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形成的背景 1
1.2 必要性 2
第2章 环境与生物资源 4
2.1 环境 4
2.1.1 环境的概念 4
2.1.2 环境问题 6
2.1.3 环境保护 8
2.1.4 环境科学 12
2.2 资源 15
2.2.1 资源的概念 15
2.2.2 资源的属性 16
2.2.3 资源的分类 18
2.2.4 资源科学 20
2.3 生物资源 22
2.3.1 生物资源的概念 22
2.3.2 生物资源的属性和分类 23
2.3.3 生物资源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4
2.4 环境生物资源 25
2.4.1 环境生物资源的概念和属性 25
2.4.2 环境生物资源的分类 25
2.4.3 环境生物资源的环境功能 25
2.4.4 环境生物资源的研究目的、对象和内容 31
第3章 用于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环境生物资源 33
3.1 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 33
3.1.1 环境质量定义及基本内涵 33
3.1.2 生物监测的概念 34
3.1.3 生物监测与评价的特点 34
3.1.4 环境生物资源与生物监测与评价 35
3.2 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及评价的环境生物资源 36
3.2.1 大气的组成及大气污染 36
3.2.2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37
3.2.3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38
3.2.4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38
3.2.5 利用植物的伤害症状进行监测与评价 51
3.2.6 利用地衣、苔藓进行监测 57
3.2.7 利用植物群落监测 58
3.2.8 利用微生物监测 58
3.2.9 环境影响评价 61
3.3 用于水体环境监测及评价的环境生物资源 61
3.3.1 水体污染 62
3.3.2 水体的主要污染物 62
3.3.3 环境生物资源与水污染监测 63
3.3.4 水体污染的生物群落监测法 64
3.3.5 细菌学检验监测法 71
3.3.6 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73
3.4 用于土壤环境监测及评价的环境生物资源 75
3.4.1 土壤污染的特征 75
3.4.2 土壤污染的来源 76
3.4.3 土壤的自净作用 77
3.4.4 土壤的生物污染 77
3.4.5 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78
3.4.6 土壤环境的生物监测与评价 80
第4章 用于环境净化的环境生物资源 84
4.1 用于环境净化的环境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研究内容 84
4.1.1 用于环境净化的微生物资源 84
4.1.2 用于环境净化的原生动物资源 99
4.1.3 用于环境净化的植物资源 101
4.2 用于大气环境净化的环境生态资源 105
4.2.1 植物资源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作用 105
4.2.2 大气污染的生物治理技术 111
4.3 用于水体环境净化的环境生物资源 120
4.3.1 废水生物处理的作用原理 120
4.3.2 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工艺类型 122
4.3.3 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主要生物资源 126
4.4 用于土壤环境净化的环境生物资源 136
4.4.1 生物修复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36
4.4.2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原理 137
4.4.3 用于土壤环境净化的主要环境生物资源 139
4.5 用于污染事故补救的环境生物资源 140
4.5.1 用于污染事故补救的主要环境生物资源 140
4.5.2 污染事故的生物补救技术 140
第5章 生态恢复中的环境生物资源 143
5.1 生态恢复及生态恢复中的环境生物资源 143
5.1.1 生态恢复的研究概述 143
5.1.2 生态恢复中环境生物资源 147
5.2 荒漠化生态恢复中环境生物资源 150
5.2.1 荒漠和荒漠的动物及主要植被 150
5.2.2 荒漠化的定义及类型 150
5.2.3 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151
5.2.4 荒漠化生态恢复中的环境生物资源 152
5.2.5 环境生物资源在荒漠化恢复中的应用 154
5.3 草地生态恢复中的环境生物资源 155
5.3.1 草地及草地动物和主要植被 155
5.3.2 草地与环境的关系 156
5.3.3 草地退化原因及其生态恢复的重要意义 156
5.3.4 草地生态恢复的方法 157
5.3.5 草地生态恢复中的环境生物资源 157
5.3.6 环境生物资源在草地生态恢复中的实际应用 159
5.4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中的环境生物资源 159
5.4.1 矿区废弃地的类型及特点 159
5.4.2 矿区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160
5.4.3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要求 160
5.4.4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中的环境生物资源 161
5.4.5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实例 162
5.5 森林生态恢复中的环境生物资源 163
5.5.1 森林及森林动物和主要植被 163
5.5.2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163
5.5.3 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危害 164
5.5.4 森林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 164
5.5.5 森林生态恢复的方法 165
5.5.6 森林生态恢复的典型实例 166
5.6 湿地生态恢复中的环境生物资源 166
5.6.1 湿地的定义及类型 167
5.6.2 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作用 167
5.6.3 湿地恢复研究进展 168
5.6.4 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 169
5.6.5 湿地生态恢复的成功范例 170
第6章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171
6.1 概述 171
6.1.1 生物技术的产生 171
6.1.2 传统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 171
6.1.3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生物技术 171
6.2 基因工程与环境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172
6.2.1 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基础 172
6.2.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监测评价中的应用 189
6.2.3 基因工程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95
6.3 细胞工程与环境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198
6.3.1 概述 198
6.3.2 微生物细胞工程 199
6.3.3 植物细胞工程 200
6.3.4 细胞工程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205
6.4 细胞酶工程 206
6.4.1 酶的发酵生产及分离纯化 206
6.4.2 酶分子的改造 212
6.4.3 固定化技术及酶反应器 215
6.4.4 生物传感器 222
6.5 发酵工程与环境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228
6.5.1 概述 228
6.5.2 微生物发酵过程 229
6.5.3 发酵操作方式及工艺控制 232
6.5.4 发酵设备 238
6.5.5 发酵工程在净化处理环境污染中的应用 241
6.6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生态安全性 244
6.6.1 基因工程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244
6.6.2 工业用基因工程产品的危险性 244
6.6.3 基因工程技术潜藏着对基因和物种资源的破坏性影响 245
6.6.4 基因工程技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影响 245
6.6.5 基因工程技术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制性 245
第7章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生物资源的保护 247
7.1 生物多样性概述 247
7.1.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组成 247
7.1.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48
7.2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及其原因 249
7.2.1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 249
7.2.2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251
7.3 中国生物多样性状况 252
7.3.1 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 252
7.3.2 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 252
7.4 生物多样性保护 254
7.4.1 《生物多样性公约》 254
7.4.2 生物多样性保护 256
7.4.3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中国 257
7.5 环境生物资源的保护 260
第8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262
8.1 可持续发展 262
8.1.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262
8.1.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264
8.1.3 世界已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264
8.1.4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68
8.2 环境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270
8.2.1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271
8.2.2 环境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273
附录 274
参考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