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件质量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国杰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111007395
  • 页数:823 页
图书介绍:

一、铸件质量 1

一、铸件质量 1

目录序前言常用力学单位及其换算常用符号概论第1节 铸件质量的概念 1

目录序前言常用力学单位及其换算常用符号概论第1节 铸件质量的概念 1

第2节 铸铁 2

二、铸件质量标准 2

二、铸件质量标准 2

第2节 铸铁 2

一、供需关系 5

一、供需关系 5

第3节 铸件的订货与交货 5

第3节 铸件的订货与交货 5

二、若干概念 6

二、若干概念 6

三、订货 7

三、订货 7

四、供货要求 8

五、检验与验收的通用技术条件 8

四、供货要求 8

五、检验与验收的通用技术条件 8

七、交货前的准备 12

六、铸件的再处理和修理 12

七、交货前的准备 12

六、铸件的再处理和修理 12

(一)标记 (二)包装和表面防护八、拒收 13

第4节 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13

一、铸件质量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13

(一)标记 (二)包装和表面防护八、拒收 13

第4节 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13

一、铸件质量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13

(一)铸件壁厚 (二)铸件壁的过渡与连接(三)铸造圆角 (四)铸造斜度 (五)保证铸件质量的合理结构二、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19

(一)铸件壁厚 (二)铸件壁的过渡与连接(三)铸造圆角 (四)铸造斜度 (五)保证铸件质量的合理结构二、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19

第5节 铸造工艺参数 20

一、铸造收缩率 20

三、铸造合金种类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20

三、铸造合金种类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20

第5节 铸造工艺参数 20

一、铸造收缩率 20

二、机械加工余量 21

二、机械加工余量 21

(一)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二)机械加工余量的参考数据三、起模斜度 24

(一)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二)机械加工余量的参考数据三、起模斜度 24

(一)起模斜度标准 (二)起模斜度的参考数据四、最小铸出孔与槽 27

(一)起模斜度标准 (二)起模斜度的参考数据四、最小铸出孔与槽 27

(一)最小铸出孔 (二)加工圆孔 (三)不加工孔(四)特殊孔 (五)凹槽、台阶和胖肚圆孔五、工艺补正量 29

(一)最小铸出孔 (二)加工圆孔 (三)不加工孔(四)特殊孔 (五)凹槽、台阶和胖肚圆孔五、工艺补正量 29

六、反变形量 30

六、反变形量 30

七、分型负数 31

七、分型负数 31

八、砂芯负数 32

八、砂芯负数 32

九、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33

九、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33

第6节 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34

第6节 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34

一、设计依据 34

二、设计的一般步骤 34

一、设计依据 34

二、设计的一般步骤 34

三、铸造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35

三、铸造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35

四、铸造工艺装备设计的主要内容 36

四、铸造工艺装备设计的主要内容 36

第7节 铸造工艺装备的验收与检查 37

第7节 铸造工艺装备的验收与检查 37

一、铸造工装的验收 37

一、铸造工装的验收 37

(一)外观缺陷检查 (二)尺寸精度与变形量(三)表面粗糙度二、铸造工装的定期检查 42

(一)外观缺陷检查 (二)尺寸精度与变形量(三)表面粗糙度二、铸造工装的定期检查 42

一、铸铁件的生产方法 45

(一)定期检查的内容 (二)磨损量与变形量第8节 铸铁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45

(一)定期检查的内容 (二)磨损量与变形量第8节 铸铁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45

一、铸铁件的生产方法 45

二、铸铁件的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 46

二、铸铁件的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 46

三、铸铁件生产工艺的控制 46

三、铸铁件生产工艺的控制 46

主要参考文献 52

主要参考文献 52

第1节 常规机械性能 53

第1篇 铸铁件的内在质量第1章 铸铁的机械性能 53

第1节 常规机械性能 53

一、灰铸铁的常规机械性能 53

一、灰铸铁的常规机械性能 53

第1篇 铸铁件的内在质量第1章 铸铁的机械性能 53

(一)指标 (二)影响因素二、球墨铸铁的常规机械性能 60

(一)指标 (二)影响因素二、球墨铸铁的常规机械性能 60

(一)指标 (二)影响因素三、蠕墨铸铁的常规机械性能 72

(一)指标 (二)影响因素三、蠕墨铸铁的常规机械性能 72

(一)指标 (二)影响因素四、可锻铸铁的常规机械性能 75

(一)指标 (二)影响因素四、可锻铸铁的常规机械性能 75

六、机械性能无损检测 81

(一)指标 (二)影响因素五、机械性能试验 81

六、机械性能无损检测 81

(一)指标 (二)影响因素五、机械性能试验 81

(一)声波法 (二)超声波法第2节 弹性模量 87

一、概念 87

(一)声波法 (二)超声波法第2节 弹性模量 87

一、概念 87

(一)广义虎克定律 (二)弹性模量的意义二、铸铁的弹性模量及考核 89

(一)广义虎克定律 (二)弹性模量的意义二、铸铁的弹性模量及考核 89

(一)铸铁的弹性模量 (二)灰铸铁弹性模量的考核问题三、铸铁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 91

(一)铸铁的弹性模量 (二)灰铸铁弹性模量的考核问题三、铸铁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 91

