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企业家理论综述 1
第一节 企业家的定义与产生 2
一、企业家的定义 2
二、企业家的产生 5
第二节 企业家理论简析 9
一、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 10
二、熊比特的企业家理论 12
三、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 15
四、奈特的企业家理论 16
五、彭罗斯的企业家理论 18
六、卡森的企业家理论 19
七、张维迎的企业家理论 20
第三节 企业家: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 23
一、企业家与经济增长 24
二、企业家与我国经济增长 27
第四节 我国企业家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 29
一、资本模式 29
二、代理模式 30
三、创新模式 32
四、人力资本模式 33
第二章 企业家成长的因素分析 36
第一节 文化环境 37
一、传统文化对企业家成长的促进作用 37
二、传统文化对企业家成长的制约作用 40
第二节 体制环境 48
一、企业家“官员化”的成因 49
二、企业家“官员化”的不良影响 52
第三节 舆论环境 56
二、间接影响 57
一、直接影响 57
第四节 政策环境 59
一、政策及作用 59
二、政策方式 61
三、政策特点与建议 63
第五节 家庭环境 65
第三章 企业家成长的特点分析 72
第一节 我国企业家成长的主要机理 72
第二节 我国企业家成长的特点 74
一、成长的道路特点 74
二、成长的精神特点 75
三、成长的经验特点 77
四、成长的类型特点 78
五、成长的素质特点 79
第三节 我国企业家成长的基本方向 83
一、继续完善企业家成长的机制,提高企业家成长的市场化程度 83
二、加强企业家的素质修炼,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软专家 84
三、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构建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 84
四、培养驾驭全球竞争的战略型企业家 85
一、新时代的社会特征 86
第四章 企业家培育机制 86
第一节 新时代对企业家的影响和要求 86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家的影响和要求 90
三、入世对企业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00
第二节 我国企业家面临素质考验 105
第三节 建立与完善企业家培育机制 109
一、提高企业家素质要确立的基本观念 109
二、建立与完善企业家培育机制 111
第一节 确立企业家的社会地位 117
一、承认企业家的社会地位 117
第五章 企业家身份机制 117
二、企业家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123
三、提高我国企业家的政治地位 123
第二节 构建企业家职业本位机制 125
第三节 完善企业家身份机制 128
一、取消对农民企业家的身份限制 128
二、建立企业家成长的阶梯机制 130
三、建立企业家更替机制 138
一、高度重视企业家的选择 142
第一节 国外企业家选择的一般机理 142
第六章 企业家选择管理机制 142
二、对企业家有严格的能力要求 144
三、着重企业家的职业化 146
四、企业家选择方式的多样化 149
五、从企业发展最稀缺的资源角度选拔企业家 152
第二节 我国企业家选择管理的现状分析 152
一、国有企业企业家选择主体的权利、责任双重弱化 153
二、选择范围受到人为限制 154
三、选择标准有碍国有企业企业家的择优 155
四、选择程序不够科学 155
六、日常管理不到位 157
五、管理体制错位 157
第三节 我国企业家的职业化 158
一、企业家职业化的定义和特征 159
二、企业家职业化在我国具有客观必然性 161
第四节 建立与完善我国企业家选择管理机制 170
一、从委任制、选举制到选聘制 170
二、选拔任用科学化:变“相马”为“赛马” 172
四、建立首席企业家制度 174
三、拓展企业家选择范围 174
五、实现对国企企业家的分类分层管理 177
六、加强对国企企业家的日常管理 179
第七章 企业家激励机制 181
第一节 企业家激励的产生和发展 182
一、激励的由来及定义 182
二、为什么要对企业家实行激励 185
三、激励方式的比较 190
四、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192
第二节 我国企业家激励状况分析 197
一、建立企业家激励机制原则 202
第三节 建立与完善企业家激励机制 202
二、企业家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204
第八章 企业家约束机制 208
第一节 国外企业家约束机制的模式分析 208
一、内部约束 208
二、外部约束 212
三、约束模式组合 214
第二节 我国企业家约束监控的现状分析 217
一、企业家约束失衡的表现特点 217
二、企业家约束失衡的原因分析 222
第三节 建立与完善企业家约束机制 226
一、分散股权、优化企业家的内部约束 226
二、强化国有企业企业家的外部约束监督 230
第九章 企业家评价机制 238
第一节 企业家评价机制的意义 238
一、为企业家竞争上岗提供依据 238
二、为把好企业家入市的“预审关” 239
三、为企业家教育培训提供依据 240
四、为出资者选人提供依据 240
六、为企业家进行自我诊断咨询提供依据 241
第二节 传统企业家评价机制的主要特征 241
五、为建立“三位一体”的约束监控体系提供依据 241
一、求全求稳 242
二、用英雄模范人物的标准去评价考核企业家 242
三、评价主次颠倒 243
四、业绩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准确 243
第三节 企业业绩评价的国外借鉴 244
一、国外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主要模式 244
二、国外企业以价值为基础的有效管理趋势 245
三、国外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改革内容 246
四、国外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 249
第四节 建立与完善企业家评价机制 251
一、企业家评价的主要原则 251
二、企业家评价的主要指标 253
三、企业家评价的主要方式 258
四、规范竞争上岗企业家的评价考核机制 260
第十章 企业家报酬机制 265
第一节 企业家报酬的理论分析 266
一、性质:企业家报酬是一种准地租 266
二、决定:企业家收入的决定因素具有综合性 268
第二节 企业家报酬的原则分析 270
一、“按劳分配”原则 271
二、“按职责分配”原则 272
三、“按资分配”原则 272
四、“按知分配”原则 273
五、“激励报酬”原则 273
六、“市场化”原则 274
第三节 确定企业家报酬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模式 275
第四节 建立与完善企业家报酬机制 279
一、大力推行企业家期权制度 279
二、继续落实企业家年薪制 299
第一节 建立企业家保护机制的必要性 315
第十一章 企业家保护机制 315
一、企业家数量稀缺导致企业成长缺乏企业家主体 316
二、企业家能力稀缺导致企业成长缺乏企业家精神 317
三、企业家行动稀缺导致企业成长缺乏企业家主导 318
第二节 企业家保护机制分析 320
一、企业家要学会自我发展和自我保护 320
二、企业家个人财产的尊重和保护 322
三、降低企业家进入壁垒,造就企业家市场 323
四、强化政府对企业家的保护 324
主要参考文献 334
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