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童时代 1
第一节 诞生日期及命名 1
第二节 家世述略 2
第三节 幼年动向 3
第四节 蒙童见解 4
第二章 离乡就学 6
第五节 檀香山留学成绩 6
第六节 奉命归国留心政治 8
第七节 选择学校交结相知 10
第三章 革命运动 14
第八节 假行医运动革命 14
第九节 上李鸿章条陈 15
第十节 兴中会之产生 21
第四章 实行革命奋鬬舆牺牲 27
第十一节 广州起义之失败 27
第十二节 避日转美游说洪门 32
第十三节 伦敦被难 35
第五章 完成三民主义后之革命事业 40
第十四节 三民主义之完成 40
第十五节 日本民党之联络与清廷诱计及助菲律滨之独立 42
第十六节 与保皇党之交涉 44
第十七节 谋合同志起义惠州 49
第十八节 失败后之大势与革命风潮 58
第十九节 革命党与保皇之论战 62
第二十节 洪门改组与宣传 68
第六章 同盟会成立后之革命方略 78
第二十一节 同盟会之成立 78
第二十二节 革命之历程 85
第二十三节 为宣传创办民报 86
第二十四节 发生国际交涉之革命同盟会第一次流血 90
第七章 革命军战役 93
第二十五节 潮惠之战 93
第二十六节 钦廉之战 96
第二十七节 镇南关之战 99
第二十八节 钦廉上思之战 102
第二十九节 河口之战 103
第八章 革命事业之推进 107
第三十节 同盟会南洋支部之成立 107
第三十一节 革命团体怖告星洲 110
第三十二节 赴欧情形 111
第三十三节 在美情形与锡矿计划 113
第三十四节 广州新军之战 115
第三十五节 由美东行之革命情形 117
第三十六节 槟榔会议筹备军饷 120
第三十七节 陶章内哄忍痛声辨 123
第三十八节 三月二十九日之战 128
第九章 满清灭亡民国成立 139
第三十九节 武昌起义情形 139
第四十节 各地响应之概况 143
第四十一节 致力外交促成革命 154
第四十二节 就任临时大总统 157
第四十三节 议和与辞职 164
第四十四节 建设铁路计划 171
第四十五节 钱币革命 176
第十章 讨袁 181
第四十六节 二次革命之因果 181
第四十七节 重游日本之初时怀抱 188
第四十八节 中华革命党之成立 189
第四十九节 再次讨袁 195
第五十节 消灭帝制后之谋国主张 203
第十一章 护法 208
第五十一节 护法广州任大元帅 208
第五十二节 建国方略之著述与南北和议之主张 216
第五十三节 逐岑陆粤军返粤 222
第五十四节 任非常大总统 225
第五十五节 北伐之波折 229
第五十六节 北伐时之时局主张 232
第五十七节 广州蒙难 235
第五十八节 在沪时之讨逆计划及沈鸿英之变 243
第五十九节 讨陈后和平统一之主张 248
第六十节 东征 251
第六十一节 关于交涉 255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改组后之发展 259
第六十二节 改组中国国民党确立三民主义与政纲 259
第六十三节 公怖建国大纲国民政府成立 275
第六十四节 组织党军设立军官学校 282
第六十五节 二次北伐讨曹贿选 284
第六十六节 商团暴动之处置 292
第十三章 北上逝世与饰终典礼 298
第六十七节 由粤到沪主张国民会议 298
第六十八节 由沪赴津经日本时之言论 304
第六十九节 至津卧病与段商国是 311
第七十节 病情与逝世 313
第七十一节 安灵哀音 317
第七十二节 奉安典礼 319
第七十三节 陵墓 328
第十四章 遗教 332
第七十四节 著作及讲演记录要目 332
第七十五节 嘉言录 334
第十五章 家属 339
第七十六节 妻室 339
第七十七节 子孙 340
附录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