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引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1.2 历史铸就的汉语类型学特点 3
1.3 语用、语义和语法 5
1.4 语法结构和语法标记 8
1.5 语法系统的开放性 11
1.6 语法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13
第二章 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的原则 16
2.1 引言 16
2.2.2 时间词的分布 17
2.2 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的方式 17
2.2.1 “谓语+结果”的组织原则 17
2.2.3 “在”所引进的地点介词短语 18
2.2.4 给字短语的分布 19
2.2.5 到字短语 21
2.2.6 动词前后的形容词 22
2.3 句子层面的动补结构 22
2.3.1 “形容词+程序词语” 23
2.3.2 动词重叠式 23
2.3.3 “动+个+补”短语 24
2.4 现代汉语信息组织原则的历史成因 25
2.4.1 语言系统和句法临摹 25
2.3.4 组织信息的原则作用的层面 25
2.4.2 “一个谓语中心+一个结果成分”的限制 29
2.4.3 有关的理论问题 29
2.5 结语 30
第三章 现代汉语的动补结构的类型学特征 32
3.1 引言 32
3.2 定义 32
3.3.1 融合度标 36
3.3 动补结构的句法 36
3.3.2 补语的隐性语法关系 38
3.3.3 动补结构的及物性 40
3.4 动补短语的音韵特征 42
3.4.1 音节数目 42
3.4.2 动补短语的轻重音格式 43
3.5 需要动补短语的句法结构 44
3.6 其它动补结构 45
3.7 结论 46
4.1 引言 48
第四章 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辩 48
4.2 普通语言学中主语和话题的定义 49
4.3 谓语之前名词短语的句法差异与主语和话题之别 51
4.3.1 能否进入从句的层面 51
4.3.2 汉语的“唯动格(ergative)”现象 53
4.3.3 话题化与焦点化的对立 54
4.3.4 话题和主语的判别特征 55
4.3.5 主语与无标记话题之关系 57
4.3.6 包含话题和主语的句子的层次划分问题 58
4.4 话题化的手段 59
4.4.1 语序变换的话题 60
4.4.2 添加语法标记的话题 61
4.4.3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对比话题 63
4.4.4 遍指和完全否定格式中的受事成分的无标记句法益 64
4.5 结语 65
第五章 论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词汇标记之关系 67
5.1 引言 67
5.2 严格的结构规律 68
5.2.1谓语中心动词前后的光杆名词 69
5.2.3 词汇标记对结构意义的制约 71
5.2.2 结构赋义规律的作用层面 71
5.2.4 词汇固有的有定性语义特征和它们的句法行为差异 73
5.2.5 谓语动词之前的无定名词表达 74
5.2.6 谓词性宾语的句法行为 77
5.2.7 形容词谓语句的主语 77
5.2.8 疑问代词的句法限制 78
5.3 几种常见的结构赋义现象 79
5.3.1 名量词重叠表遍指 79
5.3.2 疑问代词的两个引申用法:遍指和虚指 80
5.3.3 复数标记“们”的用法 82
5.3.4 谓语动词之前的句法位置 83
5.4 结语 84
第六章 语序和限定,非限定动词 87
6.1 汉语的语序对语法标记的制约 87
6.2 语序与语义结构的严格对应 90
6.3 汉语对语序的充分利用 92
6.4 汉语的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 98
6.5 结语 104
7.1 引言 106
7.2 影响语法的韵律因素 106
第七章 语法、语音和词汇的关系 106
7.3 语法化的伴随特征——语音形式的弱化 107
7.4 重叠的音节数目限制 109
7.5 语音单位的变化对语法发展的影响 110
7.6 破读与词性 116
7.7 北方方言口语里的大音节动词及其语法意义 117
7.7.1 汉语的大音节词的语音构造规律 117
7.7.2 普通话里大音节动词释例 118
7.7.3 大音节动词的语音构造规律 123
7.7.4 大音节动词的构词法和语法意义 125
7.8 结语 127
第八章 陈述语气和虚拟语气的句法差异 129
8.1 引言 129
8.2 虚拟语气的类型学定义 129
8.3 汉语的陈述语气和虚拟语气 131
8.3.1 虚拟从句的否定 132
8.3.2 动补结构的否定 132
8.3.3 动词重叠的否定 133
8.3.6 虚拟句中否定词的特殊分布 134
8.3.5 虚拟语气动词的体标记使用限制 134
8.3.4 持续体标记“着”的否定 134
8.3.7 虚拟句的特殊语序 135
8.4 语法形态的理想化状态 136
8.5 结语 139
第九章 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 140
9.1 引言 140
9.2 对介词语法特征的考察 140
9.3 时间一维性对动词句法特征的制约 143
9.4 介词与体标记的搭配 146
9.5 介词的语义范围 148
9.6 时间特性对语言发展中词语替换换现象的影响 150
9.7 介词和动词在构词方式上的判别 154
9.8 结语 155
第十章 判断词 是 产生的机制 158
10.1 引言 158
10.2 目前关于判断词“是”的来源和产生过程的研究状况 159
10.3 古今汉语判断句式的特点 163
10.4.1 指示代词“是”的篇章功能——回指(anaphor)的出现 164
10.4 “是”从指代词向判断词的语法化过程 165
10.4.2 直接诱发“是”语法化句法格式的建立 165
10.4.3 判断词“是”的诞生 170
10.5 判断词“是”的语法化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175
10.6 先秦其它指示代词的不同发展方向 177
10.7 结语 178
第十一章 汉语体标记诞生的机制 181
11.1 引言 181
11.2 以往对体标记产生的原因的解释及其存在的问题 182
11.2.1 结构类推说 182
11.2.2 词汇替代说 183
11.3.1 动补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186
11.3 动补结构发展补期动词、补语和宾语三者之间的语序限制 186
11.3.2 魏至宋时期动补结构的限制变化 188
11.4 指动补语的形态化过程 191
11.4.1 却 191
11.4.2 去 192
11.4.3 可能补语 193
11.4.4 指动补语形态化的特点 194
11.5 体标记“了、着、过”的产生过程 195
11.5.1 “了”的形态化过程 195
11.5.2 “过”的形态化过程 198
11.5.3 “着”的形态化过程 200
11.6 体标记的产生所带来的影响及有关的理论问题 203
11.6.1 格式的类推 203
11.6.2 体标记产生的条件 204
11.6.3 动补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205
11.7 结语 206
第十二章 句法结构的嬗变对副词,形容词词尾语法化的影响 208
12.1 引言 208
12.2 句法结构与语义的相宜性 209
12.3.1 十五世纪之前的句法结构概观和像义词所引进修饰语的句法位置 211
12.3 十五世纪之前的句法结构与像义词的语法化 211
12.3.2 汉代以前的副词和形容词词尾:“如” 和“若” 214
12.3.3 宋、元、明时期的词尾:似、也似 215
12.3.4 十五世纪以前像义词语法化的机制 215
12.4 十五世纪以后的句法结构与像义词的发展方向的改变 221
12.4.1 第二谓词位置的消失和像义词的新发展方向 221
12.4.2 “像”发展的新方向 221
12.4.3 语法标记的历史层次及其功能调整 222
12.5 结语 225
参考文献 227
术语索引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