四、弹性模量的检测 92

四、弹性模量的检测 92

(一)近似计算法 (二)测量法主要参考文献 93

(一)近似计算法 (二)测量法主要参考文献 93

第1节 铸铁的组织及其控制范围 95

第2章 铸铁的金相组织 95

一、铸铁的组织和基本相 95

一、铸铁的组织和基本相 95

第2章 铸铁的金相组织 95

第1节 铸铁的组织及其控制范围 95

(一)高碳相 (二)金属基体 (三)硫化物(四)磷共晶二、灰铸铁金相组织的控制范围 100

(一)高碳相 (二)金属基体 (三)硫化物(四)磷共晶二、灰铸铁金相组织的控制范围 100

四、蠕墨铸铁金相组织的控制范围 101

五、可锻铸铁金相组织的控制范围 101

三、球墨铸铁金相组织的控制范围 101

五、可锻铸铁金相组织的控制范围 101

四、蠕墨铸铁金相组织的控制范围 101

三、球墨铸铁金相组织的控制范围 101

一、灰铸铁的基体组织 103

第2节 基体组织 103

第2节 基体组织 103

一、灰铸铁的基体组织 103

(一)影响因素 (二)灰铸铁的热处理 (三)评定二、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 110

(一)影响因素 (二)灰铸铁的热处理 (三)评定二、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 110

(一)铸态基体组织的控制 (二)球铁的热处理(三)评定三、蠕墨铸铁的基体组织 122

(一)铸态基体组织的控制 (二)球铁的热处理(三)评定三、蠕墨铸铁的基体组织 122

四、可锻铸铁的石墨化退火和基体评定 125

四、可锻铸铁的石墨化退火和基体评定 125

(一)石墨化退火 (二)铁素体可锻铸铁基体的评定五、基体组织的检测 132

(一)石墨化退火 (二)铁素体可锻铸铁基体的评定五、基体组织的检测 132

一、灰铸铁中的石墨 140

(一)金相试样的制备 (二)基体组织的识别第3节 石墨 140

一、灰铸铁中的石墨 140

(一)金相试样的制备 (二)基体组织的识别第3节 石墨 140

(一)分布形状 (二)影响因素 (三)评定二、球墨铸铁中的石墨 148

(一)分布形状 (二)影响因素 (三)评定二、球墨铸铁中的石墨 148

(一)石墨形态、圆整度 (二)球化率与球化级别(三)影响因素 (四)评定 (五)球化率的检测三、蠕墨铸铁中的石墨 166

(一)石墨形态、圆整度 (二)球化率与球化级别(三)影响因素 (四)评定 (五)球化率的检测三、蠕墨铸铁中的石墨 166

(一)石墨形态 (二)蠕化率 (三)影响因素(四)评定方法 (五)蠕化率的检测四、可锻铸铁中的石墨 179

(一)石墨形态 (二)蠕化率 (三)影响因素(四)评定方法 (五)蠕化率的检测四、可锻铸铁中的石墨 179

(一)石墨形状 (二)评定第4节 共晶团 183

一、概念 183

二、共晶团数量的考核 183

(一)石墨形状 (二)评定第4节 共晶团 183

一、概念 183

二、共晶团数量的考核 183

三、共晶团的影响因素 184

三、共晶团的影响因素 184

四、共晶团的检测与评定 186

四、共晶团的检测与评定 186

一、概念 191

(一)金相法 (二)共晶团的评定第5节 碳化物 191

一、概念 191

(一)金相法 (二)共晶团的评定第5节 碳化物 191

(一)碳化物的特征与分类 (二)碳化物的形成与作用二、灰口铸铁中的料硬、白口与反白口 194

三、可锻铸铁坯件的白口组织 194

(一)碳化物的特征与分类 (二)碳化物的形成与作用二、灰口铸铁中的料硬、白口与反白口 194

三、可锻铸铁坯件的白口组织 194

五、碳化物的检测与评定 196

(一)金相组织 (二)白口组织的控制四、白口铸铁与冷硬铸铁的白口组织 196

五、碳化物的检测与评定 196

(一)金相组织 (二)白口组织的控制四、白口铸铁与冷硬铸铁的白口组织 196

(一)渗碳体的鉴别 (二)碳化物的评定第6节 磷共晶 198

一、概念 198

(一)渗碳体的鉴别 (二)碳化物的评定第6节 磷共晶 198

一、概念 198

三、磷共晶的检测与评定 201

(一)磷共晶的形成、类型与特征 (二)磷共晶的作用二、磷共晶的影响因素 201

(一)磷共晶的形成、类型与特征 (二)磷共晶的作用二、磷共晶的影响因素 201

三、磷共晶的检测与评定 201

(一)磷共晶的检测 (二)磷共晶的评定主要参考文献 205

(一)磷共晶的检测 (二)磷共晶的评定主要参考文献 205

第3章 铸铁的化学成分 207

第1节 铸铁的化学成分及熔炼配料 207

一、化学成分的分类 207

一、化学成分的分类 207

第1节 铸铁的化学成分及熔炼配料 207

第3章 铸铁的化学成分 207

二、各种元素的存在状态和分布 208

二、各种元素的存在状态和分布 208

三、化学成分影响铸铁组织的一般规律 209

三、化学成分影响铸铁组织的一般规律 209

五、球墨铸铁化学成分的参考数据 211

五、球墨铸铁化学成分的参考数据 211

(一)对铁-碳状态图的影响 (二)对石墨化的影响(三)对铸态基体的影响四、牌号灰铸铁化学成分的参考数据 211

(一)对铁-碳状态图的影响 (二)对石墨化的影响(三)对铸态基体的影响四、牌号灰铸铁化学成分的参考数据 211

七、可锻铸铁化学成分的参考数据 214

七、可锻铸铁化学成分的参考数据 214

六、蠕墨铸铁化学成分的参考数据 214

六、蠕墨铸铁化学成分的参考数据 214

八、铸铁熔炼的配料 215

八、铸铁熔炼的配料 215

一、概念 220

(一)配料计算 (二)牌号孕育铸铁的配料比(三)球墨铸铁的配料比第2节 五元素 220

(一)配料计算 (二)牌号孕育铸铁的配料比(三)球墨铸铁的配料比第2节 五元素 220

一、概念 220

(一)五元素 (二)碳当量 (三)共晶度(四)碳的存在状态二、灰铸铁中五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21

