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0-13世纪中国经济运动的时代特征 1
一 整体性观念——一个多元政权的并立系统 1
二 宋、辽、夏、金经济运动的时代特征 4
三 两宋社会基本矛盾制约下的经济运动轨迹 10
四 关于本书的内容、结构和材料 17
第二章 宋辽夏金时期的政治形势和行政区划 24
第一节 多元政权并立对峙的政治形势 24
一 宋辽夏的鼎足而立 24
二 女真族的崛起和宋金对峙 27
三 蒙古勃兴及其对中原经济区的统治 29
四 10-13世纪的周边部族及其政权 30
第二节 宋、辽、夏、金各并立政权的行政区划 36
一 “事权分割”的两宋三级建置 36
二 “因俗而治”的辽朝三类行政系统 38
三 “军政合一”的西夏地方行政区划 41
四 杂糅宋辽旧制的金朝地方机构 42
第三章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45
第一节 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 46
一 亚洲第三寒冷期的到来 46
二 草场南移和北部农耕线的收缩 50
第二节 南北两大经济区自然资源的比较分析(上)——宋金中原地区: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和黄河泛滥 54
一 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56
二 水土流失、黄河屡决和湖泊堙废、水系紊乱 59
第三节 南北两大经济区自然资源的比较分析(下)——两宋江南地区:水利资源的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扩大 63
一 圩田、湖田和葑田:江南沼泽洼地的开发利用 64
二 捍海塘堰和涂田围垦:东南沿海海滩涂地的开发利用 81
三 梯田兴筑:南方丘陵山区的开发利用 92
第四节 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97
一 东北和内蒙地区:农耕文明在游牧经济圈中的曲折扩展 97
二 黄河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和游牧区的交错并存 101
四 青藏高原:藏北羌塘草原和藏南河谷宜农地带 107
三 新疆地区:河谷绿洲、高山草原和广阔的盆地沙漠 107
五 横断山脉南部和云贵高原西部地区 110
第四章 人口增长和劳动力资源布局重心的南移 111
第一节 宋辽夏时期(960-1127年)的户口增长:突破一亿大关 112
一 疑案解析:两宋每户究竟应按几口计算 113
二 动态系列:辽区人口的五个估计数 118
三 西夏、吐蕃、大理人口蠡测 121
四 突破一亿大关: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二个高峰 131
第二节 宋金对峙时期(1127-1276年)的人口统计 134
一 金境人口的大幅下降与缓慢回升 134
二 南宋辖区户口增长的停滞徘徊 136
三 宋金对峙时期的全国户口统计 138
四 人口分布的地域特征和劳动力资源布局重心的南移 139
第五章 农业机具的飞跃进步和水利建设的成就 141
第一节 宋代农具变革的成就及其特征 142
一 古代农具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 142
二 两宋农具变革成就 143
三 灌溉机具的普及与推广 149
四 宋代农具变革的特征分析 153
第二节 前所未有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157
一 中原地区的水利建设和淤灌成效 158
二 江南水利兴修的地域特色 162
三 宋代水利工程技术的重大发展 169
四 宋代水利建设的时代特色及其条件 174
第六章 江南地区耕作制度的革命和宋代农业生产率 179
第一节 江南水田耕作技术体系的成熟和作物品种稳态结构的初步达成 179
一 江南水田耕作技术的主要特色 180
二 南北作物品种的交流和轮作复种链条的初步形成 184
第二节 宋代耕制革命:单作制向多熟制的过渡 192
一 从轮作倒茬向复种多熟制过渡的条件 193
二 中原地区二年三熟制的形成与推广 195
