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中国阐释学”正名 1
第二节 建立中国阐释学之必要性与可能性 5
第三节 “双重还原法”——中国阐释学的方法论 18
第四节 中国阐释学的基本内容 46
第一篇 语境论 50
第二章 阐释语境与存在境域 50
第一节 几个基本概念与基本观念的说明 50
第二节 理解者与存在境域 59
第三节 境域层次与存在张力 64
第四节 终极境域 69
第三章 终极境域与阐释语境 82
第一节 意义的相对性与确定性 82
第二节 意义之源的确定与“体用一源” 85
第三节 “圆而神”的意义观照方式 95
第四节 无主客之分的思维与意义 106
第五节 终极境域的一致性 114
第六节 “境域虚化”观 118
第一节 存在境域是阐释语境的总根源 129
第四章 语境与意义 129
第二节 阐释语境的变化与意义的变化 131
第三节 语境层次的变化与意义的确定程度 135
第四节 “各有所处”观与“知人论世”观 141
第二篇 “时”论 161
第五章 时间性定义 161
第一节 时间性与时间 161
第二节 “时者,事之会也”——时间性定义 163
第三节 “境”即“时”——时间性与语境 170
第一节 “时”事统一性及相关问题 178
第六章 “时”之诸特性及相关问题 178
第二节 “时”之特定性及相关问题 187
第三节 “时”之层次性及相关问题 203
第四节 “时”之不可改变性及相关问题 215
第七章 “时”与道 229
第一节 特定之“时”的“虚化” 229
第二节 “通变”与“时中”——“时”与道 231
第三节 大同小异与新本质观 241
第一节 言说之“时” 251
第八章 原意与用心——意义的时间性与层次性 251
第二节 原意与用心——意义的层次性 261
第三节 “《春秋》无达辞”——作者与文本的相对性与确定性 275
第三篇 理解根据论 283
第九章 语境要素的一致性 283
第一节 以心会心的两个必要条件 283
第二节 “古今一也”——语境要素的一致性 285
第十章 意义方式的一致性 291
第一节 常情与共同人性 291
第二节 “人亦物也”与人之“物性”观 307
第十一章 惟圣知圣——语境层次与理解 336
第一节 知音难逢 336
第二节 惟圣知圣——语境层次与理解 338
第四篇 理解过程论 348
第十二章 理解之“蔽” 348
第一节 理解之“蔽”的种类与实质 349
第二节 执着与理解之“蔽” 355
第三节 理解之“蔽”的表现与后果 367
第十三章 “虚心”论与阐释学态度 380
第一节 “虚心”与回归天地境域的有限化态度 381
第二节 “虚心”与阐释学反思 397
第三节 “虚心”与独立精神 403
第四节 “虚心”与任物自然的态度 415
第五节 “虚心”与缘情察闻 425
第十四章 理解方法 438
第一节 熟读深思——对特定语境的全面把握 438
第二节 得意忘言——对特定语境层次的超越 444
第三节 “忘言”与“得意” 457
第一节 解喻结合的典型形态与相关问题 472
第十五章 解喻结合——基本的阐释方式 472
第五篇 阐释论 472
第二节 解喻结合的渊源及形成过程 490
第三节 解喻结合的理论依据 499
第四节 解喻结合的流变 506
第十六章 殊途同归——阐释的相对性与确定性 518
第一节 阐释之必然相对性 518
第二节 阐释的相对性与确定性 526
第三节 解决阐释相对性问题的典型实例 548
主要参考书目 561
后记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