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败落世家的浮沉 1
衰世“圣人”的诞生 1
从尤溪、浦城到都下 12
在建瓯环溪 25
第二章 师事武夷三先生 40
卜居潭溪 40
“三字符”与“昭昭灵灵底禅” 55
由白水、籍溪通向湖湘派 69
第三章 出入佛老的心路历程 81
踏上心学之路 81
通向“牧斋” 95
“从谦开善处下功夫来” 108
第四章 儒家心态的迷失与复归 122
高士轩中的世俗主簿 122
主县学下的自我反思 136
“泉南佛国”的朦胧觉醒 149
第五章 从学延平:从主悟到主静 165
畏垒庵中的理学信徒 165
“困学”的艰难跋涉 172
走出“恐闻” 185
第六章 在隆兴北伐与和议的旋流中 199
师事延平的最后一章 199
“诋诃百事”的人都抗争 209
苟安氛围中的自我奋进 220
第七章 从李侗到程颐 235
清算宗杲—无垢的佛学论战 235
中和旧说的历程 247
衡岳之游 258
中和新说的诞生 277
第八章 寒泉著述:砥砺理学之剑 288
超然会太极 288
清算湖湘派的论战 302
前《四书集注》的经学体系 314
道统与正统 329
第九章 鼎足分合:朱吕陆三会 344
寒泉之会 344
鹅湖之会 355
三衢之会 368
第十章 丁酉年:生平学问的第一次总结 383
顿进之功 383
《四书集注》经学体系的诞生 397
五经学思想的飞跃 410
第十一章 儒宗在匡庐 421
“见儒者之效” 421
卦事与赈荒 440
从观音寺之会到白鹿洞之会 452
吹向江西的朱学旋风 469
第十二章 浙东提举——道学人格的风采 491
“卧龙”再起 491
六劾唐仲友的人间喜剧 505
浙东的三学角逐 530
第十三章 跧伏武夷山中 557
武夷精舍中的道学夫子 557
在反道学文化逆风中 577
第十四章 全方位的文化论战 597
义利王霸之辩 597
平衡浙学与陆学的道学砥柱 615
通向图书象数的占学 633
第十五章 戊申延和奏事风波 648
“抛却书册去寻春” 648
延和奏事 671
朱林交奏背后的党争 687
第十六章 从传统反思到现实批判 704
“自无极而为太极”之谜 704
朱陆太极论战 729
戊申封事——反思与批判的里程碑 755
第十七章 己酉年:生平学问的第二次总结 776
先天学与太极说的珠联璧合 776
离经叛道的新经学体系 789
人本主义的四书学体系 808
第十八章 南下临漳 824
在相党纷争的闹剧中出山 824
“经界”风云 844
又一次失败的地方更革 857
南陬民间学术素王 869
第十九章 卜居考亭 882
横流独抗:与浙学的新论战 882
朱辛双子星座 906
“我愿君王法天造” 917
第二十章 二入湖湘 928
“精密严恕”的长沙百日新政 928
卷入宫廷内禅闹剧 946
第二十一章 入侍经筵四十六日 957
“帝王师”入都 957
一个被新君憎厌的经筵老儒 967
逐出国门的“天下大老” 982
第二十二章 庆元党禁:在文化专制的炼狱中 995
沧洲精舍——“吾道付沧洲” 995
道学——伪徒——逆党 1007
打入伪籍的逆党之魁 1024
第二十三章 守吾太玄:生平学问的第三次总结 1039
游心于韩文屈赋之间 1039
“空同道士”与周易参同契 1055
经学大师与经学弟子们 1074
第二十四章 莫向人前浪分雪,世间真伪有谁知 1091
最后的精神漂泊 1091
道学党魁之死 1104
尾声 回到多维文化视野 1113
后记 1120
主要征引参考书目 1126
后跋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