三 江南地区一年两熟制的不同类型 198
第三节 宋代粮食生产的分区考察和农业生产率 206
一 第一类地区:两浙、福建、江东和成都府路 207
二 第二类地区:淮南、江西、京东、河北四路,以及河东汾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平原 211
三 第三类地区:荆湖南北、广南东西、秦凤路,京西路和利、梓、夔三路 214
四 宋代复种指数估计 216
五 宋代簿载垦田与实际耕地面积 217
六 户均耕地面积的南北差异和宋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21
七 苏州范例:对宋代农业生产率的验证 225
第四节 两宋经济作物的发展和商品性农业的成长 227
一 蚕桑业的发展和种桑、养蚕业的分离 228
二 茶叶产量的激增及其商品价格的估测 232
三 甘蔗种植业的商品化趋势 237
四 部分地区水果和蔬菜业的独立化进程 239
第七章 周边地带农耕区域的波浪式推进 241
第一节 辽、金所辖东北、内蒙地区农耕区域的扩展 241
一 历史回顾:二千年中先后相继的三次开发高潮 242
二 农耕区域的扩展方向:由东向西,从南到北 243
三 辽金时代东北地区农牧结合的互补结构 248
四 劳动力资源构成的变动 252
五 独具特色的城郭农业 256
六 铁器犁耕农业的推广 258
一 党项的崛起及其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261
第二节 党项东进与西扩导致西北地区经济类型的转折 261
二 西夏统治区经济类型的转折 264
三 兴、灵腹心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 265
四 陇右地区农业生产的艰难复苏 268
五 河西走廊:农耕区的收缩和游牧区的扩大 272
第八章 手工业的飞跃进步及其向周边地区的扩展(上) 276
第一节 异军突起的煤炭采掘业 277
一 中原煤炭业在北宋中叶进入规模开采时代 277
二 从冶铁业看煤炭作为新型能源的威力 279
三 从铸钱、兵器和陶瓷诸业看生产领域燃料结构的改变 281
四 居民生活用煤的增多及其对缓解燃料危机的作用 283
五 北宋煤炭产地的空间分布 285
六 扩及东北南部的金代采煤业 287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冶铁铸造业 289
一 中原地区铁产量的激增 289
二 从消费角度对北宋铁产量的估测 291
三 灌钢法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295
四 宋代铁产的空间分布和四大冶铁基地 299
五 铁冶向东北、西北地区的扩展 301
六 周边地区兵器和农具制造业的相继兴盛 309
一 有色金属产量激增 311
第三节 金属品制造业的长足进展 311
二 金属品制造业的空前兴盛 314
第四节 纺织业的进步及其地域特征 317
一 丝织业的地域分布及其特色 318
二 从匹帛岁入看丝织中心南移长江流域 322
三 南方棉织业的初兴 325
四 东北、西北纺织业的成就 329
第九章 手工业的飞跃进步及其向周边地区的扩展(下) 332
第一节 遍布全国、风格各异的陶瓷生产 332
一 精品迭出的北方窑系 332
二 后来居上的南方窑系 337
三 以外销为主的闽广瓷窑 342
四 陶瓷生产在辽夏辖区的兴起和金辖中原地区的衰落 345
第二节 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造船业 350
一 造船基地和船舶类型 350
二 海舶规制及其构造特点 351
三 规模巨大的内河造船业 354
四 车船的兴起及其在军事上的运用 355
第三节 造纸业新纪元的到来 357
一 造纸工艺的突破和三大造纸基地的形成 357
二 异彩纷呈的各类纸品及其制造技术 362
一 雕版的推广和三类刻书作坊 367
第四节 印刷业的勃兴及其向周边地区的推广 367
二 京、浙、闽、蜀四大印刷中心 371
三 辽、夏、金辖区雕版印刷业的初兴 374
第十章 两宋手工业中的技术革新与工艺革命 377
第一节 冶金和金属加工业中的技术革新与工艺革命 378
一 冶铜工艺——胆铜法的发明和推广 378
二 冶银工艺——“吹灰法”的纯熟运用和金银分离术的进步 383