(一)五元素 (二)碳当量 (三)共晶度(四)碳的存在状态二、灰铸铁中五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21

(一)灰铸铁中五元素的存在形式 (二)五元素对组织的影响 (三)五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四)五元素对铸造性能的影响 (五)普通灰铸铁五元素的选择(六)孕育铸铁五元素的选择三、球墨铸铁中五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27

(一)灰铸铁中五元素的存在形式 (二)五元素对组织的影响 (三)五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四)五元素对铸造性能的影响 (五)普通灰铸铁五元素的选择(六)孕育铸铁五元素的选择三、球墨铸铁中五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27

四、蠕墨铸铁中五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35

四、蠕墨铸铁中五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35

五、可锻铸铁中五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38

五、可锻铸铁中五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38

(一)黑心可锻铸铁中的五元素 (二)珠光体可锻铸铁中的五元素 (三)白心可锻铸铁中的五元素六、铁水成分波动与烧损率的控制范围 241

七、熔炼过程中五元素的变化 241

七、熔炼过程中五元素的变化 241

(一)黑心可锻铸铁中的五元素 (二)珠光体可锻铸铁中的五元素 (三)白心可锻铸铁中的五元素六、铁水成分波动与烧损率的控制范围 241

(一)冲天炉熔炼中的变化 (二)气候对铁水五元素的影响(三)工频炉熔炼中的变化 (四)在其它化铁炉中的变化八、五元素的控制 249

(一)冲天炉熔炼中的变化 (二)气候对铁水五元素的影响(三)工频炉熔炼中的变化 (四)在其它化铁炉中的变化八、五元素的控制 249

(一)低碳铸铁的熔炼 (二)铁水含磷量的控制(三)获得低硫铁水的途径九、五元素的测定 253

(一)低碳铸铁的熔炼 (二)铁水含磷量的控制(三)获得低硫铁水的途径九、五元素的测定 253

二、合金元素对铸铁组织的影响 255

第3节 合金元素 255

一、概念 255

二、合金元素对铸铁组织的影响 255

第3节 合金元素 255

一、概念 255

三、灰铸铁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56

三、灰铸铁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56

(一)合金元素的作用 (二)低合金灰铸铁中合金元素的选择四、球墨铸铁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62

(一)合金元素的作用 (二)低合金灰铸铁中合金元素的选择四、球墨铸铁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62

五、蠕墨铸铁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65

五、蠕墨铸铁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65

六、可锻铸铁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67

六、可锻铸铁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与选择 267

(一)合金元素的作用 (二)几种合金可锻铸铁的成分七、合金元素在熔炼过程中的变化 268

(一)合金元素的作用 (二)几种合金可锻铸铁的成分七、合金元素在熔炼过程中的变化 268

(一)添加方法 (二)冲天炉熔炼中的变化(三)在炉前加入时的回收率第4节 微量元素 269

一、概念 269

一、概念 269

(一)添加方法 (二)冲天炉熔炼中的变化(三)在炉前加入时的回收率第4节 微量元素 269

(一)微量元素与微量合金元素 (二)球化元素与干扰元素二、微量元素对结晶和组织的影响 270

(一)微量元素与微量合金元素 (二)球化元素与干扰元素二、微量元素对结晶和组织的影响 270

(一)干扰元素的反球化能力 (二)微量元素的作用三、灰铸铁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273

(一)干扰元素的反球化能力 (二)微量元素的作用三、灰铸铁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273

四、球墨铸铁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276

四、球墨铸铁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276

(一)球化元素及球化剂 (二)其它微量元素(三)干扰元素的最大允许量五、蠕墨铸铁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281

(一)球化元素及球化剂 (二)其它微量元素(三)干扰元素的最大允许量五、蠕墨铸铁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281

七、微量元素的控制 284

七、微量元素的控制 284

(一)蠕化元素及蠕化剂 (二)其它微量元素六、可锻铸铁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284

(一)蠕化元素及蠕化剂 (二)其它微量元素六、可锻铸铁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284

