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批评意识与方法 3
第一章 文化历史意识 3
第一节 泛文化批评 3
一 先秦的文化评判 3
二 汉及汉以后学术家的文化评判 12
三 泛文化批评的方法论特征 21
第二节 历史意识与批评 25
一 以治观文 26
二 史的建构 38
三 探本溯源 48
四 实录存史 56
第三节 教化意识与批评 59
一 《诗》的作用与文人创作的动机 59
二 美刺与诗教的双向界定 62
三 文学价值的游移 67
四 教化情结 72
一 才性论渊源 79
第一节 人物品鉴与批评视界的转移 79
第二章 人物品鉴意识 79
二 人物品藻的影响 83
三 文气说的意义 86
四 才性论批评的发展 89
第二节 才性论批评在方法论上的意义 93
一 文学的定位 93
二 创作心理的关注 98
三 从教化之情到个性之情 103
四 风格论的展开 108
第三章 审美超越意识 112
第一节 形而上的追求 112
一 思想渊源 112
二 重旨与余意 120
三 诗境与诗道 123
第二节 诸种超越 131
一 教化美刺的超越 132
二 情感的超越 142
三 文词藻饰的超越 148
第三节 审美超越的方法论意义 156
一 从才性之品到人格精神之品 156
二 范畴内涵的抽象化 168
第四章 批评的自觉、自主意识 176
第一节 批评的自觉意识 176
一 “知音”的呼吁 176
二 批评家的自觉 180
三 批评方法的自觉 186
第二节 批评的自主意识 190
一 鉴无定识 191
二 论必有识 200
三 善读的提倡 203
第二编 批评思维与方法 215
第一章 体用不二 215
第一节 即体即用 217
一 文之为文的三相界定 217
二 情、志、性灵异同辨 226
第二节 因用致体 237
一 文体论渊源 238
二 刘勰的文体论 240
三 词体的界定 243
四 小说的界定 247
五 戏剧的界定 252
第二章 整体直觉 254
第一节 类推与体悟 255
一 类比外推 255
二 体味批评 261
三 启悟于无方 273
第二节 批评的表述 279
一 印象传达 279
二 经验描述 292
三 摘句褒贬 300
第三章 通观整合 307
第一节 集大成批评 308
一 集大成思想 308
二 弥纶群言 310
一 从挚虞到刘勰 320
第二节 批评范式的统合 320
二 选家的统合 322
三 诗话的统合 326
第四章 圆融不执 333
第一节 对待致中 333
一 对待立义 334
二 中和之思 337
三 剥复之道 344
第二节 消解破执 347
一 消解性思维 347
二 东坡文论的启示 356
三 以禅说诗 360
四 无迹而神 365
第一节 知人论世方法界说 373
一 知人论世的提出 373
第一章 知人论世 373
第三编 批评的具体方法 373
二 知人论世说的理论特征 376
第二节 汉魏六朝知人论世方法的展开 378
一 经学家的实践 378
二 史学家的实践 382
三 才性论与知人论世 385
第三节 唐宋时期知人论世方法的深化 390
一 齐梁文风批判中方法的更新 390
二 唐人文序的两种类型 392
三 宋代作家论的新貌 397
四 诗史说与杜诗编年 403
五 本事的记载与论评 409
第四节 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414
一 性灵派对知人论世说的开拓 414
二 经世派对知人论世说的反拨 421
三 史家之运用 423
第二章 附辞会义 431
第一节 早期的经典阐释 432
一 断章取义 434
二 诗可以兴 437
三 以意逆志 439
四 通其精微 444
五 诗无达诘 449
第二节 词意辨析 452
一 比德说 453
二 隐义的提出 455
三 物象比附 457
四 内外意推求 464
五 意蕴赏析 468
第三节 题旨发明 470
一 诗歌题旨的综合探求 471
二 戏曲小说的寓言探索 483
三 戏曲小说的索隐批评 488
第三章 品藻流别 493
第一节 文情辞采的品藻流别 494
一 品藻的溯源 494
二 风气的形成 497
三 品藻流别的三种类型 504
第二节 品藻流别的深化 509
一 辨味之品 509
二 意新语工之品 517
三 格调家数之品 524
第四章 明体辨法 531
第一节 义法批评 532
一 义法的提出 532
二 丽以则 533
三 圆鉴区域,大判条例 536
四 文章义法 541
五 情事理之法 548
第二节 格法批评 550
一 界义与渊源 550
二 唐代格式之学 552
三 破格为法 557
四 辨体求法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