三 金属加工工艺——“旋作”的出现与车床使用 385
四 铸钱工艺——走向规范化坦途 387
第二节 造船业中的技术革新与工艺革命 388
一 操纵机具的革新:从升降舵到平衡舵、开孔舵 389
二 干船坞和打捞船的发明 390
三 导向仪器航海罗盘的发明和使用 392
第三节 采盐和制盐业中的技术革新与工艺革命 394
一 采盐业:首创卓筒井即窄口深井技术 394
二 海盐业:《熬波图》和取卤验卤技术 396
第四节 纺织业中的技术革新与工艺革命 397
一 纺织机具:脚踏缫车、脚踏纺车的推广和水转大纺车、束综提花机的创制 397
二 丝织技艺:轴架整经法的采用 402
三 染印工艺:蜡染法的推广 403
第五节 印刷业和兵器制造业中的技术革新与工艺革命 404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使用 405
二 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回鹘地区的传播 408
三 火药的发明及其在军事上的运用 411
第六节 建筑业中的技术革新与工艺革命 416
一 福圣木塔和喻皓《木经》中“材分制”的提出 416
二 李诫《营造法式》和“材分制”的完善 418
三 宋代工程图学的规范与成熟 420
四 附论宋代计时机械的伟大成就:苏颂、韩公廉造水运仪象台——我国古代第一架自动天文钟的诞生 422
第十一章 民营手工业的崛起及其经营方式的考察 430
第一节 规模巨大、分工细密的官营手工业 431
一 拥有数十万工匠的矿冶和铸造业 431
二 分工细密的军工、纺织等官营作坊 433
第二节 民营手工业的崛起和商品生产的扩大 435
一 民营企业成为手工业体系中的主体成分 435
二 机户:纺织业中独立手工业者的兴起 437
三 手工业商品生产性质的增强 440
第三节 经营方式的考察:雇佣劳动、行会制度和包买商惯例 443
一 官私企业中雇佣劳动的扩大 443
二 民营工商业中行会制度的形成 445
三 纺织业中包买商惯例的雏形 448
四 井盐、矿冶等行业中带有近代色彩的雇佣关系 451
第四节 附论原始工业化进程在北宋的启动 457
一 原始工业化进程的构成要素及其内涵 457
二 原始工业化进程的孕育及其在北宋的启动 460
第一节 10-13世纪我国商品经济的新气象 463
一 两宋商品经济繁盛的主要表现 463
第十二章 两宋商品经济的繁盛和都市化进程的加速 463
二 宋代都市化进程的征兆、内涵及其基础 465
第二节 宋代城市的兴起及其类型分析 467
一 城市数量的激增和城市人口的膨胀 467
二 坊市制的崩溃和近代型城市风貌的初现 470
三 城市郊区的扩展和卫星城镇的兴起 474
四 城市类型及其经济意义的增长 477
一 两宋草市勃兴及其对自然经济的浸润 481
第三节 草市勃兴与部分地区市镇网络体系的形成 481
二 个案分析:鄂州南草市和江陵沙市 487
三 经济发达地区市镇网络体系的初步形成 491
第四节 宋代贩运性商业向规模性商业的转化和都市化进程的特点 495
一 贩运性商业向规模性商业的转化 495
二 北宋商税的急剧增长 499
三 两宋都市化进程的特点、程度及其影响 500
第十三章 宋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各区域政权经济联系的加强 508
第一节 四通八达的两宋水陆交通网络 509
一 大庾岭商道、滇桂博马商道和川陕运茶通道:宋代陆路交通向周边地区的延伸 509
二 以汴京为中心的北宋漕运网络 511
三 金国汴渠的堙塞和南宋江南运河的利用 520
第二节 各区域政权之间的物资交流和商业往来 523
一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物资交换 523
二 宋、辽、夏、金、蒙古汗国之间的榷场贸易 523
三 规模巨大的走私贸易 530
四 两宋与西北、西南部族的茶马贸易 533
五 络绎不绝的官方朝贡贸易 534
第一节 日趋兴盛的两宋海外贸易 537
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海外贸易的兴盛 537
第十四章 海上丝绸之路和国际市场的开拓 537
二 以广州、泉州为中心的沿海港口分布 538
三 两宋海上交通的范围及路线 540
四 民间舶商贸易和官方市舶贸易 543