(一)微量元素的来源 (二)控制途径主要参考文献 289

(一)微量元素的来源 (二)控制途径主要参考文献 289

第1节 铸铁中的气体 291

第1节 铸铁中的气体 291

第4章 铸铁中的氧、氢、氮 291

第4章 铸铁中的氧、氢、氮 291

一、气体溶解度和含气量的表示方法 293

一、气体溶解度和含气量的表示方法 293

二、金属的吸气 294

二、金属的吸气 294

三、气体溶解度的计算 295

三、气体溶解度的计算 295

(一)西华特定律 (二)铸铁熔液的气体溶解度计算(三)铸铁凝固时气体析出压力的计算和应用第2节 铸铁中的氧 306

一、铁氧系相图 306

(一)西华特定律 (二)铸铁熔液的气体溶解度计算(三)铸铁凝固时气体析出压力的计算和应用第2节 铸铁中的氧 306

一、铁氧系相图 306

二、铸铁熔液中的溶解氧 307

二、铸铁熔液中的溶解氧 307

(一)碳、硅含量和变质处理的影响 (二)铸铁熔液温度的影响 (三)铸铁熔液保温时间的影响 (四)冲天炉熔炼操作的影响三、溶解氧对铸铁件质量的影响 317

(一)碳、硅含量和变质处理的影响 (二)铸铁熔液温度的影响 (三)铸铁熔液保温时间的影响 (四)冲天炉熔炼操作的影响三、溶解氧对铸铁件质量的影响 317

(一)溶解氧对孕育处理的影响 (二)溶解氧同石墨化程度和石墨形状的关系四、冲天炉炉渣中FeO含量同铁水溶解氧量的关系 322

(一)溶解氧对孕育处理的影响 (二)溶解氧同石墨化程度和石墨形状的关系四、冲天炉炉渣中FeO含量同铁水溶解氧量的关系 322

第3节 铸铁中的氢 325

一、氢的溶解度和氢含量 325

第3节 铸铁中的氢 325

一、氢的溶解度和氢含量 325

二、氢对铸铁质量的影响 329

二、氢对铸铁质量的影响 329

(一)氢致气孔 (二)氢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第4节铸铁中的氮 337

(一)氢致气孔 (二)氢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第4节铸铁中的氮 337

一、氮的溶解度和氮含量 337

二、氮对铸铁质量的影响 337

二、氮对铸铁质量的影响 337

一、氮的溶解度和氮含量 337

第5章 铸造应力、夹杂及偏析 343

第5章 铸造应力、夹杂及偏析 343

(一)氮致气孔 (二)氮对石墨化和金相组织的影响(三)氮对灰铸铁强度的影响主要参考文献 345

(一)氮致气孔 (二)氮对石墨化和金相组织的影响(三)氮对灰铸铁强度的影响主要参考文献 345

一、概念 348

一、概念 348

第1节 铸造应力 348

第1节 铸造应力 348

三、铸造应力的影响因素 349

二、铸造应力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349

三、铸造应力的影响因素 349

二、铸造应力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349

(一)热应力 (二)相变应力 (三)收缩应力四、铸件的铸造应力值和应力分析 351

(一)热应力 (二)相变应力 (三)收缩应力四、铸件的铸造应力值和应力分析 351

五、防止和减少铸造应力的途径 354

六、消除或均化铸件中残留应力的方法 354

六、消除或均化铸件中残留应力的方法 354

五、防止和减少铸造应力的途径 354

(一)自然时效 (二)热时效 (三)振动时效七、铸造应力的检测 363

(一)自然时效 (二)热时效 (三)振动时效七、铸造应力的检测 363

(一)应力框法 (二)直接测试法第2节 非金属夹杂物 368

一、概念 368

二、非金属夹杂物对铸铁件质量的影响 368

三、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 368

(一)应力框法 (二)直接测试法第2节 非金属夹杂物 368

一、概念 368

二、非金属夹杂物对铸铁件质量的影响 368

三、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 368

(一)减少夹杂物的途径 (二)铁水的过滤四、非金属夹杂物的检测与评定 372

(一)减少夹杂物的途径 (二)铁水的过滤四、非金属夹杂物的检测与评定 372

(一)夹杂物的检测 (二)夹杂物的评定第3节 铸铁的偏析 376

一、概念 376

一、概念 376

(一)夹杂物的检测 (二)夹杂物的评定第3节 铸铁的偏析 376

(一)晶内偏析 (二)晶界偏析 (三)区域偏析(四)比重偏析二、偏析对铸铁件质量的影响 377

三、偏析的评定方法 377

(一)晶内偏析 (二)晶界偏析 (三)区域偏析(四)比重偏析二、偏析对铸铁件质量的影响 377

三、偏析的评定方法 377

四、铸铁偏析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377

四、铸铁偏析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377

(一)铸铁偏析的规律 (二)影响因素五、偏析的检测 384

(一)铸铁偏析的规律 (二)影响因素五、偏析的检测 384

主要参考文献 385

主要参考文献 385

第6章 铸铁质量的控制 387

第1节 铁水温度 387

一、概念 387

第6章 铸铁质量的控制 387

第1节 铁水温度 387

一、概念 387

二、浇注温度的选择 387

二、浇注温度的选择 387

三、铁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389

三、铁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389

(一)焦炭的影响 (二)金属炉料的影响 (三)熔剂的影响 (四)供风的影响 (五)提高铁水温度的途径四、铁水温度的测量 401

(一)焦炭的影响 (二)金属炉料的影响 (三)熔剂的影响 (四)供风的影响 (五)提高铁水温度的途径四、铁水温度的测量 401

(一)快速微型热电偶 (二)连续测温热电偶(三)石英套管组装的钨铼偶、铂铑偶第2节 铁水质量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14

一、灰铸铁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14

(一)快速微型热电偶 (二)连续测温热电偶(三)石英套管组装的钨铼偶、铂铑偶第2节 铁水质量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14

一、灰铸铁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14

三、蠕墨铸铁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22

三、蠕墨铸铁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22

(一)炉渣 (二)铁水表面状态 (三)三角试样(四)圆柱试样二、球墨铸铁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22

(一)炉渣 (二)铁水表面状态 (三)三角试样(四)圆柱试样二、球墨铸铁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22

四、可锻铸铁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23

四、可锻铸铁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23

五、冷硬铸铁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24

五、冷硬铸铁的炉前控制与检测 424

(一)白口深度的检测 (二)白口深度的调整六、炉前热分析和其它测试方法 427

(一)白口深度的检测 (二)白口深度的调整六、炉前热分析和其它测试方法 427

一、概念 428

第3节 铁水的孕育处理 428

第3节 铁水的孕育处理 428

一、概念 428

二、孕育处理与铸铁件质量的关系 429

二、孕育处理与铸铁件质量的关系 429

三、孕育剂 430

三、孕育剂 430

(一)孕育剂的分类 (二)孕育剂成分的选择 (三)碳系孕育剂 (四)普通硅铁 (五)含锶硅铁(六)含钡硅铁 (七)含锆硅铁 (八)含钛硅铁(九)含镁硅铁 (十)稀土硅铁 (十一)稀土孕育剂(十二)硅钙 (十三)碳硅系孕 439

