 95
第二节 奴隶社会土地制度 96
第三节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 97
第六章 近代土地制度 103
第一节 太平天国时期 10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104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104
第一节 农地权属 106
第七章 现代土地制度 106
第二节 城镇土地权属 112
第三节 农地使用权制度改革 113
第四节 土地市场 115
第三篇 地籍管理 121
第八章 土地调查与统计 121
第一节 民国时期土地调查 121
第二节 建国后土地调查 127
第三节 土地统计 131
第九章 土地登记发证 136
第一节 建国初土地登记发证 136
第二节 统管后土地登记发证 136
第三节 土地变更登记 141
第一节 农用土地分等 143
第十章 土地分等定级 143
第二节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 147
第十一章 土地档案 153
第一节 整理与分类 153
第二节 管理与利用 154
第四篇 用地管理 159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 159
第一节 国家建设用地 159
第二节 集体建设用地 172
第三节 农村个人建房用地 177
第四节 其他建设用地 178
第十三章 审批制度 182
第一节 用地计划 182
第二节 用地审批 183
第一节 土地补偿费 188
第十四章 用地补偿 188
第二节 青苗补偿费 189
第三节 安置补助费 190
第四节 拆迁补助费 190
第五篇 地价税赋 195
第十五章 徭役 195
第一节 劳役地租 195
第二节 杂役 196
第三节 里甲正役 197
第十六章 地租地价 199
第一节 地租 199
第二节 地价 201
第十七章 税赋捐纳 203
第一节 田赋 203
第二节 契税 209
第三节 捐纳附课 210
第四节 蠲免薄征 213
第十八章 建国后土地税费 215
第一节 农地税费 215
第二节 房地产税 219
第三节 土地行政规费 220
第六篇 规划与整理 225
第十九章 土地整治 225
第一节 土地开发 225
第二节 土地复垦 231
第三节 农地利用 232
第二十章 土地规划 238
第一节 总体规划 238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245
第二十一章 土地法规 249
第一节 民国时期土地法规 249
第七篇 土地法规与监察 249
第二节 建国后土地政策 250
第二十二章 土地纠纷 253
第一节 县界纠纷 253
第二节 县内地域纠纷 258
第三节 宅基地纠纷 265
第二十三章 土地监察 267
第一节 监察机构 267
第二节 土地信访和群管群治 268
第三节 违法用地清查 270
第四节 违法案件查处 278
第五节 土地行政诉讼与复议 280
第二十四章 法制教育与宣传 282
第一节 职工教育 282
第二节 社会法制宣传 282
第一节 机构设置沿革 289
第八篇 管理机构队伍 289
第二十五章 组织机构 289
第二节 县局机构设置 291
第三节 乡镇土地管理机构 294
第四节 临时机构 296
第二十六章 管理队伍 299
第一节 人员构成 299
第二节 制度建设 302
第三节 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306
第四节 设施建设 308
第二十七章 财务 310
第一节 经费来源 310
第二节 经费使用 314
附录 317
后记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