五 进出口商品的比较分析:“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 547
六 海外贸易中的商业资本 552
第二节 辽、夏等周边政权的民族往来和对外贸易 554
一 辽朝与高丽、大食等国的朝贡贸易和榷场贸易 554
二 西夏与西北各族的贸易往来 556
第十五章 宋境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和契约租佃经济主导地位的达成 557
第一节 契约租佃经济赖以确立的三大历史前提 558
一 不抑兼并政策的提出及其意义 560
第二节 大土地所有制优势、合法地位的确立——租佃经济赖以确立的第一个前提 560
二 观念转变:从部曲为本到土地为本 563
第三节 农民阶级中部构成的变动和契约佃农的成长——租佃经济赖以确立的第二个前提 565
一 均田户的破产和无地客户的激增 565
二 主客户之区分和客户比重的上升趋势 567
三 下户比例的增长及其阶级属性的判别 569
第四节 超经济强制的松弛和多数佃农迁徙、退佃自由的达成——租佃经济赖以确立的第三个前提 573
一 劳动力所有制与租佃经济的确立前提 573
二 地权转移率的提高导致累世相承的主仆名分趋于瓦解 575
三 经济性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导致行政统辖权与土地所有权逐步分离 576
四 地权集中而地块分散的背离状况导致部曲庄园制经营方式日趋衰落 578
五 宋代多数佃农已获迁徙自由和退佃权利 579
第五节 契约租佃经济的达成及其历史地位 583
一 租佃经济在北宋中叶的确立及其在金辖中原地区的曲折发展 583
二 租佃经济与部曲庄园经济、中古田制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587
三 小农土地要求的部分满足和佃农上升几率的增长 588
四 契约佃农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和处境改善 590
五 契约租佃经济的历史地位 595
第十六章 两宋的赋役征取和摊丁入亩趋势的出现(上):赋税和徭役 596
第一节 宋代赋税类别及其征取程序 596
一 “两税”(又称“二税”)的由来与演进 597
二 和籴种类及其抑配性质的加强 600
三 从和买、预买绢到东南折帛钱 603
四 科配和时估制度 605
五 人头税和经总制钱 607
六 两税征收程序及其相关规定 608
七 宋代整顿赋税的努力:方田均税法和经界法 611
第二节 宋代的职役、力役和兵役残余 619
一 职役系统的内部构成及其性质判定 620
二 特权与义务交错的诸种衙前 621
三 力役的主要表现及其减轻趋势 623
四 南宋义役的兴起与推广 626
一 摊丁入亩趋势的历史内涵 631
第十七章 两宋赋役征取和摊丁入亩趋势的出现(下):两宋摊丁入亩趋势的主要表现 631
第一节 宏观考察:我国赋役结构从双轨制向单轨制演进的宋代缺环 631
二 摊丁入亩趋势的曲折发展及其宋代缺环 633
第二节 表现之一:部分力役转化为代役税,代役税同时向田亩税归并 634
一 北宋“纳钱免役”的制度化进程 634
二 “免夫钱”以资产多少为征收依据 637
第三节 表现之二:部分力役不再单以丁口征调,转而依据税额、物力或户等摊派 639
一 力役轻重与户等高低相联系 639
二 “按丁差夫”向“按资差夫”的曲折过渡 642
第四节 表现之三:水利役中“计田出丁”向“履亩纳钱”的演进 645
一 “计田出丁”法从两浙地区向宋辖全境的推广 645
二 “计田出丁”法从民间私约向水利法规的演进 649
三 租佃关系下“计田出丁”向“履亩出钱”的转化 653
第五节 若干旁证:摊丁入亩趋势在人头税、两税、附加税和差役、兵役残余中的相应表现 657
一 身丁钱向田亩税过渡 658
二 支移向脚钱转化 660
三 部分差役向田亩税的归并 661
四 残存兵役依照户等、物力征发 662
第六节 宋代出现摊丁入亩趋势的环境、机制与原因 664
一 历史环境与内在机制 664
二 租佃经济取代田制经济是摊丁入亩趋势出现的根本动因 666
第十八章 宋朝经济管理体制与经济政策(上) 670
第一节 财经管理机构的设立及其演变 672
一 中央财经机构的演变:从三司一统体制到户部、朝廷、御前财赋的分立体制 672
二 地方财经体制的演变:从北宋转运使到南宋总领所 674