(一)孕育剂的分类 (二)孕育剂成分的选择 (三)碳系孕育剂 (四)普通硅铁 (五)含锶硅铁(六)含钡硅铁 (七)含锆硅铁 (八)含钛硅铁(九)含镁硅铁 (十)稀土硅铁 (十一)稀土孕育剂(十二)硅钙 (十三)碳硅系孕 439

(一)包内孕育 (二)浮硅孕育 (三)瞬时孕育五、孕育效果的影响因素 443

(一)包内孕育 (二)浮硅孕育 (三)瞬时孕育五、孕育效果的影响因素 443

(一)炉料 (二)熔炼与处理方法 (三)铁水成分(四)铁水温度 (五)孕育剂品种、制备等 (六)孕育衰退 (七)铸件冷却速度六、孕育效果的评定与检测 448

(一)炉料 (二)熔炼与处理方法 (三)铁水成分(四)铁水温度 (五)孕育剂品种、制备等 (六)孕育衰退 (七)铸件冷却速度六、孕育效果的评定与检测 448

(一)主要检验内容 (二)三角试样法 (三)孕育试验法 (四)热分析法 (五)其它检测方法七、可锻铸铁的孕育处理 451

(一)主要检验内容 (二)三角试样法 (三)孕育试验法 (四)热分析法 (五)其它检测方法七、可锻铸铁的孕育处理 451

(一)孕育剂 (二)孕育方法第4节 过冷度和过冷度比 454

(一)孕育剂 (二)孕育方法第4节 过冷度和过冷度比 454

一、概念 454

一、概念 454

(一)冷却曲线与热分析法 (二)过冷度 (三)共晶过冷度、绝对过冷度、相对过冷度、过冷度比 (四)实际过冷度与试验过冷度二、过冷度的影响因素 456

(一)冷却曲线与热分析法 (二)过冷度 (三)共晶过冷度、绝对过冷度、相对过冷度、过冷度比 (四)实际过冷度与试验过冷度二、过冷度的影响因素 456

(一)过冷特性 (二)冷却曲线四、绝对过冷度和过冷度比的控制参数 460

三、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的过冷度 460

(一)过冷特性 (二)冷却曲线四、绝对过冷度和过冷度比的控制参数 460

三、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的过冷度 460

五、过冷度的检测 461

六、利用过冷度控制和检测铸件质量 461

六、利用过冷度控制和检测铸件质量 461

五、过冷度的检测 461

(一)用绝对过冷度控制和判断共晶团数量、石墨分布形状(二)用相对过冷度和最大回升速率控制和判断石墨形态和球化率 (三)用共晶过冷度预测球化率和石墨球数第5节 相对强度、相对硬度和品质系数 469

一、概念 469

(一)用绝对过冷度控制和判断共晶团数量、石墨分布形状(二)用相对过冷度和最大回升速率控制和判断石墨形态和球化率 (三)用共晶过冷度预测球化率和石墨球数第5节 相对强度、相对硬度和品质系数 469

一、概念 469

(一)相对强度与成熟度 (二)相对硬度与硬度级数(三)品质系数二、RG、RH、GZ的意义及控制范围 475

(一)相对强度与成熟度 (二)相对硬度与硬度级数(三)品质系数二、RG、RH、GZ的意义及控制范围 475

(一)相对强度或成熟度 (二)相对硬度 (三)品质系数 (四)关于RG、RH、GZ的考核问题三、根据相对硬度确定强度和硬度的关系 476

(一)相对强度或成熟度 (二)相对硬度 (三)品质系数 (四)关于RG、RH、GZ的考核问题三、根据相对硬度确定强度和硬度的关系 476

四、RG、RH、GZ等的控制 477

四、RG、RH、GZ等的控制 477

(一)计算法 (二)图表法主要参考文献 482

(一)计算法 (二)图表法主要参考文献 482

(一)化学成分的影响 (二)原材料的影响 (三)熔炼工艺的影响 (四)铁水处理工艺的影响五、RG、RH、GZ等的计算 482

(一)化学成分的影响 (二)原材料的影响 (三)熔炼工艺的影响 (四)铁水处理工艺的影响五、RG、RH、GZ等的计算 482

第2篇 铸铁件的外观质量第7章 铸铁件的精度 484

第1节 尺寸精度 484

第2篇 铸铁件的外观质量第7章 铸铁件的精度 484

第1节 尺寸精度 484

一、概念 484

一、概念 484

二、铸件尺寸公差体系 485

二、铸件尺寸公差体系 485

(一)铸件的尺寸公差 (二)公差选择 (三)错型量 (四)壁厚公差 (五)公差带设置 (六)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三、若干类铸铁件尺寸精度的要求 489

(一)机床灰铸铁件的尺寸精度 (二)内燃机灰铸铁件的尺寸精度四、铸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 489

(一)铸件的尺寸公差 (二)公差选择 (三)错型量 (四)壁厚公差 (五)公差带设置 (六)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三、若干类铸铁件尺寸精度的要求 489

(一)机床灰铸铁件的尺寸精度 (二)内燃机灰铸铁件的尺寸精度四、铸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 489

