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李时人 1
前言 1
上编 成书研究 3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的史传渊源 3
第一节 史传·小说·历史小说 3
一 中国小说与史传 3
二 历史小说与史传 5
三 《三国志演义》与史传 7
第二节 肇始奠基的三国史元典 8
一 以实录精神写史 9
二 寓褒贬论断于事 15
三 丰厚的文化意蕴 28
四 运奇笔再现奇人 37
第三节 添枝加叶的注释与增补 53
一 史实纲目的情节化 55
二 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58
三 褒贬方式的多样化 61
第四节 兼收集成的三国史编年 67
一 串珠成链的系统化 67
二 叙事艺术的典范性 74
三 锦上添花的形象化 79
四 结论和余论 83
第二章 野史传说中的小说因素 87
第一节 三国野史传说的神奇化 87
一 超越史实的神奇化倾向 89
二 强化才能的奇异美追求 96
第二节 褒刘贬曹的时代性思潮 106
一 人心与时代 106
二 帝蜀寇魏论 107
三 小说的倾向 109
四 简短的结语 110
一 三国故事与社会文化 111
第三节 隋唐三国传说故事考论 111
二 三国英雄与唐人心态 114
三 散见故事的连缀整合 121
第三章 讲史与三国故事的文学创造 127
第一节 三国故事创作与“讲史”艺术 127
一 城市的发展与“说话”的兴盛 127
二 “说三分”的盛行与创作的繁荣 131
第二节 三国故事创作的文化品位 137
一 创作主体的知识结构 137
二 接受主体的多层次性 138
三 道德观念的双向交融 140
一 三国故事话本小考 142
第三节 三国故事创作的新里程碑 142
二 整体框架的新思维 145
三 英雄人物的平民化 153
四 社会生活的理想化 160
第四节 宋元咏三国诗的时代烙印 164
一 扬刘抑曹的道德评价 165
二 重贤兴国的理想寄寓 170
三 超然尘外的心态袒露 173
四 对罗贯中创作的影响 177
一 元前三国戏的源流演变 179
第一节 三国戏的兴盛与元代社会文化 179
第四章 三国题材的戏剧化 179
二 元杂剧三国戏繁盛面貌 181
三 三国戏兴盛的文化动因 186
第二节 市井文学框架与诗骚抒情传统 189
一 故事情节的戏剧处理 190
二 思想意蕴的以史写心 194
三 人物塑造的以雅融俗 203
四 悲喜交集的美学风格 212
五 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219
一 生平事迹考 223
第一节 罗贯中生平思想考论 223
中编 文本研究 223
第一章 作家创作研究 223
二 思想倾向论 229
第二节 接受与创造之关系论 231
一 多层面接受之集大成 232
二 万方为我用之新创造 234
第三节 创作矛盾的辩证处理 236
一 两把评价尺度的矛盾 237
二 忠义道德观念的矛盾 238
三 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 240
一 主题研究审视 243
第二章 文化意蕴探微 243
第一节 思想内涵的动态考索 243
二 思想内涵纵观 249
第二节 理想人格的文化透视 253
一 理想人格的构成形态 254
二 理想人格的审美价值 257
三 理想人格的认识意义 262
第三节 道德情感的表里一体 264
一 道德与情感的辩证关系 264
二 忠义道德内的情感蕴涵 266
三 道德强化与情感的弱化 270
一 蜀汉英雄悲剧类型及个性色彩 273
第四节 悲剧意蕴的人性深度 273
二 各色人物哀情宣泄的悲剧意味 277
三 作者、人物与读者的心灵共鸣 279
第五节 君臣关系的理想范型 283
一 君臣关系的多种形态 283
二 蜀汉君臣的范型意义 288
三 理想范型的审美价值 293
四 文化渊源与历史局限 295
第三章 人物美学新论 300
第一节 形象系统的宏观建构 300
一 历史原型与艺术建构 301
二 地域集团形象子系统 302
三 政治职能形象子系统 303
第二节 主要人物性格构成论 306
一 三位一体的“化合”形态 306
二 “前后相侔”与“前后异态” 312
三 性格构成比例的失衡 316
第三节 奇中寓真的美学特征 318
一 情节奇·性格真·情理实 318
二 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 322
三 与同类小说比较中见高下 326
第四节 “多层展现”法的美学效应 329
一 美学内涵与艺术实践 330
二 因人而异的多变形态 333
三 尚奇传统与初创痕迹 336
第五节 比较美学的多层面运用 340
一 外貌与性格的表里对比 340
二 相似性格的“犯而能避” 341
三 行为方式比较中见个性 344
第四章 虚实艺术研究 348
第一节 虚实理论之争溯源 348
一 崇实与尚虚两派之争 348
二 虚实之争的史传渊源 352
第二节 虚实艺术规律探索 355
一 诸家观点的历史回顾 355
二 虚实形态的多层透视 358
下编 传播研究 360
三 虚实处理的两点失误 365
第一章 总论 369
第一节 传播接受的理论意义 369
第二节 《三国》传播的总体特征 374
第二章 文本系统的传播 378
第一节 版本演变与传播历程 378
一 抄本传播与明初文化 378
二 明刊本的演化与传播 381
三 清刊本的流行与评价 387
第二节 文本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396
一 抄录流传 397
二 销购渠道 398
三 赠送借阅 402
第三节 读者群体文化素质考察 404
一 明代教育与文本传播范围考 404
二 清代教育与文本传播范围考 407
第三章 戏曲系统的传播 412
第一节 明清杂剧传奇三国戏考论 412
一 明代三国戏剧目考略 413
二 清代三国戏剧目考略 419
三 三国戏与小说关系论 423
第二节 清代“花部”中的三国戏考论 428
一 地方戏中的三国戏 429
二 京剧三国戏小考 434
第三节 明清三国戏传播的广泛性 440
一 声腔流行区域考 440
二 戏班演出场所考 444
三 观众接受层面论 449
第四章 说唱系统的传播 454
第一节 说《三国》的历史发展与流布范围 454
一 明清近代说《三国》考略 455
二 说《三国》与小说关系论 460
三 说《三国》流布范围考察 463
第二节 唱《三国》的主要作品与流行区域 473
一 吴语区域唱《三国》作品考 474
二 粤闽语区域唱《三国》作品考 477
三 北方语区域唱《三国》作品考 480
四 少数民族区域唱《三国》概说 493
第五章 社会文化影响论 495
第一节 总论 495
一 显性影响论略 496
二 隐性影响论略 497
第二节 社会政治影响论 498
一 转变政治倾向性之功效 499
二 强化政治凝聚力之作用 500
第三节 军事领域影响论 504
一 统治阶级作战的兵法库 504
二 农民革命战争的教科书 506
第四节 文学创作影响论 508
一 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508
二 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510
主要引用与参考书目 515
后记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