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油藏描述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志章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2128301
  • 页数:28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关于系统的思考 1

第二节 油藏描述的目的 2

第三节 油藏描述的概念 3

一、概念 3

二、油藏描述的任务及内容 3

第四节 油藏描述发展现状 5

一、以测井为主体的油藏描述 5

二、多学科协同油藏描述发展阶段 6

三、多学科一体化描述技术——现代油藏描述 9

第五节 油藏模型与储层模型 11

一、油藏地质模型 11

二、储层地质模型 13

三、储层建模方法 22

第六节 油藏描述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30

一、油藏描述面临的挑战 30

二、提高油藏描述实效的对策 31

第七节 中国陆相油藏的基本特征 33

一、陆相油气区域成藏要素 33

二、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36

三、油气藏烃类相态分类 41

四、油气藏的开发分类及特征 41

第八节 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油藏描述的内容、流程及关键技术 44

一、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技术研究内容及流程 44

二、开发早期油藏描述技术研究内容及流程 46

三、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技术研究的内容及流程 48

参考文献 51

第二章 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 52

第一节 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系统设计 52

一、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系统总体结构 52

二、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设计 53

三、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管理系统设计 56

第二节 网络系统设计及建立 68

一、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对网络建设要求 68

二、网络方案设计 68

第三节 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建设 69

一、数据整理与校对 69

二、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的建立 70

第四节 现代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系统主要功能的特点 71

一、一套完整的勘探开发数据模型 71

二、一套完整的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管理系统 73

三、系统数据整理、数据录入和维护简单 74

四、有配套的应用软件 75

五、油藏信息超级资料平台和各种应用软件研制开发是完全独立的 77

六、平台的兼容性和扩充性 77

第三章 测井新技术及多井测井评价 79

第一节 测井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 79

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79

二、电缆测井技术 79

三、随钻测井技术 84

四、恶劣环境测井技术 86

第二节 关键井研究及多井评价 87

一、关键井特征 87

二、关键井研究内容 87

三、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 88

四、微分分析法识别油气水层 91

五、储层参数测井地质综合解释 93

六、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研究 107

第三节 油层有效厚度测井地质评价 126

一、岩心含油级别的划分 127

二、岩性与含油产状出油下限的确定 127

三、测试法确定有效厚度物性标准 128

四、利用数理统计法确定有效层物性下限 129

五、钻井液侵入法 131

六、经验统计法确定油层物性下限 132

七、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确定原始含油饱和度标准 134

八、利用相渗曲线、油藏条件下毛管压力曲线,确定原始含油饱和度下限 135

九、有效厚度夹层扣除标准 136

第四节 多井评价研究 137

一、多井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分析 137

二、油层多井评价及其预测 139

参考文献 140

第四章 地震解释新技术 142

第一节 4D地震技术 142

一、技术难点与技术进步 142

二、处理解释技术 143

三、应用效果 144

第二节 裂缝地震检测技术 144

一、理论研究新进展 144

二、裂缝检测的新技术 145

第三节 井间地震技术及其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147

一、井间地震资料在油藏特性描述中的应用 148

二、井间地震资料在油藏开采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152

第四节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158

一、地震属性的分类 158

二、地震属性的应用 159

三、实例分析 160

第五节 3D可视化技术 160

一、阿科公司的可视化技术 160

二、德士古公司的可视化技术 161

第六节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162

第七节 常规地震数据解释新技术 163

一、粘弹性介质高分辨聚焦成像技术 163

二、小波多分辨反演(MRAI) 167

三、应用实例 171

四、小波分析技术 173

五、常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 176

参考文献 177

第五章 储层岩石物理相理论及应用 179

第一节 储层岩石物理相的基本理论 179

一、沉积岩石微相 179

二、成岩-储集相 180

三、裂缝相 183

四、储层岩石物理相 183

第二节 储层岩石物理相分类与表征 184

一、储层岩石物理相成因分类与表征 184

二、储层岩石物理相综合分类与表征 184

三、储层岩石物理相信息分类与表征 185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相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流程 189

参考文献 193

第六章 油藏渗流地质学 194

第一节 油藏渗流地质学基本原理 194

一、油田规模流场及特征 194

二、流场类型及特征 194

三、流场内温压环境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197

第二节 油藏规模-孔隙规模流场及特征 197

一、油藏渗流屏障特征分析 197

二、油藏非均质性及其渗流差异特征研究 201

三、储层孔隙模型及其渗流地质特征研究 208

四、储层敏感性及其对渗流的影响 216

第四节 开发中后期油藏参数变化规律及变化机理 222

一、粘土矿物对储层参数的影响 222

二、水驱后地层微粒产状变化及其对储层参数的影响 223

三、流体性质的变化及流体对储层的改造 224

四、储层参数变化机理 225

五、剩余油分布形成机理 226

六、油藏润湿性变化机理 227

七、水驱油效率及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机理 227

第五节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及油气微观分布规律 228

一、储层岩石的微观渗流特征 228

二、油气微观分布规律 233

第七章 相控储层表征技术 235

第一节 相控-等时储层对比 235

一、相控-等时小层对比方法、原则 235

二、对比流程 237

第二节 相控储层地震预测 239

一、约束条件选取 239

二、约束方法 239

三、基本流程 239

四、实现方法 240

五、可行性分析 242

六、实例分析 244

七、预测效果分析 247

第三节 相控储层参数预测 248

第八章 储层三维建模 251

第一节 随机建模的基本思想 251

第二节 地质统计学研究进展及趋势 252

一、模拟方法的分类 252

二、随机建模方法综述 254

第三节 随机建模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 259

一、应用范围及效果 259

二、储层随机建模的两个阶段性 261

三、随机模拟方法的适用特点 262

四、评价模型的标准及模型筛选 264

五、国内随机建模研究、应用现状 264

六、随机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64

第四节 储层建模中常用的随机模拟方法 265

一、正演井间分形克里金方法及应用 266

二、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及应用 267

三、序贯高斯模拟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271

四、模拟退火模拟原理与步骤 271

五、标点过程模拟原理及步骤 272

第三节 随机建模的实现 273

第四节 储层三维建模 274

一、储层三维建模内容及流程 274

二、储层三维建模的原则 274

三、储层三维建模的步骤 275

四、储层三维建模的实例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