第2节 质(重)量偏差 506

一、概念 506

(一)铸造工艺的影响 (二)铸件收缩的影响(三)工艺装备的影响 (四)铸造应力的影响五、铸铁件尺寸精度的检测 506

一、概念 506

第2节 质(重)量偏差 506

(一)铸造工艺的影响 (二)铸件收缩的影响(三)工艺装备的影响 (四)铸造应力的影响五、铸铁件尺寸精度的检测 506

二、铸铁件质(重)量偏差的评定 507

二、铸铁件质(重)量偏差的评定 507

(一)质(重)量偏差与铸造工艺参数的关系 (二)质(重)量偏差与尺寸精度的关系四、铸铁件质(重)量偏差的验收 508

(一)质(重)量偏差与铸造工艺参数的关系 (二)质(重)量偏差与尺寸精度的关系四、铸铁件质(重)量偏差的验收 508

(一)允许偏差 (二)若干铸铁件质(重)量的允许偏差三、铸铁件质(重)量偏差的影响因素 508

(一)允许偏差 (二)若干铸铁件质(重)量的允许偏差三、铸铁件质(重)量偏差的影响因素 508

第3节 形状偏差 509

第3节 形状偏差 509

一、概念 509

一、概念 509

(一)直线度 (二)平面度二、铸铁件形状偏差的指标 510

(一)直线度 (二)平面度二、铸铁件形状偏差的指标 510

(一)机床与纺机铸件、铸管的直线度 (二)机床、纺机、收割机铸件的平面度三、减少形状偏差的途径 512

(一)机床与纺机铸件、铸管的直线度 (二)机床、纺机、收割机铸件的平面度三、减少形状偏差的途径 512

四、形状偏差的检测 520

四、形状偏差的检测 520

(一)直线度的检测 (二)平面度的检测主要参考文献 522

(一)直线度的检测 (二)平面度的检测主要参考文献 522

第1节 表面粗糙度 523

第8章 铸铁件的表面质量 523

第1节 表面粗糙度 523

一、概念 523

第8章 铸铁件的表面质量 523

一、概念 523

(一)铸件的表面粗糙度 (二)表面粗糙度参数二、铸件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 526

(一)铸件的表面粗糙度 (二)表面粗糙度参数二、铸件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 526

(一)表面粗糙度标准 (二)铸铁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三)各国表面粗糙度标准参数值对照表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528

(一)表面粗糙度标准 (二)铸铁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三)各国表面粗糙度标准参数值对照表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528

(一)铸件粘砂的影响 (二)铸铁材质的影响(三)铸造工艺的影响四、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和测量 536

(一)铸件粘砂的影响 (二)铸铁材质的影响(三)铸造工艺的影响四、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和测量 536

(一)方法分类 (二)表面粗糙度测定仪 (三)铸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第2节 表面清理质量 543

一、技术要求 543

(一)方法分类 (二)表面粗糙度测定仪 (三)铸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第2节 表面清理质量 543

一、技术要求 543

二、表面清理要求举例 544

二、表面清理要求举例 544

主要参考文献 545

主要参考文献 545

一、概念 546

一、概念 546

第1节 疲劳性能 546

第3篇 铸铁件的使用质量第9章 疲劳及断裂性能 546

第3篇 铸铁件的使用质量第9章 疲劳及断裂性能 546

第1节 疲劳性能 546

(一)疲劳 (二)应力循环曲线和特征参数 (三)疲劳曲线 (四)疲劳极限 (五)过载持久值 (六)缺口敏感性 (七)疲劳比 (八)铸铁疲劳性能的特点二、灰铸铁的疲劳性能 549

(一)疲劳 (二)应力循环曲线和特征参数 (三)疲劳曲线 (四)疲劳极限 (五)过载持久值 (六)缺口敏感性 (七)疲劳比 (八)铸铁疲劳性能的特点二、灰铸铁的疲劳性能 549

(一)疲劳性能参数 (二)影响因素三、球墨铸铁的疲劳性能 557

(一)疲劳性能参数 (二)影响因素三、球墨铸铁的疲劳性能 557

(一)疲劳性能参数 (二)影响因素四、蠕墨铸铁的疲劳性能 568

(一)疲劳性能参数 (二)影响因素四、蠕墨铸铁的疲劳性能 568

五、可锻铸铁的疲劳性能 569

五、可锻铸铁的疲劳性能 569

六、疲劳试验 570

六、疲劳试验 570

一、概念 572

(一)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的原理 (二)疲劳试验方法第2节 断裂韧性 572

(一)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的原理 (二)疲劳试验方法第2节 断裂韧性 572

一、概念 572

(一)低应力脆断现象 (二)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二、断裂韧性与铸件质量的关系 573

(一)低应力脆断现象 (二)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二、断裂韧性与铸件质量的关系 573

三、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 574

三、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 574

主要参考文献 581

(一)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 (二)提高断裂韧性的途径四、断裂韧性的检测 581

(一)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 (二)提高断裂韧性的途径四、断裂韧性的检测 581

主要参考文献 581

一、概念 583

第10章 高、低温机械性能 583

第1节 高温机械性能 583

一、概念 583

第1节 高温机械性能 583

第10章 高、低温机械性能 583

(一)蠕变现象和蠕变极限 (二)持久强度 (三)铸铁高温机械性能的对比二、灰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 585

(一)蠕变现象和蠕变极限 (二)持久强度 (三)铸铁高温机械性能的对比二、灰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 585

(一)高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三、球墨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 590

(一)高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三、球墨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 590

(一)高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四、蠕墨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 595

(一)高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四、蠕墨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 595

(一)高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五、可锻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 597

(一)高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五、可锻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 597

(一)高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六、耐热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 602

