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一)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 1
(二)邓小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4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根据 7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
(四)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5
1.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观 16
2.邓小理理论的社会主义观 17
3.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观 17
4.邓小平理论的改革观 18
5.邓小平理论的共产党人执政观 18
(五)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9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3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3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3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24
3.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27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31
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概括 31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32
(三)走自己的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4
1.“两个凡是”不是马克思主义 34
2.突破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 36
3.在实践中“求是”创新 37
二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41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41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 41
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及其内部关系 43
3.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47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50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53
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53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60
3.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关系 62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6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6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66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70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根本任务 71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75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77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8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83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 83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85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89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91
四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96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96
1.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97
2.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 100
3.“三步走”战略的内容和特点 101
(二)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04
1.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104
2.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07
3.贯彻“两个大局”思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09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11
1.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12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容 114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8
1.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18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意义和措施 120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2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26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26
2.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28
3.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132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35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主体分配原则 135
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38
3.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39
4.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40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14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45
1.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45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 148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过程 151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56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156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156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158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160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60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2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64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6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67
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67
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和原则 169
(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72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72
2.依法治国的涵义和重要意义 173
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74
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17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177
1.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178
2.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179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环节 180
4.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 18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186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186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 187
3.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193
4.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内容 199
(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201
1.精神文明要重在建设 201
2.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4
八 祖国统一与“一国两制” 207
(一)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07
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07
2.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 208
3.“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09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方针政策 213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13
2.“一国两制”构想的方针政策 213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215
1.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 215
2.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 217
3.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努力 218
(四)“一国两制”构想的深远意义 223
九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27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227
1.时代主题的转换 227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232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36
1.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236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40
3.按照“20字方针”正确应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244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46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46
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和我国的基本主张 249
十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54
(一)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54
1.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 255
2.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58
(二)加强党的建设 261
1.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 261
2.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262
(三)依靠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66
1.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267
2.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 272
3.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