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保护 1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科学 1
一、环境的概念与定义 1
二、环境科学及其研究的目的和对象 1
三、环境科学的任务 2
四、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2
第二节 环境问题 3
一、环境问题及其发展 3
二、当前世界环境的主要问题 5
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15
一、环境污染的分类 15
二、环境污染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17
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8
第四节 环境工程概况 20
一、环境污染防治工程 20
二、环境系统工程 20
三、环境质量评价工程 21
四、环境工程的其他内容 21
第五节 我国的环境保护 21
一、我国环境污染的特征 21
二、我国的环境保护及方针对策 22
第二章 化工对环境的污染 27
第一节 化工环境污染概况 27
一、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 29
第二节 化工污染物种类及来源 29
二、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 30
第三节 化工生产的污染特点 32
一、水污染的特点 32
二、大气污染的特点 33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特点 34
第四节 化工污染防治的发展趋势 35
一、采用和开发少废无废工艺 35
二、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 37
第一节 化工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38
一、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38
第三章 化工废水处理 38
二、水体污染物 40
第二节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46
第三节 物理处理法 49
一、重力分离 49
二、离心分离 56
三、过滤法 58
第四节 化学处理法 64
一、中和法 65
二、混凝沉淀法 69
三、氧化还原法 75
四、电解法 82
第五节 物化处理法 85
一、吸附法 86
二、浮选法 90
三、电渗析 94
四、反渗透 95
五、超过滤法 96
第六节 生物处理法 97
一、生化处理方法分类 97
二、微生物及生物处理 98
三、活性污泥法 102
四、生物膜法 105
五、厌氧生化法 108
六、生化处理法的技术进展 110
第四章 化工废气污染控制 113
第一节 化工废气的来源、分类及特点 113
一、化工废气的来源 113
二、化工废气的分类 113
三、化工废气的特点 114
四、主要大气污染物 114
五、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118
六、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118
第二节 除尘技术 119
一、粉尘的特性 119
二、除尘效率及压力损失 120
三、各种尘粒爆炸浓度的下限 123
四、除尘装置 124
第三节 气态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129
一、吸收法 129
二、吸附法 132
三、催化法 134
四、燃烧法 137
五、冷凝法 138
六、气态污染物处理的高新技术 139
第四节 二氧化硫污染及其治理 140
一、二氧化硫排放来源及其毒性 141
二、脱硫技术概述 142
三、石灰/石灰石法 144
四、氨法 145
五、钠碱法 147
六、双碱法 150
七、稀硫酸/石膏法(千代田法) 151
八、吸附法 152
第五节 氮氧化物污染及其治理 153
一、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153
二、氮氧化物的治理方法概述 155
三、改进燃烧法 156
四、吸收法 156
五、催化还原法 161
六、固体吸附法 162
第一节 概述 164
一、化工废渣的来源 164
二、化工废渣的分类 164
第五章 化工废渣处理及资源化 164
三、化工废渣的特点 166
四、固体废弃物的影响 167
第二节 化工废弃物处理技术 167
第三节 主要化工废渣回收利用技术 176
一、塑料废渣的处理和利用 176
二、硫铁矿渣的处理和利用 184
三、矿渣及电石渣的处理和利用 190
一、污泥的来源与特性 195
第四节 污泥处理与处置 195
二、污泥调理 196
三、浓缩 198
四、脱水 201
五、焚烧 206
六、综合利用 207
第六章 其他化工污染防治工程 210
第一节 噪声污染与控制 210
一、噪声的含义、特点与来源 210
二、化工企业噪声的特征 211
三、噪声的度量 213
四、噪声级的相加和平均值 214
五、环境噪声评价值 215
六、噪声的危害 215
七、噪声控制措施 218
第二节 热污染与防治 222
一、热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222
二、热污染的控制 223
第三节 电磁污染与防护 224
一、电磁污染的含义和来源 224
二、电磁污染的危害 224
三、电磁污染的防护 225
一、清洁生产的由来 226
第一节 概述 226
第七章 化工清洁生产工艺 226
二、什么是清洁生产 229
三、清洁生产的内容 231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途径 233
第三节 清洁生产面临的障碍和实施步骤 235
一、清洁生产面临的障碍 235
二、促进清洁生产的手段 236
三、清洁生产审核 238
四、实施清洁生产的步骤 239
第四节 清洁生产的研究进展 241
第五节 我国的清洁生产研究 243
一、乙苯生产的干法除杂工艺(化学合成行业) 246
第六节 典型化工清洁生产工艺 246
二、蒽醌制取四氯蒽醌工艺(染料行业) 247
三、合成氨废水综合利用(化肥工业) 248
四、加压冷凝法回收敌百虫生产副产物氯甲烷(农药行业) 249
第七节 绿色化工 250
一、绿色技术 250
二、环境标志 252
第八章 环境质量评价 254
第一节 概述 254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和类型 254
三、环境质量评价的由来和发展 255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方法 255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255
第二节 环境标准 256
第三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58
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 258
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步骤和程序 259
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259
四、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260
五、水体环境质量评价 265
第四节 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267
一、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由来 267
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267
四、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方法 268
三、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程序 268
五、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271
第九章 环境保护对策与化工可持续发展 275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75
一、环境保护法的概念 275
二、环境保护法的特点 275
三、环境保护法的任务与作用 276
四、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277
五、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278
六、1992年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简介 280
一、环境管理 281
第二节 环境管理和环境教育 281
二、环境教育 289
第三节 发展环境科学技术 293
一、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293
二、我国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及问题 294
三、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 296
第四节 环境与化工可持续发展 298
一、可持续发展 298
二、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299
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00
四、化工的可持续发展 300
主要参考文献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