七、高温机械性能的检测 602

第2节 低温机械性能 602

一、概念 602

二、灰铸铁的低温机械性能 602

(一)高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六、耐热铸铁的高温机械性能 602

二、灰铸铁的低温机械性能 602

一、概念 602

第2节 低温机械性能 602

七、高温机械性能的检测 602

(一)低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三、球墨铸铁的低温机械性能 604

(一)低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三、球墨铸铁的低温机械性能 604

(一)低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四、蠕墨铸铁的低温机械性能 611

(一)低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五、可锻铸铁的低温机械性能 611

(一)低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四、蠕墨铸铁的低温机械性能 611

(一)低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五、可锻铸铁的低温机械性能 611

(一)低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六、低温机械性能的检测 615

(一)低温机械性能 (二)影响因素六、低温机械性能的检测 615

主要参考文献 616

主要参考文献 616

第1节 减摩性及减摩铸铁 617

一、概念 617

第11章 特殊性能及特种铸铁 617

第1节 减摩性及减摩铸铁 617

一、概念 617

第11章 特殊性能及特种铸铁 617

(一)摩擦和磨损 (二)减摩性 (三)减摩铸铁(四)减摩铸铁组织的特点二、普通铸铁的减摩性 619

(一)摩擦和磨损 (二)减摩性 (三)减摩铸铁(四)减摩铸铁组织的特点二、普通铸铁的减摩性 619

(一)孕育铸铁 (二)球墨铸铁 (三)蠕墨铸铁三、机床零件用减摩铸铁 622

(一)孕育铸铁 (二)球墨铸铁 (三)蠕墨铸铁三、机床零件用减摩铸铁 622

(一)磷系铸铁 (二)钒钛系铸铁 (三)稀土系铸铁(四)铬钼铜系铸铁 (五)锑系铸铁 (六)硼系铸铁(七)影响减摩性的其它因素四、缸套用减摩铸铁 637

(一)磷系铸铁 (二)钒钛系铸铁 (三)稀土系铸铁(四)铬钼铜系铸铁 (五)锑系铸铁 (六)硼系铸铁(七)影响减摩性的其它因素四、缸套用减摩铸铁 637

(一)典型成分、性能和应用 (二)金相组织及其控制范围 (三)减摩性 (四)减摩性的影响因素五、活塞环用减摩铸铁 644

(一)典型成分、性能和应用 (二)金相组织及其控制范围 (三)减摩性 (四)减摩性的影响因素五、活塞环用减摩铸铁 644

七、减摩性的检测 650

(一)典型成分、性能和应用 (二)金相组织及其控制范围六、其它减摩铸铁 650

七、减摩性的检测 650

(一)典型成分、性能和应用 (二)金相组织及其控制范围六、其它减摩铸铁 650

一、概念 654

一、概念 654

(一)MM-200磨损试验机 (二)机床类产品的推荐试验方法 (三)缸套、活塞环的试验方法第2节 抗磨性及抗磨铸铁 654

(一)MM-200磨损试验机 (二)机床类产品的推荐试验方法 (三)缸套、活塞环的试验方法第2节 抗磨性及抗磨铸铁 654

(一)磨料磨损 (二)抗磨性 (三)抗磨铸铁二、普通铸铁的抗磨性 656

(一)磨料磨损 (二)抗磨性 (三)抗磨铸铁二、普通铸铁的抗磨性 656

三、白口铸铁 657

三、白口铸铁 657

(一)普通白口铸铁 (二)合金白口铸铁 (三)白口铸铁的热处理四、抗磨用稀土镁球墨铸铁 664

(一)普通白口铸铁 (二)合金白口铸铁 (三)白口铸铁的热处理四、抗磨用稀土镁球墨铸铁 664

五、中锰抗磨球墨铸铁 664

五、中锰抗磨球墨铸铁 664

(一)成分,组织,性能及应用 (二)抗磨性 (三)抗磨性的影响因素 (四)金相组织的评定 (五)熔炼、处理实例六、冷硬铸铁 677

(一)成分,组织,性能及应用 (二)抗磨性 (三)抗磨性的影响因素 (四)金相组织的评定 (五)熔炼、处理实例六、冷硬铸铁 677

(一)化学成分和抗磨性 (二)抗磨性的影响因素(三)轧辊白口深度的控制七、抗磨性的检测 689

(一)化学成分和抗磨性 (二)抗磨性的影响因素(三)轧辊白口深度的控制七、抗磨性的检测 689

一、概念 690

第3节 耐腐蚀性及耐腐蚀铸铁 690

一、概念 690

第3节 耐腐蚀性及耐腐蚀铸铁 690

(一)化学腐蚀 (二)电化学腐蚀 (三)几种典型的电化学腐蚀二、衡量耐腐蚀程度的标准 695

(一)化学腐蚀 (二)电化学腐蚀 (三)几种典型的电化学腐蚀二、衡量耐腐蚀程度的标准 695

三、常见耐腐蚀铸铁 696

三、常见耐腐蚀铸铁 696

(一)高硅耐蚀铸铁 (二)抗氯铸铁 (三)铝铸铁(四)高铬铸铁 (五)镍铸铁 (六)抗碱铸铁四、耐蚀性的影响因素 706

(一)高硅耐蚀铸铁 (二)抗氯铸铁 (三)铝铸铁(四)高铬铸铁 (五)镍铸铁 (六)抗碱铸铁四、耐蚀性的影响因素 706

五、耐腐蚀性的检测 711

五、耐腐蚀性的检测 711

(一)试样的制备及测量 (二)全浸蚀试验 (三)间浸腐蚀 (四)动腐蚀第4节 耐热性及耐热铸铁 713

一、概念 713

(一)试样的制备及测量 (二)全浸蚀试验 (三)间浸腐蚀 (四)动腐蚀第4节 耐热性及耐热铸铁 713

一、概念 713

(一)抗氧化性 (二)抗生长性 (三)抗热变形性(四)抗开裂性二、耐热铸铁 715

(一)耐热铸铁标准 (二)常见耐热铸铁三、铸铁的耐热性 715

(一)抗氧化性 (二)抗生长性 (三)抗热变形性(四)抗开裂性二、耐热铸铁 715

(一)耐热铸铁标准 (二)常见耐热铸铁三、铸铁的耐热性 715

