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国际法概述 1
一、 国际法的名称 2
二、 国际法的定义和特征 3
三、 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的区别 4
第二节 国际法的渊源 5
一、 国际法渊源的含义和定义 5
二、 国际法渊源的内容 7
第三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10
一、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 10
二、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实际联系 12
三、 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 13
四、 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5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法 17
一、 古代中国的“国际法” 17
二、 近代西方国际法传入中国 19
三、 新中国对国际法的贡献 20
第二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 23
第一节 概说 23
一、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23
二、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24
三、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26
第二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产生 27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28
一、 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36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的概述 36
第三章 国际法主体 36
二、 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37
第二节 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家 40
一、 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40
二、 国家的要素 41
三、 国家的种类 42
四、 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5
第三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48
一、 承认的概念和特征 48
二、 承认的种类 49
三、 承认的方式 52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承认的实践 53
四、 法律上的承认的法律效果 53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54
一、 国家继承 55
二、 政府的继承 58
三、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继承 59
第五节 国家责任 60
一、 国家责任的概念 60
二、 国家责任的构成条件 61
三、 国家责任的形式 64
第四章 国家领土 66
第一节 国家领土概述 66
一、 国家领土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66
二、 国家领土的意义 67
一、 内水的概念及法律地位 69
二、 内水的主要组成部分 69
第二节 内水 69
第三节 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 72
一、 传统国际法的领土变更方法 73
二、 现代国际法变更领土的新方式 76
第四节 边界和边境制度 78
一、 边界及其划分 78
二、 边境制度 80
三、 中国的边界问题 81
第五节 南极和北极 84
一、 南极及其法律地位 84
二、 北极及其法律地位 85
第一节 概述 87
一、 海洋法的概念 87
第五章 海洋法 87
二、 我国的海洋立法 88
第二节 内海 89
一、 内海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89
二、 我国的港口制度 90
三、 内海湾和内海峡 91
第三节 领海 93
一、 海的概念 93
二、 领海的宽度 94
三、 领海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制度 94
四、 中国的领海制度 96
第四节 毗连区 97
一、 毗连区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97
二、 我国的毗连区制度 98
一、 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99
第五节 专属经济区 99
二、 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 100
三、 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界限的划定 101
第六节 公海 101
一、 公海的概念 101
二、 公海的法律地位 102
三、 公海的法律制度 103
第七节 大陆架 105
一、 概述 105
二、 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106
三、 中国大陆架问题 107
第八节 国际海底区域 107
一、 概述 107
二、 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 108
三、 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 109
第六章 空间法 111
第一节 空气空间与航空法 111
一、 空气空间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111
二、 国际航空法 112
三、 国际航空制度 114
第二节 空中劫持 116
一、 关于空中动持的国际公约 116
二、 有关空中动持的国际法律制度 117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和实践 120
第三节 外层空间法 122
一、 外层空间的概念及法律地位 122
二、 外层空间法的国际条约 122
三、 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的制度 124
四、 外空活动的其他法律问题 129
第一节 国籍 134
一、 国籍的概念和意义 134
第七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134
二、 国籍的取得 136
三、 国籍的丧失与恢复 139
四、 国籍的冲突 140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141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143
一、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143
二、 外国人入境、居留和出境 144
三、 外国人待遇的一般原则 146
四、 我国关于外国人入境、居留和出境的规定 148
一、 庇护 150
第三节 庇护和引渡 150
二、 引渡 151
第八章 外交关系法 156
第一节 外交关系概述 156
一、 外交 156
二、 外交机关 157
第二节 使馆及其人员 159
一、 使馆的建立和使馆的职务 159
二、 使馆人员 161
三、 外交代表职务的开始和终止 162
第三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162
一、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 162
二、 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主要内容 163
第四节 领事制度 167
三、 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适用范围 167
一、 领事的等级的派遣 168
二、 领事的职务 168
三、 领事特权与豁免 169
四、 我国的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170
第九章 条约法 173
第一节 概述 173
一、 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173
二、 条约的种类和名称 174
三、 条约法公约 177
第二节 缔结条约的程序 178
一、 缔约的资格 178
二、 缔约条约的程序 179
二、 条约的保留 181
第三节 条约的加入、保留和登记 181
一、 条约的加入 181
三、 条约的登记 182
第四节 条约的效力 183
一、 条约的生效及其适用范围 183
二、 条约的失效 184
三、 条约的解释 186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的程序法 186
第十章 国际组织与联合国 190
第一节 国际组织概述 190
一、 国际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190
二、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191
第二节 联合国 192
一、 联合国的建立 192
二、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94
三、 联合国的会员国 195
四、 联合国的主要机关 197
第三节 联合国专门机构 200
一、 概说 200
二、 主要的联合国专门机构 201
第十一章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04
第一节 概述 204
一、 国际争端的概念和性质 204
二、 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和方法 205
第二节 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法 206
一、 谈判与协商 206
二、 斡旋 207
三、 调停 207
四、 国际调查与和解 208
第三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209
一、 国际仲裁 209
二、 司法解决 212
第四节 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的程序 215
一、 联合国解决争端的程序 215
二、 区域性国际组织解决争端程序 218
第十二章 战争法 220
第一节 概述 220
一、 战争的概念 220
二、 战争的特征 220
第二节 战争的开始与结束 221
一、 战争的开始 221
二、 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222
三、 战争的结束 223
第三节 战争法规 224
一、 战争法的概念及主要原则 224
二、 战争法规的基本内容 225
第四节 战时中立 230
一、 战时中立的概念 230
二、 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 230
第五节 战争犯罪及其责任 231
一、 战争犯罪的概念 231
二、 战争犯罪责任 232
三、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罪犯审判 233
四、 联合国确认纽伦堡的东京审判原则 234
五、 两大军事法庭追究个人刑事责任对国际法发展的意义 234
一、 人权的概念 236
第一节 概述 236
第十三章 国际人权法 236
二、 国际人权法的概念 237
第二节 国际人权文件 238
一、 《世界人权宣言》 238
二、 1966年联合国国际人权公约 239
第三节 国际人权的基本内容 241
一、 集体人权 241
二、 个人人权 243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人权 246
一、 尊重基本人权,反对一切践踏民族自决和实行种族歧视的政策 247
二、 反对任何国家利用人权问题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标准和发展模式,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247
三、 各级参与国际人权活动,促进人权的国际合作 248
附录:《国际法概论》教学大纲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