三 从中央到地方的商税征收网络 676
四 外贸外侨管理机构:市舶司和蕃坊司 678
第二节 主客户制的确立和版籍管理系统 681
一 五等版簿的确立过程 681
二 从土客对称到主客对称:以经济原则为主的户口分类 682
三 户版和账籍:两个不同的体系 686
一 国家干预在唐宋之际的重大变化 690
第三节 土地与租佃领域中国家干预的转折 690
二 对土地所有制结构:放弃调整 692
三 对地主土地所有权:干预减弱 695
四 对小农土地所有制:维护尊重 701
五 对土地所有权的转移:畅通渠道 706
六 对契约租佃关系:限定租率 711
第十九章 宋朝经济管理体制与经济政策(下) 717
第一节 以下放经营权为特征的矿冶管理体制 717
一 国有、官监、民营、专卖 717
二 神宗以降“二八抽分制”的推广 721
一 通商成分逐步增长的两宋茶法 724
第二节 禁榷体制的演进脉络 724
二 从完全禁榷到不完全禁榷的宋代盐法 729
三 以买扑制为主体的宋代榷酒政策 733
第三节 商业与外贸体制 735
一 商税征收之制度化时期的到来 735
二 具有开放取向的外贸政策 739
第二十章 辽、夏、金的经济管理体制与经济政策 742
第一节 辽、夏、金的户口管理及其分类标准 742
一 西夏的人口管理及其身份等级 742
二 辽朝的兵籍及其燕云地区的户籍 746
三 金国的户口编制及其分类标准 748
四 宋金户籍分类标准的比较 749
第二节 辽、夏、金农业管理的不同特色 750
一 垦荒与水利并重的夏国农业管理 750
二 从实际出发的辽朝农业管理 754
三 成功与失败并存的金朝农业政策 755
第三节 辽、夏、金的土地和赋役制度 759
一 受到中原强烈影响的西夏土地和赋役制度 759
二 三种不同类型的辽朝土地、赋役体系 763
三 东北牛头地、牛具税与中原租佃制、两税法并行的金朝土地、赋役制度 766
一 劳役、苦役、匠役并存的西夏矿冶体制 767
第四节 辽、夏、金以工奴制为主体的矿冶体制 767
二 辽朝矿冶的工奴制经营方式 768
三 从工奴制向民营制转化的金朝矿冶政策 769
第二十一章 宋、辽、夏、金的货币运行体系 772
第一节 以宋代铜钱为基础的宋辽夏金货币体系 773
一 晚唐五代的货币遗产和两宋的货币对策:宋代以铜钱为本位的多种货币并存体制的形成 773
二 一国所铸,四朝共用:宋钱在辽、夏、金辖区的流通 776
第二节 纸币登上历史舞台和纸币称提术 780
一 私交变官交:纸币登上交换舞台的历史行程 780
二 纸币的演进与完善:从宋代“钞引”到金代“交钞” 784
三 纸币贬值和纸币称提术:宋金两朝为恢复纸币信誉而作的种种努力 787
一 从北宋定量银铤到金代承安宝货:白银货币化的逐步达成 791
第三节 白银货币化的达成和金融汇兑业务的展开 791
二 从便钱务到榷货务:两宋金融汇兑业务的展开 794
第四节 从“钱荒”看宋代货币流通体制的内在缺陷 797
一 宋代“钱荒”及其诸般成因 797
二 从宋代货币流通体制看“钱荒”成因 800
第二十二章 10-13世纪区域经济的特色和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完成 807
第一节 “东强西弱,南升北降”:宋代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 809
一 从各路人口密度看区域经济布局 809
二 从各路垦殖指数看区域经济布局 815
一 顽强发展、一波三折的中原经济 818
第二节 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818
二 蓬勃兴起、后来居上的东南经济 825
三 不平衡发展的西川经济 830
四 困顿停滞的中南经济 832
五 地旷人稀、起点过低的广南经济 835
第三节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完成 836
一 经济重心的概念和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方法论问题 836
二 耕地和劳动力资源重心南移过程的完成 839
三 赋税重心的南移 842
主要参考文献 845
后记 865
主编后记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