四、耐热性的影响因素 720

四、耐热性的影响因素 720

(一)抗氧化性的影响因素 (二)抗生长性的影响因素(三)化学成分的影响 (四)硅、铝对高温机械性能的影响五、耐热性的检测 732

(一)抗氧化性的影响因素 (二)抗生长性的影响因素(三)化学成分的影响 (四)硅、铝对高温机械性能的影响五、耐热性的检测 732

主要参考文献 736

主要参考文献 736

一、各工序产生的铸件缺陷概况 737

第1节 生产工序产生的缺陷及其防止 737

第4篇 铸铁件的检验第12章 铸铁件的缺陷、修补及无损探伤 737

第4篇 铸铁件的检验第12章 铸铁件的缺陷、修补及无损探伤 737

第1节 生产工序产生的缺陷及其防止 737

一、各工序产生的铸件缺陷概况 737

二、熔炼、浇注造成的缺陷及其防止 738

二、熔炼、浇注造成的缺陷及其防止 738

三、造型和造芯造成的缺陷及其防止 741

三、造型和造芯造成的缺陷及其防止 741

四、型(芯)砂质量造成的缺陷及其防止 745

四、型(芯)砂质量造成的缺陷及其防止 745

五、落砂、清理、热处理造成的缺陷及其防止 746

五、落砂、清理、热处理造成的缺陷及其防止 746

六、解决铸件缺陷的步骤和方法 747

六、解决铸件缺陷的步骤和方法 747

第2节 各种铸铁件的缺陷及其防止 752

一、球墨铸铁件的常见缺陷及其防止 752

第2节 各种铸铁件的缺陷及其防止 752

一、球墨铸铁件的常见缺陷及其防止 752

二、蠕墨铸铁件的常见缺陷及其防止 757

二、蠕墨铸铁件的常见缺陷及其防止 757

三、可锻铸铁件的常见缺陷及其防止 758

三、可锻铸铁件的常见缺陷及其防止 758

四、典型铸铁件的缺陷分析 765

四、典型铸铁件的缺陷分析 765

一、修补原则 769

一、修补原则 769

(一)柴油机气缸盖的缺陷及其防止(二)厚壁实块类铸件的缺陷及其防止(三)轮类铸件的缺陷及其防止(四)圆筒类铸件的缺陷及其防止(五)环类铸件的缺陷及其防止(六)板类铸件的缺陷及其防止第3节 铸铁件缺陷修补的原则和规定 769

(一)柴油机气缸盖的缺陷及其防止(二)厚壁实块类铸件的缺陷及其防止(三)轮类铸件的缺陷及其防止(四)圆筒类铸件的缺陷及其防止(五)环类铸件的缺陷及其防止(六)板类铸件的缺陷及其防止第3节 铸铁件缺陷修补的原则和规定 769

二、修补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 770

二、修补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 770

三、修补的有关规定 772

三、修补的有关规定 772

(一)塞补 (二)焊补 (三)防渗漏处理(四)填补第4节 无损探伤 781

(一)塞补 (二)焊补 (三)防渗漏处理(四)填补第4节 无损探伤 781

一、渗透探伤 782

一、渗透探伤 782

(一)原理、应用与分类 (二)操作步骤 (三)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四)缺陷痕迹的判别 (五)特点及适用范围二、磁粉探伤 785

(一)原理、应用与分类 (二)操作步骤 (三)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四)缺陷痕迹的判别 (五)特点及适用范围二、磁粉探伤 785

(一)原理与分类 (二)磁粉与磁悬液 (三)磁粉探伤机 (四)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 (五)磁粉痕迹的判别三、超声波探伤 789

(一)原理与分类 (二)磁粉与磁悬液 (三)磁粉探伤机 (四)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 (五)磁粉痕迹的判别三、超声波探伤 789

(一)超声波及其探伤原理、方法 (二)超声波探伤仪(三)探头与工作频率 (四)灵敏度及其调节(五)缺陷的判定四、射线探伤 797

(一)超声波及其探伤原理、方法 (二)超声波探伤仪(三)探头与工作频率 (四)灵敏度及其调节(五)缺陷的判定四、射线探伤 797

(一)分类与原理 (二)灵敏度与透度计(三)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四)射线探伤的缺陷判定主要参考文献 800

(一)分类与原理 (二)灵敏度与透度计(三)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四)射线探伤的缺陷判定主要参考文献 800

一、铸铁件检验的一般内容 801

第1节 铸铁件质量的检验 801

第13章 铸铁件的检验与质量等级 801

第1节 铸铁件质量的检验 801

第13章 铸铁件的检验与质量等级 801

一、铸铁件检验的一般内容 801

二、国外缸体铸件的检验 803

三、铸件质量的追踪 803

三、铸件质量的追踪 803

二、国外缸体铸件的检验 803

第2节 铸铁件的质量等级 805

一、铸铁件的质量分级 805

一、铸铁件的质量分级 805

第2节 铸铁件的质量等级 805

二、铸铁件质量分级举例 807

二、铸铁件质量分级举例 807

一、合格品与废品 810

(一)机床灰铸铁件的质量分等 (二)煤矿机械铸铁件的质量分级第3节 铸件的合格率和废品率 810

(一)机床灰铸铁件的质量分等 (二)煤矿机械铸铁件的质量分级第3节 铸件的合格率和废品率 810

一、合格品与废品 810

二、合格率 811

三、废品率 811

主要参考文献 811

主要参考文献 811

三、废品率 811

二、合格率 811

附录 812

一、国际铸铁标准 812

一、国际铸铁标准 812

附录 812

二、国外铸件表面粗糙度标准 815

二、国外铸件表面粗糙度标准 815

(一)日本铸件表面粗糙度标准(二)美国表面粗糙度标准三、铸铁件缺陷的修补 816

(一)日本铸件表面粗糙度标准(二)美国表面粗糙度标准三、铸铁件缺陷的修补 816